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战!菜鸟的倒相箱制作————不定时更新 [复制链接]

查看: 18643|回复: 49
21#

    那么以上测试的数据准确吗?经过改善测试条件后发现由于测试MIC的位置不对(MIC支撑架与MIC太近使高音被反射)导致了高音单元高端波动过大影响单元测试的准确性。修正这一缺陷后测试(图1)中低音单元近场与远场合成,(图2)高音远场。这组数据在反复多次测试对比后均无太大变化,说明是较为真实可靠。由于导相管调谐频率在100HZ以下且不影响分频器的设计所以中低音单元频响中不包含导相管频响。下一步可以将数据代入LSPCAD模拟设计分频器了。
最后编辑无尾熊555 最后编辑于 2009-02-20 20:36:01
TOP
22#

就这只5寸中低音单元来说测试结果并不如人意。首先频宽比较窄-5DB到2.7KHZ左右,-10也仅到4.5K左右其次也是最令人头痛的是在2.3KHZ左右有个+5DB的峰,这给分频器的设计增加了难度。首先尝试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最简洁的方式莫过于直通。由于直通在电气回路中除喇叭单元外无任何元件不会造成相移和音质劣化,但这就要求单元有比较平直的频响曲线和平滑的滚降特性。利用单元自身滚降特性直通分频是最理想分频方式。由于这只5寸中低音单元在2.3KHZ左右有个+5DB的峰显然无法采用直通分频方式只能退而求其次尝试一阶分频方式。将测试数据代入LSPCAD模拟设计分频器曲线如图1。那么实际是否如此呢?按LSPCAD模拟设计分频器焊接好元件测试如图2。
最后编辑无尾熊555 最后编辑于 2009-02-23 21:23:03
TOP
23#

顶考兄........
TOP
24#

从频响测试曲线看比较平直但实际听感却比较尖、薄。重新单独测试了加分频后的高音频响曲线结果发现高音的Q值很高,3.5KHZ呈一个陡峭上升的峰(图一)。这是造成听感却比较尖、薄的原因。看来中低音一阶+高音两阶的分频方式的分频器设计是失败的。于是尝试采用中低音两阶+陷波高音三阶的分频方式,将测试数据代入LSP模拟设计分频器。(图二)为模拟设计分频器的频响曲线及相位曲线
TOP
25#

新分频的测试
TOP
26#

本次菜鸟DIY的主角BL501………
TOP
27#

本次菜鸟DIY的主角BL501………
TOP
28#

虽然不喜欢DIY箱子,但喜欢看技术文章,请楼主继续!
QQ:363175672  电话:15875709007  淘宝店http://shop60492202.taobao.com/
TOP
29#

原帖由 吹水苏 于 2009-3-10 23:39:00 发表
虽然不喜欢DIY箱子,但喜欢看技术文章,请楼主继续!

谢谢关注!但是每一次调整、测试都很繁琐所以只有慢慢来
TOP
30#

箱体内部处理,主要是加贴了沥青板和吸音材料减少箱体振动。
最后编辑无尾熊555 最后编辑于 2009-03-27 17:37:1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