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乐趣--------TELARC精雕细琢落日黄花 [复制链接]

1#
在又一个老牌音乐工厂衰退之际,把一些感受和体会放在这个帖子里,供大家探讨。
天下文章一大抄,首先摘抄评论精华如下:http://www.cguitar.net/cd/Telarc/
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代理的一家以录音效果新颖,具有震撼力而闻名于世的唱片公司,译为“泰拉克”公司。比起DG,EMI,Decca等老牌厂商,这家1977年成立于美国克利夫兰的公司的历史绝对算不上长久,但这个由当年两位发烧友创业起家的黄金品牌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成长,今日已经成为全美乃至全球最著名的发烧唱片公司。这一伟大奇迹,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时至今日,以古典音乐和发烧录音树立声望的Telarc已经将录音曲目拓展至跨界音乐(电影音乐,百老汇音乐,流行音乐改编曲),传统爵士乐,蓝调音乐,现代爵士乐等多种音乐领域,所有的产品均以特别的声音品质驰名,所采用的数码录音技术一直走在科技的前端。从1980年该公司总裁罗伯特·伍兹赢得第一座格莱美大奖起,到1998年, Telarc已经在演出,制作,录音工程等方面赢得了31座格莱美大奖(包括总裁兼资深制作人伍兹的10个奖座,主席兼首席录音师杰克·雷纳的六项殊荣)。
    近年来,随着RCA,Mercury等老资格发烧品牌的没落, Telarc更成为了每年TAS唱片榜上的主要力量。如此可观的荣耀都证明了Telarc在今日唱片业中的非凡成就和地位。在艺人团体方面, Telarc的镇山之宝当首推“大众音乐王子”艾瑞克·孔泽尔(Erich Kunzel)指挥的辛辛那提Pops通俗管弦乐团,这个悠游于古典和通俗之间的乐团组合自从1978年正式与Telarc合作以来,便创下了一连串的第一:卖座最好,表演场次最多,灌录唱片最频繁,音乐范围最广泛等等。20年前,孔泽尔指挥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与Telarc合作录出一张令人面无人色的柴柯夫斯基《1812年庄严序曲》(片号elarc CD-80041),不知“摧毁”了多少人的喇叭单元。随着大炮的轰鸣,也硬生生的把老柴的这首偏门曲目打红。据说如果不是Telarc出版了这张唱片,恐怕有很多人一生都不会听到这首作品。
    在古典音乐方面, Telarc拥有刚刚谢世的大师罗伯特·肖指挥的亚特兰大交响乐团及合唱团,马丁·帕尔曼指挥的波士顿巴洛克合唱团,杜南伊指挥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斯拉特金指挥的圣路易斯交响乐团,马克拉斯爵士指挥的威尔士国家歌剧院,鲁道夫·威尔森指挥的法兰德斯管弦乐团,普列文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马泽尔指挥的匹斯堡交响乐团,柯布斯指挥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等。另外,大卫·辛曼,小泽征儿,里维等指挥也常在Telarc录制唱片。演奏家方面, Telarc则有老牌钢琴家塞尔金的绝世名演,此外约翰·奥康纳也签约于Telarc,克利夫兰四重奏团,帝国铜管五重奏团等也是当今乐坛上著名的艺术团体。由此可见, Telarc旗下人才济济,古典音乐唱片绝对有十足的含金量。
    1989年Telarc正式创立了爵士音乐品牌,随即吸引了爵士钢琴之王奥斯卡·彼德森等一大批爵士音乐大师。1993年, Telarc更将音乐路线延展到蓝调领域,短短三年内便有朱尼斯·威尔斯,慕迪·沃特斯等获得格莱美奖提名,战绩彪炳。1996年, Telarc再发展出一个爵士品牌Jazz Zone,专门力推更新,更直接的现代爵士乐,一时间吸引了众多年轻一代乐迷。目前, Telarc已推出了近500多款唱片,《滴水再现》(双张)以及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电子贝多芬》(片号elarc CD-80153),《电子巴赫》,《电子莫扎特》等唱片动态极大,均已成为著名的试音天碟,其限量发行的特制直刻LP唱片更是发烧友抢购的珍品。
    言至于此,我们的话题还是要回到Telarc唱片让人乖乖掏钱的最大卖点上那就是录音。分析起来, Telarc唱片长久以来能够大卖特卖,吊住发烧友胃口的绝招有以下几个:一,大鼓的声音录的特别好,既软绵绵又有弹性,既像麻薯又像篮球,人家说低音无形,可Telarc的大鼓打在心坎上都有印痕,这种温暖细致,丰富而又深沉的低频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二, Telarc的大钹也录的一流,时强时弱时大时小,往往一张唱片听下来耳朵都会冒金星,金属的质感和透明度之强烈言语无法形容。三, Telarc的噱头特别多,他们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故意告诉你唱片中有哪几首要小心,如果自己开大了音量烧坏了机器他们不负责。我们都知道,越是不让你看的书你越要看,越是禁得厉害的东西人的尝试欲越强,越是叫我小声听可我偏要大声放。如此这般,音响迷就像沾上毒品,只要一听便终生上瘾。
