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ylp 于 2008-12-6 21:52:00 发表 collin先生大驾光临并分享宝贵经验,非常感谢!可惜音展时错过了,遗憾。。。 唱臂做得很漂亮,能否再发些特写图片欣赏一下呢?
“至於我在會場做的唱片不平尋跡,以及超輕針壓 ( 0.3~0.6g ) 的試驗,是因為這支唱臂在設計時就已經預設好的,來自於整支唱臂重量的控制,這部份有興趣再問我就可以。”----也就是说此唱臂可以适应变形弯曲的唱片?但这么小的针压能够正常播放音乐么? |
好啊,我改天拍一些特寫照片貼上來,事實上我在前一陣子有發表另一種長臂( 14" ) 的 DIY ,不曉得這裏的朋友有沒有人看過 ?
用超輕針壓加上彎曲片子,在循跡以及聲音方面都還可以 ( 聲音當然沒有正常針壓下的好聽,尤其輕針壓下低音段會少一些 ),目的只是要彰顯這支唱臂的良好尋跡特性,當然不是要用這樣來聽音樂,一般的唱臂若是遇到彎曲片時,若是針壓在 0.8 g 以下,就會被唱片波浪抬起,導致飛在空中,當然針壓加到 1.5~2.0 時是不會飛起來的,但也意味著這時的正確針壓是 0.7~1.2 而已,而不是測量的 1.5~2.0g,當唱臂落下時,重量也會加大到 2.3~2.8g ,這一點可以側面觀察針桿與唱頭肩的夾角,會觀察到一直在變化 ,這也代表針壓一直在變化,尤其是軟性針桿的懸吊時。
我剛剛買唱片時,會買到一些彎曲的片子,或是一些絕版的歌唱片,這些片子在聆聽時,確實造成一些困擾在,常常是得到跳針的結果,音樂根本聽不下去,這也是導致我去設計唱臂的一個原動力 --- 第一要求,可以在彎曲片上正常的播放音樂,結果就是讓我跳進唱臂設計這一塊。
許多彎曲或是受傷的片子都不可以放棄,當唱臂的尋跡性夠好時,確實是可以正常播放的,我想,我在會場的輕針壓循跡示範應該有人看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