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吹水公害人哦!让我迷迷糊糊的爱因斯坦相对论 [复制链接]

查看: 57688|回复: 337
171#

晕了,LPD直说好了
TOP
172#

我没讲玄的,我说得挺明白了。

吹水公是位大玩家,他用自己高明的手段使用高档器材得到了正确的好声音,。

168上绝大部分人也是玩家,但大家都觉得吹水公太高不可攀,因为实在太贵了。

其实声音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大家很少去想一下,哈哈。

拿功放举例吧,不是频响,不是功率,不是失真率,这些硬技术指标2000元的功放都能做得很好了,也不是阻尼因素,偶次谐波这些玄玄乎乎的技术指标,而是声音的连贯性、温暖性和凝聚性。

大伙又要笑得抱着肚子打滚了-----老浦东真会扯淡!!!

哈哈,老浦东是挺认真地在说呢,现代音响器材的声音大多是不够连贯和温暖,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散”。

高档器材都是在这些方面做文章,声音越连贯,越温暖,越凝聚,那么动态、瞬态响应、力度、驱动能力、音场、定位、现场感、真实感等等这些要靠耳朵才能听出的“感觉”都会更好。

吹水公家中的声音就已经非常好了。

希望也相信大家会慢慢地明白。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73#

连贯谈何容易,连贯需要多么大的密度和能量!不可想像。
TOP
174#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2-23 18:58:00 发表
拿功放举例吧,不是频响,不是功率,不是失真率,这些硬技术指标2000元的功放都能做得很好了,也不是阻尼因素,偶次谐波这些玄玄乎乎的技术指标,而是声音的连贯性、温暖性和凝聚性。

大伙又要笑得抱着肚子打滚了-----老浦东真会扯淡!!!

哈哈,老浦东是挺认真地在说呢,现代音响器材的声音大多是不够连贯和温暖,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散”。

高档器材都是在这些方面做文章,声音越连贯,越温暖,越凝聚,那么动态、瞬态响应、力度、驱动能力、音场、定位、现场感、真实感等等这些要靠耳朵才能听出的“感觉”都会更好。

比较强烈地顶一顶!还想请问浦东老哥一下,你认为除了抗干扰因素外,有没有别的关键原因所在?
倏忽虚无境 迷离山水情
TOP
175#

现代人很聪明,所以看不起老人和旧事物。

但现代人是经常“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而且更容易被JS糊弄。

就说电脑吧,当年搞超频热,似乎CPU的频率越高越好,老浦东反正也不懂,只看见多少多少G的一个劲往上冒,价格也一个劲地往上涨,现在呢?没了。

音响也是差不多,SACD,DVD-A,16,24,32,96K,192K,384K,反正也是眼花缭乱,闹到后来,得,乖乖地听50年前就发明的老东西,好听。

所以现在的“音响专家”还在瞎折腾个啥呀,都家去买块豆腐撞撞死算了。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76#

做到连贯性、温暖性和凝聚性已不易见到(认同这样的声音的人不多,认同这样的声音的人不一定能找到这样的重播器材,所以这样特色的声音已不易听到,它不在于器材的高价,在于认知.............

如加上“声压”就是更是极品了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09-02-23 19:26:25
TOP
177#

原帖由 艾格丝通Eggleston粉 于 2009-2-23 19:16:00 发表
连贯谈何容易,连贯需要多么大的密度和能量!不可想像。


大哥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没那么严重的。

吹水公做得到的,168上的革命群众也做得到,哈哈。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78#

就拿两种不同制式的音源CD与LP,连贯前者已经做不好了,制式问题。石机与胆机也不用说了。还有音箱单元之间的衔接已经很难做到连贯,听感上高频始终是最大缺点,用LP还好些,会跟得上中低的饱满度。石机、CD最大缺点在与高频不饱满连贯形成的相对机械,这个问题估计有生之年也看不到解决。
TOP
179#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2-23 19:25:00 发表
原帖由 艾格丝通Eggleston粉 于 2009-2-23 19:16:00 发表
连贯谈何容易,连贯需要多么大的密度和能量!不可想像。


大哥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没那么严重的。

吹水公做得到的,168上的革命群众也做得到,哈哈。

你搞一套出来巡回,哈哈
TOP
180#

原帖由 sometimes 于 2009-2-23 19:17:00 发表
比较强烈地顶一顶!还想请问浦东老哥一下,你认为除了抗干扰因素外,有没有别的关键原因所在?


其它细节肯定很多,如布线排位,用料合理等等,但这些问题对电子工程师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不过现在的老板都很抠,喜欢省料,象铜箔板,老外都是加厚的,2U,中国就是超薄的,0.5U,哈哈。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