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北京行记 [复制链接]

查看: 11724|回复: 66
51#

原帖由 西冷 于 2009-10-8 13:11:00 发表
若干年前公派去北京学习了三个月,
由于住的地方在五环以外,
一般都是周末到市区里面来逛逛,
买了一堆中图的碟(现在想想就肉疼),按耐不住想听,就买了一松下CD随身听,
逛了一大堆景点和博物馆,买了一堆书邮......


如果这些碟是10年前的,那么现在卖或许还能卖高价。
我去北京几次,愣是没看过一个景点,除了跟一帮考生一起晃晃北海公园。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最后编辑于 2009-10-08 18:38:43
TOP
52#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10-8 12:26:00 发表
呵呵,偏见难免多少都会有一点的,但说实话,对哪里人都没有很多偏见。从古典音乐喜好的角度来看北京和上海,我说一个具体情况吧:
东艺的朋友告诉说,北京的调查,交响乐爱好者是3000人;我们调查,只有一半。

这样的调查本身有点不准确,东艺开张才没几年,我到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为数不多的几次现场,在门口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上海本地老乐迷闲聊中得知,他们都对地处偏远的东艺不感兴趣。所以东艺的人数统计并不全面。和北京的统计更加没有可比性。近年来古典音乐现场音乐会,国外的名团很少去广州,但是全国公认的古典乐迷重镇广州,岂是几个统计数据所能湮没的?
要说北京的演出多于上海,我个人觉得并非北京的市场大,阿巴多这次连演四场,亏得全国各地的观众捧场,已经算不上满座。要是只北京本地观众,可能愈加惨淡。而维也纳爱乐紧接着献演东艺,就我和阿巴多LFO的第一场对比,东艺的座位远多于国家大剧院,上座率也绝对高之。为何北京演出多于上海,原因很简单,文化演出是国家控制的,中央机构都在首都,自然是北京近水楼台。上海的演出,都是从北京批得来的,东艺属于保利系统,上海大剧院属于国家大剧院系统。怎么可能下级盖过上级?说上海傻,愿意出高价买名团出工不出力的朋友,多是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国内演出场所相互恶性加价竞争是问题的根本。CSO上海之行,本来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现场,结果被一个声学条件出名不好的剧院用高价抢走合同。在这样的场所演奏又让乐手们怎么发挥呢?
另外,对北京的部分所谓资深爱乐者的人品,我很有看法。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北京也有像混混那样全国闻名、令人敬重的烧友,地域之分我觉得是可笑而无稽的。哪里都有真汉子,哪里也都有伪君子。
TOP
53#

回复 51# 上山砍柴 的帖子

认同你的很多音乐感受,但不太认同你对伟人的称谓.
TOP
54#

那就删掉吧。这个话题不好讨论。
TOP
55#

1989年,春夏之交,楼主以一个考生的身份,在北京天安门前游览祖国名胜。。。。:)
TOP
56#

不好意思,来晚了,2124号晚我也到了,不过24号当晚的观众相当失望
我是和朋友一起订票的,飞机票也相当早的订了,不贵来回不用1k,稍微比火车贵几十元而已。
没心情谈阿巴多了,就知道回来什么都不想听了!
TOP
57#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0-8 13:43:00 发表
这样的调查本身有点不准确,东艺开张才没几年,我到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为数不多的几次现场,在门口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上海本地老乐迷闲聊中得知,他们都对地处偏远的东艺不感兴趣。所以东艺的人数统计并不全面。和北京的统计更加没有可比性。近年来古典音乐现场音乐会,国外的名团很少去广州,但是全国公认的古典乐迷重镇广州,岂是几个统计数据所能湮没的?
要说北京的演出多于上海,我个人觉得并非北京的市场大,阿巴多这次连演四场,亏得全国各地的观众捧场,已经算不上满座。要是只北京本地观众,可能愈加惨淡。而维也纳爱乐紧接着献演东艺,就我和阿巴多LFO的第一场对比,东艺的座位远多于国家大剧院,上座率也绝对高之。为何北京演出多于上海,原因很简单,文化演出是国家控制的,中央机构都在首都,自然是北京近水楼台。上海的演出,都是从北京批得来的,东艺属于保利系统,上海大剧院属于国家大剧院系统。怎么可能下级盖过上级?说上海傻,愿意出高价买名团出工不出力的朋友,多是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国内演出场所相互恶性加价竞争是问题的根本。CSO上海之行,本来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现场,结果被一个声学条件出名不好的剧院用高价抢走合同。在这样的场所演奏又让乐手们怎么发挥呢?
另外,对北京的部分所谓资深爱乐者的人品,我很有看法。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北京也有像混混那样全国闻名、令人敬重的烧友,地域之分我觉得是可笑而无稽的。哪里都有真汉子,哪里也都有伪君子。  


