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惑声中的激情——我的勃拉姆斯交响曲之旅(1)(2)(4)(5)... [复制链接]

查看: 121306|回复: 233
21#

回复 77# cktony 的帖子

15个一口气听的,太牛B了,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2#

回复 80# zhjh369 的帖子

一切男人的通病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3#

回复 82# 仁厚里权少 的帖子

那第4呢?我最有感觉的还是第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4#

回复 83# shenming 的帖子

勃交之旅(5)
温克尔曼在谈到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时指出,那些雕塑具有“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莱辛在其美学名著《拉奥孔》中特意以同名雕塑例证这一特点。将这一原则引入音乐领域,勃拉姆斯的交响乐(尤其第4)就正具有这样的特点。无疑地,勃拉姆斯是痛苦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谁不痛苦?只是痛苦的程度不同,内容各异;但是,在表达这种痛苦时,其门径却大有不同。拉奥孔毒蛇缠身,痛楚无比,但他却只表现出有限的痛苦,他不失其庄重的外表和威严的仪容——因为他是一个神。这是古典艺术的至高准则,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勃拉姆斯是一个古典主义者,他不会超越这个准则。所以,他的音乐不会有喊叫,更不会将其提到不适当的程度。勃拉姆斯的内心是一处火山,但永远不会喷发;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森林,你越走得深入,你越能领略密林深处的丰富和美。如果说舒伯特是用音乐写日记,那么勃拉姆斯就是用音乐写论文,而且是博士后论文,正如亨利-朗说的,其外表是客观的,但其内里却纯然是主观的。他不想牵就一般听众的趣味——虽然他也很在意听众的评价和反映;他只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植根于过去的深厚传统,饰以他独特的精湛技艺的树干及枝叶。巴赫是用简单来构造复杂,而勃拉姆斯则一出手就是复杂的,他是用复杂来构造复杂;舒曼的直感告诉我们,这个人浑身上下都是交响性,所以舒曼把贝多芬以后的音乐大旗预言性地交给了他——他没有辜负舒曼的厚望。而我们今天可以说,在姓B的那些大家中,他是可以和巴赫比肩的。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5-08 21:24:22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5#

回复 89# jshakszx 的帖子

自打屈原沉江起,国人的“骚”劲就没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6#

回复 89# jshakszx 的帖子

勃交之旅(6)-——勃拉姆斯为什么痛苦及隐忍?
勃拉姆斯的痛苦在于,他情窦初开时就爱上了自己的“师母”——这注定不会有结果的情感;如果,他是一个随便用什么女人就可以取代这种爱的人,他一定就不会这样痛苦;如果,他的情感简单到吼叫两声就可以解脱,他也不会这样痛苦。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不但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关注别人感受的人,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就不会随便娶妻生子——而且,如果你过了40,你不但注意开端,也注意结果,你不用太多的想像力,就能预见到一些事情的结局。你因为预见的结果而摒弃了过程,你将之付诸大自然的观感,你在那里找到了寄托和美感,你渐渐发现,就像现在的一首歌中唱到的——孤独着是如此美好(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孤独中你的生命渐渐丰盈而伟大,孤独让你发现了不孤独时很难发现的东西。而你,又掌握着音乐的全部技巧和奥秘,而你,对凡夫俗子的庸常情感及其表达方式皆厌弃已极——这时,你会怎么办?当然,你同时又是极理智的,流俗有时又不得不加以应和,否则,就连喝咖啡的小钱也到不了手。你当然不会像尼采那样发疯,你徜徉在宽阔无边的森林大地上,你沐浴着早晨的朝阳或是傍晚的落日,你的身上染着花香,鸟的鸣叫像灵感一样在天空中飞舞,你看到天外的一些事情,回来时,你谱出那叫作音乐的一些东西——你带给我们这样美妙的“响亮的空气”(布索尼语)。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5-08 21:58:05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7#

回复 94# jshakszx 的帖子

这话没错,猪就只会在泥中打滚,只在被杀前哼哼两声,算是抗议。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8#

回复 92# jshakszx 的帖子

不会吧,看着好就拿下,没买好下次注意就是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9#

回复 112# plczj 的帖子

确实如此,我听他的钢琴三重奏都不是这一体裁的容量所能承载的,比多少人的所谓交响曲还要交响呢。那庞大的结构,不知该怎么形容。这人对自己要求太高,要不然留下的作品不知会有多少——而且也不会比其他人发表的那些差哪去。至于他为什么不留,那肯定有不留的原因,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0#

回复 114# qsyd 的帖子

幼稚吗?我觉得一点都不幼稚。不错不错,学习学习。这篇透露出您老的功力—— 我不知道什么是幼稚,如果说出一点自己的感觉就叫幼稚的话,我觉得感受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是自己的。至于对音乐背景的了解,那确实有高低之分,在自己的感受中透露些知识,这是我最爱看的。但可别背景+曲式分析,那个我受不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