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rrau的唱片艺术——聊聊阿劳唱片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35359|回复: 130
51#

阿关的照片拍的不错。
TOP
52#

原帖由 mzt 于 2009-3-4 21:24:00 发表
阿关的照片拍的不错。




关键是烩面到位了........ :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TOP
53#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3-4 14:22:00 发表
李斯特那张日本纸板的练习曲和晚年最后的录音专辑等等。

Liszt的练习曲,Arrau弹得的确是色彩丰富。这从一个角度回击了那些认为Arrau音色呆板的人。 我猜想Arrau在处理Beethoven, Brahms的时候相对较少变换音色是他主管的选择,为了服务音乐,而并非是能力上的缺乏或者是录音的缺陷。
最后编辑xxpv 最后编辑于 2009-03-05 00:08:02
TOP
54#

阿劳的Debussy个人非常喜欢,除了final sessions那张,两张preludes, images也很精彩,
TOP
55#

那本“阿劳谈艺录”是真正的好书,音乐书里最好的之一,透视了许多音乐的真相。没有的请想尽办法拿到一本。
TOP
56#

呵呵,总算有点时间回帖了,这里先说下关于录音的吧。120秒真恶心,所以集合在一起吧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9-3-4 11:29:00 发表
请问DUO小双张和正价音质上差距真的很大吗?我从没机会好好比较,愿闻其详。
我有张小双张的超技练习曲,是觉得不如从前向人借来的正价版,但当时听的机子不同,很难真正比较。
我那张小双张听来有点奇怪,常听到好像是喘气声,但又不确定,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duo我主要比的肖邦夜曲。在细节,密度,两端,润泽度,乐感,诸多方面,可以说老版金线都是超出的。而且我的感觉是超出很大。老版本转制时间早,唱片制作用心,压片精良,价格也是DUO的好几倍,超过很多是正常的。
录音里面的气息,触键,踏板,细节非常丰富,呵呵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3-4 12:11:00 发表
总是有很多人说飞利浦的钢琴和室内乐录音是强项,而交响乐和歌剧录音相对较弱,DG则正好倒过来。但撇开演绎的因素只谈录音的话,我个人的听感和喜好恰好相反。我很喜欢飞利浦的交响乐和歌剧录音,感觉不像DG的模拟录音那么粘厚,层次感更好,更细腻。但飞利浦的钢琴录音,包括阿劳的,确实如fsyfsyfsyfsy兄所言,没有表现出丰富的音色变化,钢琴的颗粒虽然非常圆润,但缺乏DG数码录音的那种活跃的光泽感。阿劳的音色其实是最丰富多变的,但飞利浦的录音室录音相对来说就显得有点“浊”,最典型的就是阿劳80年代和戴维斯合作的贝多芬钢协,老金线版成了大热门,其实这个录音并不好,低频浑浊,高频的清晰度和透明度也都有欠缺。反而阿劳最后的录音中巴赫和贝多芬几个套装较好。


我的感觉DG的东西确实平衡味道淡,结果就是器材不够班,播不好,会有干硬冷。而飞记等其他有更有韵味的录音更适合一般器材播放。而且这里还有个口味问题,从兄弟的发言中我揣测你比较喜欢清爽快速,透明度高的风格,对于丰厚的低频,有时感觉有些脏的声底是不喜欢的。不过话说回来,arrau这些唱片里,最佳录音还真是finanl session呢

原帖由 fsyfsyfsyfsy 于 2009-3-4 15:22:00 发表
弹的好。录音持保留意见                                


很好奇,想问下兄弟心目中好的钢琴录音有哪些?万望赐教。
TOP
57#

ok,回第二贴,关于风格上面的

原帖由 maninov 于 2009-3-4 12:28:00 发表
PH基本都是阿劳晚年的录音,但是他早一些的录音,譬如二次大战前后的时间,会显得更加活泼而轻快,技巧也好,是另外一种味道。


确实,arrau早期的录音都是这样的,技巧夺目,都不敢相信是一个人。但怎么说呢,老年的理解,心水,味道我觉得更丰富些。我偏好更复杂的东西,当然年轻时的那种感觉我也喜欢,只是偏好而已。

原帖由 fsyfsyfsyfsy 于 2009-3-4 12:50:00 发表
虽然听了不少阿劳的碟,但买的不多。
感觉毒性大的还是这张肖邦练习曲。现在也没有什么版本可以说完全胜过他的。
楼主要是能接受单声道录音(这张录音很好)的话,又是阿劳迷,这张必买无疑。


单声道没有问题,多谢推荐。
我觉得兄弟可能更喜欢外露些的演奏,arrau的技术没的说,年轻时候的唱片会让人瞠目。但现在我更为后期的那些色彩,思考,细腻处所吸引,可能性格使然,更内向吧,呵呵。

原帖由 LouisLee 于 2009-3-4 12:59:00 发表
肖邦还是以 Alfred Cortot 为之最高演绎。


呵呵,音乐,艺术这些个东西,真能有个最高就好了,一统江湖,人家统统回家。
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理解,配合相应的技术,各人的性格,给了音乐无数的可能,多样才是乐趣的来源么。谁谁谁最高最强最大最猛,是一刀切的简单粗暴,是对其他音乐家的大不敬。
从文化传统上我们就是崇尚罢黜百家,独尊权威的。现在视野广了,何不开阔胸怀,多感受下其他的风格,可能呢?

以上对cortot没有任何冒犯之意,只是想到的一些观念上的问题。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9-3-4 15:15:00 发表
完全同意。那几款Philips的李斯特比同家录音的Brahms和贝多芬都要好。不可错杀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arrau的李斯特啊~~~作为李斯特本人的再传弟子,我觉得他的演绎是有很大优势的。也确实是精品。

原帖由 关山月_ 于 2009-3-4 21:11:00 发表
谦和与高贵,阿劳是智利的国宝.


呵呵,谦和,高贵,恰如其分的形容词。这本书我没看过,在这儿找原版中。

原帖由 cappucino1 于 2009-3-5 6:01:00 发表
阿劳的Debussy个人非常喜欢,除了final sessions那张,两张preludes, images也很精彩,


恩,我第一次惊觉debussy被我忽视了很久,就是arrau的final session。arrau演奏非常讲究忠实作者,台下做的文献阅读,功课都是非常扎实的。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才能更好的表现。不然弹什么都是一个味道,演奏家自己的味道,大大的我,超过了作曲家的精神。

原帖由 akennadun 于 2009-3-4 16:42:00 发表
献丑了,贴些阿劳在EMI的录音


这些是美版LP?EMI版权,有Columbia出品的?
如果还有,请继续上,谢谢。

这些美版的话,欧洲买起来不方便……很难找到。
TOP
58#

此白盒是我心目中的极品!正价金线单张以前也曾经买过几张,但全集套装似乎没有见过高价版的,所以这套片我极为珍惜,而音质也非常好,毕竟本来就是数码录音,以前听正价也不过如是耳
TOP
59#

此法国Philips发行的环保装白色阿劳遗产系列音质的确超好!
TOP
60#

阿劳晚年的德彪西,听不下去额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