我不知道北京和上海的这个数据怎么来的。你大可提出不同意见,但你有更可靠的数据吗?以前每次大的演出,东艺都会对一些听众搞现场调查,我本人经历过好几次了。另外,他们好像搞过什么十大乐团票选,不知道是否与之有关了?上海的情况,不知道谁能提供更可信的调查数据?

说到东艺的问题,如果是上海的一个资深乐迷,他还对东艺这样的场所不兴趣,我质疑他的乐迷身份:他不会是个老克勒吧?!

卢塞恩和阿巴多到访,不是小张竭力鼓动,我也不会去的。为什么?他们这次来的,是一个不地道的卢塞恩乐团,哪来这么多叫好的声音?

上海一大帮子到现场的,并不都是真正的爱乐人。那些推崇时尚的,只会追求维也纳柏林爱乐芝加哥圣彼得堡等等这些明星团;上海方面,也只会把票价炒高。说老实话,今年波利尼和维也纳的上海现场,我都放弃了,就是票价太没良心。

前二年波利尼到北京演出,精彩多了,也没这样炒作的。这次维也纳在东艺,一出票最便宜的就是900,太没谱了。上次维也纳来上海,乐团就对上海的超高票价提出过质疑:费用老外早都赞助了,用得着卖这么高吗?没办法,上海就是这样。

马友友到上海音乐厅演大无,票价高到上千。一个人,拿把大提琴,拉一个曲子,搞到一票难求,正常么?上海真有那么多喜欢大提琴的朋友?

我在小唐隔壁的那个帖子里就问,他们搞现场排名,怎么排的?

北京演出多、水平高、票价低,要明白,并不是北京压着上海。要来中国的老外太多了,他们首选是上海,还是北京?贝尔格四重奏告别演出,选择就是到北京,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上海唯一引以自豪的,就是蒂勒曼带慕尼黑爱乐来过上海音乐厅。他们这次到中国的演出,因为某些方面原因,跟北京没有就价格谈妥,北京方面放弃了。简单说,乐团开价,北京不接受。前几年柏林爱乐到上海,乐团敢开出天价,就是吃准了上海。

老兄说的情况,并不能说明问题本质。如余隆和陈佐煌的恩怨,北京一直在继续。据说今年北京音乐节,还是照旧。顺带说一句,他们都是出身上海的,现在尽管挂上海的什么头衔,基本以北京为活动中心。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58#

前几年纽伦堡歌剧院到北京演《指环》,上海方面的好消息是,明年科隆歌剧院到上海演《指环》。可以预见,科隆版的《指环》不可能超过纽伦堡的。

为什么?纽伦堡的演出,4场套票,最便宜的价格,每场不到80元,也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据说,德方和中方费用各半。老外到上海,可能这么做吗?另外是乐队和演员的情况,上海能达到什么水平,可能比纽伦堡更好吗?我觉得可能性很小。

我说的不是这些,说的是现场听众的素质,是真正的爱乐人的情况。例如,在阿巴多的现场,北京的爱乐人就对乐团的水平提出质疑,不是一味叫好。纽伦堡的现场很精彩,大家就是说好,不是因为他们在中国默默无闻,按一种时髦话说,名不见经传。其实,人家这些年已经跨入国立歌剧院的行列,标志着水平。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59#

明年,上海看《指环》吧。
TOP
60#

回复 40# scfan 的帖子

莱比锡四重奏的精彩令我重新认识了门德尔松!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