    事实上, Telarc除了商业策略上极其成功,在录音科技方面确实也是相当有“料”的一方翘楚。尤其是他们对于尖端技术的前瞻意识更是让人高山仰止。早在1977年公司刚一成立, Telarc遍发行了全球首张现场直刻LP唱片,一举轰动整个录音界。这张由洛林·马泽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唱片几乎呈现了录音现场最真实的细节和动态,成为当年人手一张的试音天碟。1978年, Telarc采用当时最先进的Soundstream数码录音设备录下了叫发烧友“鼻血狂喷”的《1812年庄严序曲》,开创了数码录音商业化的风气之先。1983年, Telarc成为唱片工业界率先进入CD时代的公司之一,当时他们已经改用Sony的数码器材,Sony的PCM 1610与Sony DAE 1100带领着Telarc独家迈入全数码录音/剪接的领域(当时多数公司都是将数码母带转录到半英寸模拟工作带,剪接完成后再转为数码储存的)。到了1989年, Telarc以dbx/CT1发展出18Bit A/D转换器再创业界纪录,将数码录音由传统的16Bit带往更高解析度的世界。旋即在Ultra-Analog 20Bit/128KHz超取样A/D转换器的席卷下,全世界的专业录音室都不得不改装其他的高比特录音机,而Telarc却以SonicSolutious从苹果电脑硬盘发展的剪接系统领先群论,他可以处理1/4800秒的音乐讯号。少了它,像《奇幻历险记》中的恐龙脚步声,太空爆炸声等效果都是无法实现的。现在, Telarc又是第一家将好莱坞电影采用的Spatializer编码技术引入古典录音的厂商。 Spatializer是一种相当于Dolby Pro-Logic与Dolby Surround的编码系统,但可以在两只喇叭的平常音响中产生喇叭之外,喇叭上方与后方的3D立体效果。其原理是改变原有信号相位差,通过录音人员的构思做方便的即时操作,如此就能让舞台上的乐器形成包围房间的效果,从已经推出的《滴水再现》等唱片中证实非常有效。近年,Telarc更引进比Dolby AC-3更具保真度的DTS环绕声编码科技炮制真正5。1声道的发烧碟,而在数码录音方面更划时代的采用Sony与Philips联合开发的全新DSD 24Bit/192KHz系统制作《从心开始》等新唱片。这一系列新科技和新器材的采用,俨然使Telarc成为当今发烧录音界的豪华之师。
    在众多的唱片公司中, Telarc很特别的将每次录音所使用的录音器材,线材以及附属设备,录音地点,时间等都详细列出(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也是如此),很有为音响迷度身定做之意。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了《1812年庄严序曲》中最后的大炮动用了弗吉尼亚州第十五军团的三种19世纪加侬巨炮,钟声也是在辛辛那提东部一座百年教堂钟楼前实地收录的。《大峡谷》中的雷鸣电闪,则是冒着生命危险花了一年时间在峡谷收集真实雷声所得。至于《阿波罗13号》中的火箭升空效果,更是不惜代价的在亚利桑纳洲的发射基地周围铺上数公里长的“麦克风阵”记录下来的,难怪由近至远的隆隆声贴地而行,绵延不绝。那嬷恐龙的音效呢?这是动物园中狮虎的咆哮加上建筑工地的压路机轰鸣,在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合成起来的。匪夷所思的惊人之举真是数不胜数,令人难以置信。你不禁要慨叹:美国人要是发起烧来真是什嬷事都干的出来!这些录音资料还告诉我们, Telarc在录音时经常使用非常昂贵的Monster或MIT发烧线材,试想一下这些千金一尺的发烧线在偌大的录音现场要铺设多长?你不吓出一身冷汗才怪呢!至于周边的录音设备包括监听器材,也是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录音内容精心搭配和选择的,几乎是什嬷好用什嬷。在录音控制室, Telarc一直使用RPG声波扩散器来调整空间,以求录音师像发烧友一样在第一时间听到最真实的效果。更为过分的是, Telarc所使用的Sony等现成录音设备,在采购之后均请专人进行打磨,以使其音质绝对符合自己的一贯要求。至于录音场地,与Decca拥有KingswayHall,RCA拥有芝加哥音乐厅,Mercury拥有罗彻斯特大学的伊斯曼剧院等靓声场地一样, Telarc拥有美国第二老的音乐厅辛辛那提音乐厅。这个至今未被改建的音乐厅有大约两秒的天然混响,为Telarc的大部分录音提供了优越无比的空间感。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Telarc的掌门人首席录音师杰克·雷纳。这位现代录音史上的“摩西”曾六次获得格莱美最佳古典录音大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续四年得奖的录音工程师。其录音手法和成果连他的竞争对手都赞扬不已。尽管有日新月异的器材助阵,雷那对传统录音哲学仍极为坚持,他认为母带经过均衡,压缩,限制都将有害音质,所以绝对避而远之。通常情况下,他一般都是以三支麦克风的方式收音,近年来更加入电子管麦克风,使整体音色更为圆润饱满。他以少量麦克风中距离收录的《曼奇尼名曲集》就因为太像现场音乐会的感觉,被美国TAS选为发烧天碟。而Telarc早年的录音几乎全部由他一手炮制。身为Telarc的创始人之一,雷纳现任Telarc的集团主席,而新一代录音师麦克尔·毕晓普几经磨练,也已正式挑起大梁。但雷纳老当益壮,不原意坐享清福,至今仍活跃于录音的第一线。据说为了找到最佳声学平衡点,这位主席还经常爬上爬下,不怕赃累在现场一寸一寸的前后移动麦克风,敬业精神极其可贵。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9-03-03 19:10:45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3/19 11:04: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TELARC上文所说的一张唱片,1812序曲。
其实应该放在后面一点介绍,我尽量按照我手头的编号来介绍,只不过这张我现在手头没有了,就放在第一张来说吧,这个争论比较多些。
说这个唱片应该人手一张,有点过分。
并不是人人都喜欢TELARC的录音感觉和演绎。
其实就录音感觉,有些朋友说TELARC的低频属于夸张,我自己就觉得属于极度舒畅。
论演绎,呵呵,这种东西公说公有理,喜欢就好。
TELARC的录音胜在大气势和大乐队,有些音乐要的就是其实,有些玩家听的就是震撼。
对于1812这样的音乐,历史录音恐怕。。。
如果没听过没玩过这张LP版本的1812,我想肯定是个遗憾。
我自己拿过两张,一样的问题,每到炮响,必跳无疑,呵呵,我在寻找第三张,跳就跳吧。
DSC02935.JPG (, 下载次数:510)

