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7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3113|回复: 763
161#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09-9-18 15:29:00 发表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9-9-18 15:27:00 发表
这是我用手打发到网络上去的……还没发完……太忙了……

谢谢您,功德无量!

谢谢你的谢谢,我一定会把它打完的……
TOP
162#

布鲁诺·瓦尔特: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最后编辑wangfeng202 最后编辑于 2009-09-18 15:49:57
TOP
163#

瓦尔特只能说明
虚伪矫饰后的无病呻吟
是多么的令人做呕

不可否认
瓦尔特是个能唬倒一大片的
动情落力的推销员
犹太人这方面人才济济
更妙的是
他们大力推销的东西
大多是你根本不许要的
而他们有本事叫你觉得
好象真的很需要
你需要吗
需要吗
真的很需要吗?

我不得不对推销员瓦尔特说
按你说的 你皮包里的东西
要是听上去也能象你说的那么好
就好啦 不过你放心
我会买你一两件东西的
因为你推销得实在辛苦
最后编辑lesbos 最后编辑于 2009-09-18 16:19:27
看前面 黑洞洞 定是那贼巢穴
待俺赶上前去 杀他个干干 净...呃...净
TOP
164#

(资料)福特文革勒与马勒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福特没有指挥过马勒,其实不然。
很多有聆听德国指挥巨匠富尔特文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 1954 )唱片录音的朋友,都知道这位大师留存下来的录音中,尚有很多重要曲目是缺失的,例如 R. 施特劳斯的《英雄的一生》( Ein Heldenleben )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巴托克的《为乐团而作的协奏曲》、柏逊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及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等等。

至于马勒,富尔特文格勒仅仅留下了《旅人之歌》(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的录音。
由于缺乏实质录音档案,我们无法完善理解富尔特文格勒诠释马勒作品的手法,不少人甚至以为,富尔特文格勒讨厌演出马勒作品,所以难以有录音存留。


可以这么说,跟同时代的马勒作品推广者如门格尔贝克( Willem Mengelberg 1871 1951 )、瓦尔特( Bruno Walter 1876 1962 )和克伦佩勒( Otto Klemperer 1885 1973 )比较,富尔特文格勒对马勒作品的态度当然没有那么热情,但也说不上是厌恶,客观一点来说,是「并不常演」。
那么,富尔特文格勒实在演出过多少马勒呢?

根据统计资料,大致可将之分为两个时期:纳粹掌权( 1933 年)以前和二次大战结束( 1945 年)后至他去世( 1954 年)。 在前一个时期,富尔特文格勒指挥过的马勒作品和次数是:

《第一交响曲》: 6

《第二交响曲》: 3

《第三交响曲》: 6

《第四交响曲》: 4

《旅人之歌》: 1 次( 1918 2 19 日的曼海姆首演)

《大地之歌》: 1 次( 1916 11 21 日)

《亡儿悼歌》: 1 次( 1922 10 19 日在莱比锡)

1932 1 月至 1948 3 月,富尔特文格勒没有指挥过任何马勒作品,理由相信也不用多说。 至于战后(在获盟国当局解除禁演令后),他指挥过的马勒作品和次数是:

《旅人之歌》: 5


《亡儿悼歌》: 3

在战后的一段时期,富尔特文格勒没有再指挥过马勒的任何一部交响曲。

上面的数据足以显示,富尔特文格勒不但有指挥过马勒作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体制庞大、演时冗长的《第三交响曲》,他也演出过 6 次之多。

单从记录,我们已无法想像富尔特文格勒指挥马勒《第三交响曲》(或其他交响曲)的技艺和情景是怎么模样。 不过,一段当年刊登在《福斯报》( Vossische Zeitung ),评价 1924 3 2 日富尔特文格勒演出《第三交响曲》的文章,或许能提供一点线索:

富尔特文格勒指挥演出了马勒的《第三交响曲》……演出特别让人印象难忘……富尔特文格勒诠释马勒的方式,令人感受到一种揉合了纯粹活力、感性和激情的欢跃……
还是那一句:没有录音,实在太可惜。
最后编辑wangfeng202 最后编辑于 2009-09-18 16:25:59
TOP
165#

163楼过分意气,这就是所谓“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没有人阻止你引用反面的文献,但如果使意气,是否所有不喜欢的艺术家都可以被“随意”贬低呢?
最后编辑桂猪 最后编辑于 2009-09-18 16:28:08
TOP
166#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9-9-18 16:22:00 发表
163楼过分意气,这就是所谓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没有人阻止你引用反面的文献,但如果使意气,是否所有听不惯的作曲家都可以被贬低呢?


缺乏主见的人
才在立论阶段
就去引用别人的文献
甚至一张嘴就是文献
不要怀疑 你念过的东西
别人一样读得到
我从来不曾贬低哪个作曲家
唯一可能被贬低的
是某些十分可疑的伪杰作
看前面 黑洞洞 定是那贼巢穴
待俺赶上前去 杀他个干干 净...呃...净
TOP
167#

马勒最好的参照物

我觉得音乐史上有一个最好的马勒参照物: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的音乐也许就是瓦尔特说的“白昼的艺术”。
^_^
TOP
168#

及时补充:
挺马者,大多刻意,口头禅“深刻”、“你不懂”,外加旁征博引。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69#

原帖由 亚河 于 2009-9-18 16:38:00 发表
及时补充:
挺马者,大多刻意,口头禅“深刻”、“你不懂”,外加旁征博引。


o(∩_∩)o
不是不是,我是觉得人家瓦尔特老头已经说得很好了,我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
加之转帖最不是最省事嘛!!!
o(∩_∩)o
TOP
170#

还有一种,听了马,会挺。福特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