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到大家说波里尼,忍不住出来说个话 [复制链接]

1#
波里尼的演奏虽然清淡,冷峻,却反而是一种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有人说他是学究气质的. 可能我理解的"学究"与大家想的不一样."学究"在我的字典里是刻板地追求与原谱保持一致,没有个人风格的意思. 但是波里尼绝对不是这样的演奏家.只是他的个人风格和很多人的审美方向背道而驰.
非常多的人喜欢那种音色朦胧,触键柔和,节奏把握追求那种"诗意"的演奏风格.我斗胆猜想,这估计是老前辈cortot,rubinstein给后辈留下的思维定势. 或者客观的说,同样是一个作品,当然比较"鲜美"的更加"入耳".
但是,即使放在面前的不是五光十色的,万万不可对它失去欣赏的耐心. 大多数人的耳朵,大脑都是平凡的,一次聆听不可能把作品的细节捕捉到,更不用说去思考演奏者为什么这样处理.所以聆听波里尼务必先要耐心,然后是平静,真正进入波里尼的思想.
然后我来说说波里尼式的独特风格:
很多人不喜欢他这种风格. 但是想想有多少肖邦演奏家喜欢把他的作品演绎的极其味精,有的时候超过了度都显得做作.
而波里尼的演奏在他的肖邦时,能够远离那些大家习惯的唯美的音色和有时候甚至是扭捏的节奏控制. 这才是远离脂粉气息的大师级的对作品的阅读. 不必说肖邦的练习曲,评论这个的足够多了.我来说说他演奏的夜曲给我的印象. rubinstein的夜曲我有"最发烧"的老德版,音色朦胧,节奏的掌控无懈可击. pollini的我就听了mp3,虽然压得比较大,但是音质肯定不如cd. 但是就从这版mp3上我足够下一些结论.首先他对夜曲节奏的把握绝对是如同rubinstein般的,虽然两者有出入, 但是我想说的他们在细节上下的功夫,几个音符间的连接,速度的变化都是恰到好处的.换句话说,他们的节奏仿佛都能触及到我们聆听的神经末梢,只是有时候表现方式稍微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非常的"踩点". 从音色上说,rubinstein的舒缓更有一种朦胧的气质. 而波里尼的版本每次触键相对短促,更有力一些.我想说的是波里尼的这种触键方式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不多见的技巧.这种非常剔透,闪着灵性的智慧光芒的 触键让这个版本的夜曲听起来波光粼粼, 如同闪烁着露珠的夜晚,美妙极了. 如果说触键对音色的把握,做到有鲜明的特色又和曲子能够结合好的我个人觉得就richter, 米凯兰吉利. sofronitsky是不错的scriabin演奏者,他的肖邦还无缘听到.brendel的偏儒,君子有余,但是不够亮丽. 一批演奏mozart的女钢琴家有时有不错的,但是远还没有大家风范.
如果单从听还不能让大家喜欢上波里尼,可以去看看他现场演奏,录像也行.这几年萧邦大赛的获奖者,齐默曼,李云迪也好. 光听觉的问题不大, 他们都是在细节上非常追求完美的演奏者,有的时候甚至过于雕琢显得节奏拖沓. 如果看看他们的"表演",有时候可能是我并不是很平静,觉得他们束手束脚,尤其是李云迪, 仿佛弹到某些音时会下意识感觉要被教琴的老师在旁边打断一般,狠别扭,抖抖缩缩,. 去看看波里尼的演奏巴, 那才是真正的大师的挥洒自如.
波里尼年底可能会在美国有一系列演出,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分享 转发
TOP
2#

风格问题让人困惑,好比CD和LP的争议。
光考虑风格支持或者非议Pollini恐怕不妥,但是也无不可。正如震惊世人的“争议可”风格不可谓不独特,风格不可谓不惊人,表现不可谓不惊人,支持者照样大把。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3#

接个话茬~

Pollini的艺术朴素,结实似金字塔,金字塔需要铺木地板/贴石膏线吗?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4#

做大事的人常常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毁誉参半算是最正常的情况。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5#

