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颠覆现行功放---谈世界性原理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85324|回复: 204
181#

看得晕晕忽忽到最后还是广告贴。
不亦乐乎
TOP
182#

回复 181# 江南流云 的帖子

空口无凭,说到先要做到。仅仅是推理,你更不信了。你说呢?
TOP
183#

原帖由 MYRYADAE 于 2008-12-24 21:53:00 发表
靠,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在推销商品,黄婆卖瓜罢了,害我花了十分钟来看完它,早知道拿这十分钟来听听音乐多好啊!

TOP
184#

哈哈,原来是个卖器材滴!
TOP
185#

        确实有器材,全套DIY。对高保真的诠释与现有商品不同,之所以要DIY,是因为现有商品均不够HIFI。
TOP
186#

建议楼主参加国内各大音展,然后冲出国门,打遍世界,ces,慕尼黑等。
国人将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TOP
187#

还是小范围说说得了。
要知道鬼佬真的是很鬼的,估计一听一看立马醒悟。不会像咱这儿这么踏实。
少扩散还能多领先几年。现在我为已领先十年骄傲。但也清楚早晚会被世人通晓,尽量延缓吧。应该让明智的少数人先享受真正的HIFI。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2-05-19 05:55:39
TOP
188#

[quote] 原帖由 znd06 于 2008/12/23 21:53:00 发表
         我说这是世界性的误区没有哗众之意。完全鉴于当前现实。店里的、展会上的高档组合,均可听出弊病,近日在高保真试音室驳接了诸多数万元级的音箱功放,同样符合这一判断。
        世界顶级的Hi-End功放标榜的是什么?是超低的失真,超宽的频响。可以说该理念的极致是0失真及上兆的宽频(诸位可能还会举出若干校声秘籍,但与前两项相比属皮毛)。在这个框架下即是达到极致,也注定不会出好声。我前面说过的问题是必然的。
        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当然是动圈换能器。简单分析一下:首先确定一个物理概念,音圈的动作滞后于电信号。测试连续正玄波时不会看出异样,顺延了。如果用微分的方法分析就会看出毛病,比如给一个一定斜率的上升电压,初期音圈会有较快启动,随速度上升反电势加大,减速至平衡。假如这时又来了一个反向小信号则先要与运动中的音圈反电势抵消若干才能作后续动作。明白了吗?慢长信号的匀减速和快速小信号的抵消减弱,反映在放音中,就是声音不透彻。发紧、发僵、笼罩感。[/quote]

楼主的见解很独到,喇叭音圈的动作就一定会滞后于电流?滞后电流就一定会有不可原谅的失真?
最后编辑烧到残废 最后编辑于 2016-03-03 09:47:56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189#

等了好几天不见楼主来解答,只好自问自答,假如喇叭的振膜不受空气阻力影响,还有振膜,悬边,定心支片不会耗能发热,磁铁中没有感应涡流,所有的理想状况都具备的情况下,音圈的运动是完全与加在喇叭上的电压是同步的,此时音圈中还没有电流流过,相当于理想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空载电流为零的状态。
在非理想状态时,音圈的运动是有可能与流经音圈的电流有一个滞后时间,对于一定包括振膜,悬边,定心支片在内的振动系统重量的喇叭来说,只要工作频率不高于某个频率,音圈的振动只是可能滞后于电流一个固定角度(或称一个固定时间},列如在500周喇叭不发生严重瞬态失真的频率下,音圈还是保持千分之二秒的振动周期时间,至于与电流可能落后了万分之几秒的时差,那是无关紧要的。
我看楼主不但会自己组装功放,还会装电子分频器,动手能力很强,但要想做出好的音响器材来还需要再强化科学的逻辑的思维,不能是用直观的,感性的的眼光只是去看表面的现象,你把喇叭的反电动势和音圈可能的运动滞后问题看成洪水猛兽正是基于这样的“表面化”观察和思考方式的缘故
最后编辑烧到残废 最后编辑于 2016-03-11 13:56:31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190#

既然是前所未有的,那申请技术专利不就行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