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是谈关于音乐的一切的,什么都可以谈。哈哈,这要从一个古老的问题谈起,就是: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也很简单:人生是追求欢乐的过程。海德格尔曾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这样说: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并说:诗人天职在还乡。我们的一生都是怀着乡愁去寻找精神家园,而在古典音乐王国里,我们找到了故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是什么?就是衣食住行,就是金钱、权力、地位、名誉等等那些让我们每个人在这片大地上忙碌追逐着的东西——所谓“充满劳绩”,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人还能举目仰望说:
我也甘于存在?
是的!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就不无欣喜。
以神性度量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昭然显明?
我宁愿相信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度。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我要说
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
也难与人的纯洁相匹。
人乃神性之形象。
大地上可有尺度?
绝对没有。
当然,人生除了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快乐,当然也有义务回报这个社会。所以作为一个爱乐者,不单单是听音乐,我们还要努力工作。这也是我这个帖子的主题之一,我们在努力工作,尽了社会义务之余,我们应该学会享受人生。而音乐和音响能够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可能还算有音乐天赋吧,我在小学一年级就把所有音乐简谱知识学会了,学过一段时间小提琴,可惜没学会就半途而废了,也开始学绘画,这对我日后喜欢音乐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中学开始听港台流行音乐。大学开始听古典音乐。工作后开始听音乐会现场。记得90年代初,那时我记得我每星期都要到深圳交响乐团看深圳交响乐团的排练。而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厅和深圳大剧院音乐厅都是我每个月都要去的地方。而每天,我都要收听香港电台第四台:古典音乐台,并且录了很多磁带,这些自己DIY的磁带至今还保留着,舍不得扔掉。
后来开始玩音响,因为有音乐的基础,自己对音响器材还是很敏感的。我先后换过许多音响系统。从组合音响系统到今天听黑胶,玩大型音响系统。大约在97年,我买了第一套发烧音响系统。虽然没学过电子,但我看过大量的音响杂志。整个90年代我都购买音响杂志的,所以学到许多音响知识。在90年代,E版发表在音响杂志的一些文章我都看过,哈哈。我购买的第一套音响系统是一套英国声的器材。当时我选择音响器材时,在两套音响系统之间徘徊。一套是小系统斯奔达35A+关氏胆机,一套是B&WM804+荷兰灵狮5号。前者播放人声和小提琴超一流,音色高贵,可是播放交响乐不行。后者要全面很多,但音色差些。因为听乐还比较全面,所以我选择了后者。
2004年上HIFI168,学到很多音响和音乐的知识。最大的收获是开始听黑胶。而在168,我交了3位品质学识兼优也最有感情的朋友。他们是Yilinliulin、万众老先生、我爱LP兄。他们三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Yilinliulin兄是一位心脏病手术专家,是我认识的学问最渊博的爱乐者。万众老先生是一位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待人真诚,宅心仁厚。我爱LP兄是我学习黑胶的老师,他自己收藏的黑胶价值一套高档住宅。哈哈。
接着我说说我听唱片的经验。虽然说觉得音乐好听就行了,但学习音乐最好还是学一些乐理知识。在我刚刚学习古典音乐的时候,尽管我的乐理知识很有限,但很多经典古典音乐作品我都做过曲式分析的,这使我今天接受各种各样的音乐都非常敏感,一般听完一部没听过的作品我都能做到心里有数。很容易分辨这首作品适不适合自己,并且大概能够了解这部作品的结构和吸引我的地方。
听古典音乐20年,虽然说学海无涯,但现在一般的作品和版本都很难打动我了,因为大部分都听过了,没什么好听的了。这是我后来选择听黑胶的主要原因。学习听黑胶,我还是很有悟性的。很快我觉得我要建立一套聆听黑胶的大型音响系统,因为这样的系统能听到音乐会现场的感觉。在90年代,我听过许许多多的音乐会现场,参加过无数音响演示会和展览。因此我的音响知识还是能勉强对付的。该怎样才能把音响系统搞得又好又省钱,我还是比较有经验的。现在,我的大型音响系统虽然还没有最终完全最终完成,但在家里聆听已经能找到一些现场的感觉了。我觉得每一位决心要好好学习古典音乐的朋友都不要忽视音响器材的作用,不然你可能会不能真正理解、体会到音乐的真谛…….
就写到这里吧,与每一位爱乐者共勉。学海无涯,此生遇上艺术女神,也算不枉此生。即使曾遇到很多磨难,但在古典音乐的抚慰之下,我们会变得坚毅和刚强!
-
-
1.jpg
(, 下载次数:522)
jpg(2009/2/8 11:14:1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