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万众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0-17 22:11:00 发表 还是喜欢“=泉映月”有阿炳本人的纲絲录音的CD。听的使人象回到清未了。吱吱嘎嘎地。 这才明白为什么西方有“本真演释”一说。
原帖由 mzl 于 2009-10-17 22:21:00 发表俺觉得刘天华的作品耐听、有品位,如:病中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等。没有刘先生就没有二胡的登堂入室,就没有现代二胡演奏的异彩纷呈。中西结合、功不可没。二胡本来是很单调的,也很寒酸。。。
jpg(2009/10/17 22:45:11 上传)
jpg(2009/10/17 22:47:19 上传)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0-8 10:33:00 发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必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特殊的一笔。当时过境近,再回首时。泪眼朦胧中,有些人早已不在,许多往事也如雨过烟云。那年月是个纯真、欣欣向荣的年代。太阳是分外地明媚,美好的童年就在偶得了一块糖果的狂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必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特殊的一笔。当时过境近,再回首时。泪眼朦胧中,有些人早已不在,许多往事也如雨过烟云。那年月是个纯真、欣欣向荣的年代。太阳是分外地明媚,美好的童年就在偶得了一块糖果的狂
俺60后不吭声,听诸位大侠忆苦思甜。
我突然想起苦与甜完全在于当时的心境,就以这个为证吧。
浪漫和反思的王西麟。
jpg(2009/10/18 1:42:34 上传)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09-10-13 17:54:00 发表对何谓“伪现实主义”,我确实不懂。请原谅我的愚昧,再说,音乐也不是我的专业,仅仅是业余爱好而已。不过,我记得那个年代,为了突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都强调并要求创作人员要深入工厂、田头、营房去体验生活,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算不算“现实主义”?
jpg(2009/10/18 1:57:45 上传)
雷笑天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09-10-17 21:42:00 发表《江河水》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传说在旧社会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被官府抓去服劳役,不幸客死异乡。妻子闻讯来到送别丈夫的江边,面对江水追思夫妻恩爱的往事,不禁号啕痛哭,无比悲愤。五十年代被整理改编成双管独奏曲,六十年代被黄海怀移植为二胡独奏曲,广为流传。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曲子使用双管演奏的,当年那个老艺人演奏的实在是太好了,使我有点想学管子演奏,到现在也没学成。后来我找到了小提琴移植这个曲子
jpg(2009/10/18 2:14:1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