jpg(2009/3/3 19:04:33 上传)

DSC02935.JPG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9-03-03 19:07:11
TOP
3#

发帖有时间限制,我先上图,吃完饺子来吹.
DG-10039,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1919版本,包罗定伊果王子音乐。罗伯特周指挥亚特兰大交响乐团。
1978年6月19-20日录音,jack renner录音。
频率响应:0-21Khz,失真度:0。004%(0VU),0.03%(峰值)。
信号噪声90dbRMS,预加重。
动态范围:90dbrms,预加重。
抽样频率:50K/S。
量化:16bit线形编解码。
监听使用ADS BC-8喇叭。
THRESHOLD 400A功放。
怎么样,是不是说得很细致很发烧?
TELARC大部分唱片使用双摺页包装(我将只介绍古典音乐部分),和同期其他唱片公司相比较,包装精美,介绍详细,一切按照发烧等级来制作。
我并不是唱片历史研究者,只是兴趣所在,一步一步介绍,下面一些图片是这张唱片的一些细节,我只是想说是否真的算得上精雕细琢?
关于这张唱片的内容,介绍的资料很多,我不说了,听就是了,记得开大音量,关好房门。
R0010285.JPG (, 下载次数:507)

jpg(2009/3/3 19:10:16 上传)

R0010285.JPG

R0010286.JPG (, 下载次数:493)

jpg(2009/3/3 19:10:16 上传)

R0010286.JPG

R0010293.JPG (, 下载次数:474)

jpg(2009/3/3 19:10:16 上传)