还有鲁宾斯坦,名气大演奏差的典型代表,蒙骗一代人好多人为他抬轿。看看鲁宾斯坦的偶像们霍洛维茨里赫特古尔德米开兰吉利等他也不傻啊。
TOP
6#

楼上的堪称史上最牛的“乐评”,学习中........
TOP
7#

好多论坛语言大师看起来说的头头是道,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听音主见,看见一位朋友说出自己的真实听感,马上出来反驳,为什么那?因为他本人买了好多这样的垃圾唱片哈哈。看看论坛好多20几岁的音乐爱好者欣赏水平那个高阿买的那个唱片那个正哈哈。
TOP
8#

这两天脑子进水了 音响里一直放着这张 Beethoven: The Late Piano Sonatas 反而写东西特别有效率~~~



最后编辑u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7-08 13:10:52
TOP
9#

原帖由 小数点 于 2009-7-8 10:47:00 发表
还有鲁宾斯坦,名气大演奏差的典型代表,蒙骗一代人好多人为他抬轿。看看鲁宾斯坦的偶像们霍洛维茨里赫特古尔德米开兰吉利等他也不傻啊。


你的意思是鲁那一代的音乐欣赏者都是白痴
TOP
10#

這事不能細說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11#

感觉波里尼弹的夜曲有点过快

有些乐句间缺少必要的呼吸,以致少了点夜曲应有的沉思气质。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12#

波里尼的音乐风格已有转变

波先生近年新录音的诠释风格已有转变,在完美无暇的技巧下多了几许人文温暖,已不若早年那种冰冷生硬。

他是位非常非常认真的音乐家,乐友们不妨去参考他的一些访谈录

年纪不小了,希望能够真的完成Beethoven Piano Sonata Cycle Recording
不要像Gilels一样,留给乐迷永恒的遗憾
TOP
13#

那估计只能补录全了。补录的最大缺陷是不同年代录的诠释不同,有时候有点出入,不大统一。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14#

他什么时候毁誉参半了??
阿姐的睫毛很长,身上很香!

阿姐很有好奇心!
TOP
15#

在本论坛...
TOP
16#

原帖由 阿格里齐小情人 于 2009-7-12 12:14:00 发表
他什么时候毁誉参半了??


任何大牛在本坛都逃不了
PHILIPS 《 金线| 银线 |Laser Line | Legendary Classic | Concerto Classic | Muscia da camera 》|The Early Years 粉丝
EMI 小天使 | 老参考 控
DG Dokumente 控
TOP
17#

把所谓真诚性和自我喜好标准放在第一位的人........就是偏激的乐迷!社么叫做应该,19世界贝多芬时代弥撒曲子都不容上音乐会,同时代LISZT的东西还没百年前的库浦兰(BRAHMS帮修)受得专业认同.......
我们甚至无法解释社么是古典音乐!随便拿个自我感觉,喜好就能给人定性了.......哎!
古典音乐的衰亡是作曲家太专业(高级私人化)...还是我们乐迷太专业了(看破了那么多人的把戏,指点江山...)
不得不说人有时候--盲从+无知,说句好似的道理,不代表是真理.
对!是很多人看了(包括我)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但就我看他没说道本质,难道这种音乐的衰弱,是因为经营不善?有没有人从它本体去研究那?而休伊特<修补裂痕>虽然分析了音乐的自身性,纪律性,必然等音色(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是想象中的,作曲家和乐迷同时退让一步,似乎也不可能实现.-0------而我们似乎沿着这个思路真的去走,好似能抓住"古典音乐回归"------所以第一步,真正提升乐迷的素质.
可以说,现在除了顺奇自然,谁也说不出一个真理!古典音乐衰弱是整个人类文化变迁的必然.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7-12 17:17:31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8#

各个版本比较着听,选自己喜欢的听,波里尼的贝多芬最后4首钢奏不够凝重,俺选布伦德尔的,没理由,布伦德尔弹得合俺口味,纯属个人爱好!
世事纷扰 还是听音乐比较好
TOP
19#

回复 1# 潘帕斯老鹰 的帖子

pollini的chopin夜曲,没的说了。开始大家入门时相必大都选择了鲁宾的版本,的确,比起pollini来讲音色更加朦胧,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但是pollini的版本听起来没有一点的矫揉造作,就像呼吸一般自然。
pollini的肖邦夜曲当属我最常听的专辑之一。尤其是第十三首夜曲,强力推荐!
TOP
20#

原帖由 洗牌出碟 于 2009-7-7 18:21:00 发表
Pollini的艺术朴素,结实似金字塔,金字塔需要铺木地板/贴石膏线吗?

强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