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bc4 于 2009-2-1 9:48:00 发表 channel说的很好,“古典音乐的演出和录音都面临着市场的危机,造成这个危机的是唱片公司和艺术家经纪公司,以及艺术家自己,他们三者中无一不是急功近利,贪得无厌,只想赚钱,不愿意三者联合起来去培养新的消费群体,而且三者之间又不团结,各怀鬼胎互相利用而不是相互支持互相帮助。连很多乐团的演奏者都视演奏为干活,连音乐学院里的师生很多都视音乐为赚钱工具,市场自然在萎缩。”这一段我有不同意见。
古典音 |
BBC4 谢谢你的直言不讳,把我想说的问题说得更清楚和明白。实际上,供乐者和消费者对古典音乐今天的现状都有责任。我们把音乐家、音乐家经纪公司、唱片公司作为供方;把听众、媒体、演出承办者、社会和政府作为受方。前者A,后者B,A与B之间在今天可以说就是赤裸裸的生意买卖关系。今天的音乐家,从知识结构及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及艺术家气质、对音乐的虔诚及对音乐职业的心态,都无法和20世纪80年代之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比。要达到一个音乐艺术所要求的艺术家,需要的东西很多;而需要达到一个商业目的所需要的“艺术家”,说实话的,大家都看着呢,需要多少东西呢?从现在出名的这些音乐家身上我们就看得清清楚楚。再说受方B,莫扎特、贝多芬之前及之后直到德彪西和拉威尔这些时代,听古典音乐(更确切地说是严肃音乐或者艺术音乐)的听众都是些什么听众,这些听众的素质又是如何?肖邦与乔治桑、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跳出他们私人关系而言从供与求来看,就知道那时的音乐活动环境如何了。古典音乐自古就是高级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创作和演绎的,也不是用来愉悦所有动物生理器官的娱乐音乐。想从事古典音乐,要上天给天赋和对音乐的敏感及热爱+后天的执着和热爱,只有那些离开了古典音乐就不能活的人才具备从事古典音乐并最后有所成就,也只有那些离开了古典音乐就觉得生活无意义的听众,他们才是真正的消费者。AB二者之间什么时候相互肝胆相照互为知己,音乐才有魅力,否则就是逢场作戏。
今天,在崇尚自由、民主和个人价值为重的时代---我称它为“me generation"(唯我独尊的时代,发展下去也许就是无政府时代),人人从我为中心来看问题和诠释价值,难得agree to disagree到一个高的层面俯视看问题。社会结构在裂变,一切都在变,今非昔比。古典音乐本身就是小众文化。这还不能用曲高和寡来定义它的社会功能,如果AB之间的文化知识和品味级别差异大,那就会出现曲高和寡;如果AB之间这种差异不大,就不存在。巴赫时代的宫廷音乐、教堂音乐、李斯特、肖邦时代的沙龙音乐甚至音乐会,我就觉得不存在曲高和寡,只存在谁是A谁是B。今天,国家大剧院开张了,政府想用这个建筑来展示中国今天的文化实力和国家形象,音乐会的时候,常常票卖完,去听音乐的,有的上半场听完就走了。遇到名家来演出,那更是一票难求,看完了之后四处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去看了这场音乐会,如果听到一句:“哇!你好友品味”,那一定是心里美滋滋的。音乐演出过程中乐章甚至是多几个休止符的乐句之间,都拍掌,手机、四处走动等等。这样的AB关系,那就是曲高和寡。再好的音乐家上台演奏,当发现下面的听众是装模作样,连附庸风雅都不会,那台上的他(她)自然会想:“你把我当妓女,那我就把你当嫖客”,这种逢场作戏的音乐会哪里来音乐?
古典音乐就是奢侈品,人人可以向往,但是不是人人能够享受到。只要是坚持向往他,最终你多少可以享受到。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卖古典唱片的售货员,卖了多年的古典音乐唱片,为了向顾客介绍,他们都得听和了解,时间长了,也就喜欢上了。我知道的有好几个,现在商店关门了,自己却成了爱好者和唱片消费者。
与肖邦、李斯特那个时候的古典音乐听众相比,他们都是听现场的,我这样以听唱片为主的听众,有点像玩法拉利玩具汽车的在和开法拉利跑车的比谁懂法拉利跑车。就是这样的感觉。我很渴望去听现场音乐会,请允许我偏执一秒钟,在国内听音乐会,经常的感觉就是我参与集体嫖娼,非常难受。难得听到一小段安静的演奏,突然有人说话、或走动或手机想,这时台上的演奏者被从音乐中拖出来无奈地继续演奏。这种感觉是很难受的。想吃新鲜肉,不是注水了就是人工饲料喂的,只好吃罐头(听唱片)。
要让音乐成为音乐家和听众共同的分享的享受,需要双方的真诚和支持。我倒是提倡举办些沙龙音乐会,可能是最好的现场演奏。我如果是一个演奏家,我肯定愿意收1000元为10个真正的爱乐者演奏,也不愿意收10000元为看热闹的或者假贵族们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