R0010293.JPG

R0010298.JPG (, 下载次数:470)

jpg(2009/3/3 19:10:16 上传)

R0010298.JPG

R0010299.JPG (, 下载次数:463)

jpg(2009/3/3 19:10:16 上传)

R0010299.JPG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9-03-03 20:28:15
TOP
4#

DG-10040。钢琴家马尔科姆·弗拉热演奏肖邦作品,贝森朵夫顶级钢琴。
又是名家演奏名琴.
封底有钢琴家和贝森朵夫钢琴方面的详细介绍.
曲目不多介绍了,肖邦的波兰舞曲等.
这张录音钢琴动态很棒,很显然这不是坐在演奏厅的前排或者后排听演奏,这就是坐在钢琴家旁边.
对于肖邦的演艺,我现在最喜欢波里尼(推荐他在dgg小荷花的几张录音,便宜又好听).
这是我有的TELARC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之一,庆幸我是用障板听音乐,这样的音乐我怕箱体可能表达不出.
因为是坐在钢琴家旁边听,钢琴的速度和琴箱的表现恐怕现代喇叭箱体的共鸣会遮掩大部分,无法体会出较好的状态.
有空要去查查TELARC监听的喇叭的功放的资料,有兴趣!
R0010300.JPG (, 下载次数:437)

jpg(2009/3/3 20:11:30 上传)

R0010300.JPG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9-03-03 21:21:28
TOP
5#

DG-10041估计就是1812,我手边暂时没有,就跳过.
DGG-10042就有是一张经典,马泽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展览会上的图片和荒山之夜.
这张也不多介绍了,说得人太多了,我喜欢这个封面设计.
R0010303.JPG (, 下载次数:425)

jpg(2009/3/3 20:26:17 上传)

R0010303.JPG

R0010304.JPG (, 下载次数:414)

jpg(2009/3/3 20:26:17 上传)

R0010304.JPG

TOP
6#

TELARC的黑胶不说其他,按坛子里的价格来说,绝对是性价比第一了
微信订阅号:黑胶信使
电话:13602738942
QQ:619166050
微信:mong8942
TOP
7#

黑胶唱片本来就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听古典音乐已逐渐不流行了,因此大厂纷纷关门或者开始挖掘新的经营思路.
我只是想在TELARC结业之际总结一下手头珍藏的几十张TELARC唱片,更想通过总结提高自己的一些认识.
有时候不总结很多东西就停留在脑子的一闪念间,或者停留在唱针的起落之间.
对我来说,有空闲的时间边听边写也是一种享受.

DG-10043,这个名气不如前面几张大,芬尼尔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军队进行曲.
芬尼尔最擅长这类型的音乐,他在水星时期就有些这样的唱片.
其实到这里,我一点也没觉得TELARC是个仅仅依靠效果的公司,他在录音选择上一贯比较注重挖掘音乐的本身.
回想起来,还真没有哪张TELARC的唱片是单纯仅仅冲着效果而去的.
R0010306.JPG (, 下载次数:372)

jpg(2009/3/3 21:19:18 上传)

R0010306.JPG

TOP
8#

DG-10045,罗伯特肖指挥亚特兰大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博伊托歌剧梅菲斯托菲勒斯,威尔第晚祷(我不懂这些).
在买这张唱片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曲目,只是看到罗伯特周和亚特兰大就买了.
买来查查资料,才知道是个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
我这个人素来对交响乐阿特别是歌剧音乐听不进去,只能听个震撼力,听过这张之后,我有一个建议:
如果想感受TELARC绵绵不绝一浪接一浪的低频震撼,那我觉得可以不用去听那个著名的1812和布兰诗歌了,把这张收起来,可能在可听性和震撼程度上并不亚于前两者.
TELARC在这套唱片的内页印了全部歌词,还有个细节,这是19bit量化的录音。
R0010307.JPG (, 下载次数:342)

jpg(2009/3/3 22:07:40 上传)

R0010307.JPG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9-03-05 16:49:35
TOP
9#

10047,马泽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
有时候喜欢某些东西是容易泛滥的,呵呵,TELARC对于我就是的.
我历来不太喜欢大乐队录音,交响曲我没少接触,但总是听不进去,总结原因1\我的音乐欣赏水平还没到那一步,可以听历史录音类的大乐队也有滋有味,我听大乐队就是图个兴奋,觉得到处都有声音很有意思.2\我的器材不够般,播放交响乐所形成的气势和细节我觉得离现场相差太远太远,怎么听怎么不是味道.
现在,我能接受telarc主要是因为telarc让我比较容易的获得了还算不错的音场效果.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献给梅克夫人,命运弄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童话,现实中精神总是输给命运.
第三乐章很好听.
R0010308.JPG (, 下载次数:320)

jpg(2009/3/3 22:38:30 上传)

