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北京行记 [复制链接]

查看: 11732|回复: 66
31#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建声有很大问题

我和徐老师交流过,他是搞建筑的,我们的观点比较一致。另外,也和立体声论坛,音乐音响论坛,黑胶论坛的几位网友都交流过。这次我听了3场音乐会,自己也在不同区域尝试听过声音。简单说,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大部分座位的声音很差!

例如有的朋友说,这次阿巴多和卢塞恩是我听到最好的现场,但同时又对我说,钢琴被乐队盖住了。这种说法,叫我很难信服他听到的是最好的现场。个别人认为,钢琴家和指挥之间会搞比拼。我到想问问,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阿巴多身上么?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2#

的确,北京的好演出太多了。而且票价也比较合适。280元那样的座位我感觉很满意。这个演出,深圳最便宜的票价可能只有180,但是肯定非常少,而且是最远的一两排,很快卖光那种。

“4个北京的网友,都是爱乐人,但是,3个都没有到现场。一个老人住院,一个自己生病,一个出差在外;另外一个也只听了第一场。”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常见。从前,深圳的热衷于音乐会的朋友也不少,不过近来各人的事情也更复杂一些。我四处找,愣是没找到一个人作伴一起坐火车,很多朋友都是要求坐班的。另外一些人干脆躲在角落里对着唱片yy——不一定是播放。
TOP
33#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9-29 8:57:00 发表
      又看到了京城人自我感觉极良好的口吻。

   从文革中就已开始领略这种口吻了,开始是前门蹬三轮的,改革开放头二年,卖大碗茶的也视外地人为没文化。

   那个得过法国文学大奖的“贾平凹”,估计决不敢在京城文化人面前大声说话,因为他那点文化和京人没法比---太土。

   在音乐厅。保利、廿一世纪、多次看到滿口京腔的混身艺术味的俊男靓女在慢扳中鼾声渐起,在急板、全奏时又醒来。

呵呵,北京人(注:非北京直立人)有所谓的本地人吗?金朝的时候被女真人被蒙古人轰过一次,然后是明朝时蒙古人逃了,被放过一把火;成祖从苏杭搬迁了好多工匠过来,官员也来自全国各地;清朝人来了又把内城人轰跑了,汉人都挤在南城;新中国了,外城的各大部委院校全部来自全国各地。太子党的前辈老革命们也是农民娃,苦出身吧。现在是内蒙人山西人东北人买了最贵的房子。北京和深圳类似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本地人。
TOP
3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35#

大剧院的音响效果只能说一般
TOP
36#

回复 31# 舒存 的帖子

这个大剧院音乐厅,我这是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的一次光顾,印象或许还不准确。
我是在二楼侧面,一排78座。从声音传播的角度来讲,算是个不错的位置。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声音完整,没有特别明显的缺憾,除了女高音的低音部分几乎听不到,这不排除是女高音自己的问题。不过如以前看到的一些观点一样,我也觉得残响略少,声音好像也没有深圳音乐厅的那么滋润。
TOP
37#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9-9-29 2:17:00 发表
.
.....阿巴多不在地铁被多人认出也很正常。
......


非但没人认出他,还没人让座。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让座,在北京是常见的,在上海是鲜有的。为何没人给阿巴多让座?请注意一下,他乘坐地铁的时间,正好都是北京下班的高峰,地铁人满为患。大家挤都挤不上,哪里顾的上?再说,不是乐迷,谁认识他?就是乐迷,人多人杂,未必一下就发现。我的朋友也是快下车了,他才发现阿巴多就站在身边,但他没有打扰老人,只是跟着他。
即使是资深乐迷,未必人人知道他的爱好习惯,如,他最反感闪光灯讨厌照相!这次坛子上的二位上海朋友,在游览是巧遇阿巴多,当他们提出合影时候,就遭到大师的拒绝。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8#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9-9-29 11:18:00 发表
的确,北京的好演出太多了。而且票价也比较合适。280元那样的座位我感觉很满意。这个演出,深圳最便宜的票价可能只有180,但是肯定非常少,而且是最远的一两排,很快卖光那种。


280的票,早买还可以打折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9#

回复 19# 上山砍柴 的帖子

哈哈。他们有时约稿而已。
转让自用唱片:http://shop33926221.taobao.com/
http://blog.sina.com.cn/kexzhang
TOP
40#

20日中午那场室内乐没人谈起,其实很精彩,尤其是下半场的莱比锡四重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