R0010308.JPG

R0010309.JPG (, 下载次数:317)

jpg(2009/3/3 22:38:30 上传)

R0010309.JPG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9-03-03 22:48:06
TOP
10#

原帖由 shanxz 于 2009-3-3 19:05:00 发表
TELARC上文所说的一张唱片,1812序曲。
其实应该放在后面一点介绍,我尽量按照我手头的编号来介绍,只不过这张我现在手头没有了,就放在第一张来说吧,这个争论比较多些。
说这个唱片应该人手一张,有点过分。
并不是人人都喜欢TELARC的录音感觉和演绎。
其实就录音感觉,有些朋友说TELARC的低频属于夸张,我自己就觉得属于极度舒畅。
论演绎,呵呵,这种东西公说公有理,喜欢就好。
TE
老单,请教这个1812是否黑胶里最发烧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3-4 9:0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anxz 于 2009-3-3 19:05:00 发表
TELARC上文所说的一张唱片,1812序曲。
其实应该放在后面一点介绍,我尽量按照我手头的编号来介绍,只不过这张我现在手头没有了,就放在第一张来说吧,这个争论比较多些。
说这个唱片应该人手一张,有点过分。
并不是人人都喜欢TELARC的录音感觉和演绎。
其实就录音感觉,有些朋友说TELAR


个人认为,水星的在全频平蘅度更优秀.但是状态好的头版难找兼贵.
微信订阅号:黑胶信使
电话:13602738942
QQ:619166050
微信:mong8942
TOP
12#

我的就是水星头版的,不知是唱片还是器材的问题,感觉声音有点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据说水星和哥伦比亚的黑胶比较难播好,可能与它们的特殊胶片质地有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这个1812是否黑胶里最发烧的?
我认为TELARC的这个版本是1812曲目黑胶唱片中制作最发烧的。
说发烧,无非对极致的追求。
首先演绎和真炮本身很烧,其次唱片的刻纹如果玩过这张唱片的恐怕没人觉得不恐怖(太吓人),最后,反正我的机器见到这张唱片就投降,所以。哈哈,烧!
说道水星的那张,如果和TELARC这个比较,TELARC的制作更精良。
关于全频平衡度,TELARC是我听过黑胶唱片中整体低频延伸较好的一个品牌(喇叭花也不错),所以说起来,我认为早期的大部分唱片不知道是否riaa的问题(需要技术探讨了),大部分黑胶唱片的低频延伸其实没有那么低,做不到那么自然。
到7-80年代黑胶的末期,这些所谓的发烧(再强调,我认为发烧是对极致的追求,绝对是好事情)黑胶,都能够通过将低频延伸做得更漂亮,我自己觉得这些唱片的平衡度应该是很棒,只是早期唱片的低频延伸不足罢了。
从TELARC公布的数据看,无非是0-22KHZ,可见高频并没有如大家现在烧得要去加超高音之类的发烧。实际上我听音乐的喇叭高频平衡段延伸只到12Khz。也就是说16Khz以上可以说我是听不到的,更别说20Khz了。
但低频部分,我不是技术行家,说真的,能重播好80Hz以上的低频,我认为已经极其发烧了。
所以关于平衡度,恐怕不是能够讨论得清楚的,或者没有统一的标准的,但听感很明显TELARC唱片在低频方面的表现很棒,很有特点,你听到的大炮声并不是嘭的一声响就结束了,而是自然的像这两年过年能够听到的那种很响的炮竹声,低频是满满扩散开来,慢慢消失于空气中的,这是很自然的炮声。
同样,在其他TELARC唱片中,漂亮的是那些定音鼓的低频,你听到的是自然、具有很大形体的定音鼓。
TOP
15#

原帖由 shanxz 于 2009-3-4 10:28:00 发表
这个1812是否黑胶里最发烧的?
我认为TELARC的这个版本是1812曲目黑胶唱片中制作最发烧的。
说发烧,无非对极致的追求。
首先演绎和真炮本身很烧,其次唱片的刻纹如果玩过这张唱片的恐怕没人觉得不恐怖(太吓人),最后,反正我的机器见到这张唱片就投降,所以。哈哈,烧!
说道水星的那张,如果和TELARC这个比较,TELARC的制作更精良。
关于全频平衡度,TELARC是我听过黑胶唱片中
谢谢老兄的介绍,有机会也搞一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关于riaa的介绍如下:
RIAA 是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American(美国录音工业协会)的简称,因为LP 唱片的均衡特性是由他们制定的,所以就有了“RIAA 均衡”这一缩写。那么用RIAA 均衡呢有什么好处呢?先让我们了了解唱片母板工艺过程。在刻制LP唱片的母版时,如果整个频带都采取完全线性的刻制,则沟槽的变化幅度就会非常大,高频信号的沟槽是又浅又窄,而低频信号的则又深又宽,这样会引起诸多方面的问题,浅而窄的到深而宽的剧烈沟槽变化会使唱针循迹非常困难,深而宽的沟槽会让唱片表面有效利用率大幅度度减小,播放时间也就很有限(早期78 转的粗纹唱片一面通常只能容纳3-5 分钟左右信息,要想完整的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需要5张唱片10面才能完成)。RIAA 均衡原理是在刻制母版的时候,通过特定的电路将高频信号予以提升,对低频信号则进行衰减,其曲线我们称录音曲线见图中红色曲线。这种处理可以让各频段的沟槽深浅宽窄相对均匀,唱针循迹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播放时间也提高了好几倍,一面可播放30分钟左右,原先78转的SP也改称LP(就是Long Playing长时间播放的意思)。而重放时所用RIAA均衡电路的曲线特性就与刻版时的录音曲线正好相反,衰减高频、提升低频,图中蓝色曲线就是播放曲线。通过播放曲线的校正,我们就得到了与原始录音信号相同的曲线,我们称还原曲线,见图中绿色曲线。由于放音时 RIAA 均衡电路对高频衰减,所以唱片的本底高频噪声也同时被衰减,从而获得更高的信噪比。这一特性与磁带录音的杜比(DOLBY)降噪电路原理非常相象。低频噪声虽然有所增加,但影响甚微,人耳对低频噪声相对比较低迟钝,远不及对高频噪声敏感,所以RIAA均衡电路的作用可谓是一箭双雕。
http://bbs.gz008.cn/thread-1757-1-7.html
看完之后,应该会知道为什么说TELARC的那个1812很恐怖,当然前提是手头上拿一张1812唱片,看沟槽就明白了,我认为很恐怖。
TOP
17#

水星版:
111 037.jpg (, 下载次数:165)

jpg(2009/3/4 10:49:22 上传)

111 037.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1812不能算偏门的曲子。在TELARC之前,几乎所有的唱片公司都多次录过这首曲子,都是标以发烧录音的。
TOP
19#

已阅  谢谢
TOP
20#

开个头,大家一起交流。TELARC的古典黑胶量应该不算特别大。
10048,是一张斯拉特金指挥的卡门组曲和皮特金组曲。
这是两个经常被演绎得曲目,版本也很多,斯拉特金在TELARC录制古典音乐的水平不输给前面的芬尼尔和罗伯特肖。
TELARC的唱片都采用数字录音技术,都经过了滤波和数字量化(前面所说的16或者19bit编码),LP和CD的不同,在于LP最终采用模拟信号发行,CD经过无损压缩编码后采用数字信号发行。
实际的听感,CD和LP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异,其实很简单,前期相同,只是还原的方式一个是模拟(声音会比较自然,但噪声会多些),另一个是数字(信噪比极高,但对光读取设备、纠错算法、解码方式等环节上最终将造成一些和模拟不同的失真)。
我相信模拟和数字各有优缺点,数字技术始终是技术发展的大方向,优势明显。
为什么听黑胶,只不过我们既然发烧,无非追求极致,对于录音,自然应当追求其最原始最真实的感觉。
现在的录音技术输给60年前?绝不可能,技术没有倒退的,只不过技术服务于商业潮流。怎样的市场决定了怎样的技术服务。
其实,并不是技术带动了商业,而是商业带动了技术。
很多我们这群发烧友认为很棒很好的东西的消失,只不过因为这些东西不再符合商业潮流了而已。
R0010318.JPG (, 下载次数:112)

jpg(2009/3/4 19:43:35 上传)

R0010318.JPG

R0010319.JPG (, 下载次数:112)

jpg(2009/3/4 19:43:35 上传)

R0010319.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