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8白天鹅音响展随拍(黑胶篇) [复制链接]

查看: 53298|回复: 129
101#

现在才发现,我的头像怎么没了?我的头去了哪里??

重新上传,搞定了。^o^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08-12-05 21:50:11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102#

看看我的有没有?
TOP
103#

原帖由 dickhk838 于 2008-12-5 13:01:00 发表
在7樓的展房看見一支16吋的唱臂,好特別,但又幾好声,知樓主有设有见過呢?

no photo, so sorry!!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104#

原帖由 mylp 于 2008-12-4 23:51:00 发表
原帖由 花祭 于 2008-12-4 22:08:00 发表
看音展只看黑胶,看黑胶只看mylp  O(∩_∩)O哈哈~

哈哈,多谢花花捧场,好期待你明年能来广州亲自看一次音展啊!

我也好想来的,只是路途遥远啊,一个人又提不起兴趣,希望明年能邀上本地烧友一起前来聚会:)
TOP
105#

原帖由 花祭 于 2008-12-5 21:02:00 发表

我也好想来的,只是路途遥远啊,一个人又提不起兴趣,希望明年能邀上本地烧友一起前来聚会:)

欢迎上虞人民组团来穗!严重期待中。。。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106#

原帖由 dickhk838 于 2008-12-5 13:01:00 发表
在7樓的展房看見一支16吋的唱臂,好特別,但又幾好声,知樓主有设有见過呢?



這支長臂是由我設計的,請大家參考參考,






最后编辑colin5881 最后编辑于 2008-12-06 02:55:25
喜歡在夜裡好好的欣賞音樂,用小小的音量聆聽,

歡迎參觀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olin-5687
TOP
107#

原帖由 colin5881 于 2008-12-6 2: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ickhk838 于 2008-12-5 13:01:00 发表
在7樓的展房看見一支16吋的唱臂,好特別,但又幾好声,知樓主有设有见過呢?



這支長臂是由我設計的,請大家參考參考,


非常眼熟的长臂,colin兄是台湾黄国琳吧,常看你的部落格(博客).
TOP
108#

很高兴在這裡见到collin先生,我們幾位朋友離開展場後,都紛紛討論你唱臂。看各下隨便擺放唱臂的位置,己經好好声,如果再細心調教一下,那会怎樣呢!
collin先生可否介召一下設計概念呢?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109#

台湾的LP高手挺多,这方面真要好好虚心学习了。
还有,80-9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成就,令华人世界刮目相看。
最后编辑DKNY 最后编辑于 2008-12-06 12:53:20
TOP
110#

原帖由 dickhk838 于 2008-12-6 10:18:00 发表
很高兴在這裡见到collin先生,我們幾位朋友離開展場後,都紛紛討論你唱臂。看各下隨便擺放唱臂的位置,己經好好声,如果再細心調教一下,那会怎樣呢!
collin先生可否介召一下設計概念呢?

    事實上那個場地不是挺好,桌面是絨布的,我還墊了一疊廣告紙在那台 Thrones 轉盤下面,成為一個不是一個很穩定的平面,水平不是很準,唱臂座的部份還好,重量 3 公斤的座可以穩的住,但移來移去還是會造成一些誤差,以一個LP系統來說,確實是需要一個精細的調整才對,若是一個好好的桌面,然後好好的在喇叭前面聽聲音,再作調整,我想聲音可以上昇兩三成以上,尤其是高音以及泛音部分。
    設計理念大約是這樣,我簡單說一下,
    一般的 LP 系統要加裝另外唱臂時,在安裝上面總是令人傷腦筋,挖孔很麻煩,調整更讓人沒信心,大部分是透過經銷商或是會安裝的才可以做的來,這會是推廣上的一個大阻礙,我想了一年,於是想到這個分離式唱臂座的理念,只要做成高度可以調整,就幾乎可以在任何唱盤上唱歌。至於 16.5吋唱臂部份,一般的 LP 玩家都沒想到過 LP 系統也可以發出超低音,所以一直留在 9" 唱臂,大家也知道 12" 會好過 9" ,尤其是低音部分,我在研發過程將唱臂一直加長,在 14" 時開始有超低音出現,一直做到 21" 後,許多由於唱臂太長的缺點一直出現,後來決定留在 16.5",也因為知道超長臂的缺點在哪一些地方,很用心的將缺點移除,才會有這支 16.5" 長臂的出現。在長時間的聆聽,聽慣 16.5" 唱臂以後,幾乎不會回到 12" 臂或是 9" 臂。
    長臂對於良好的尋跡有很大的優勢,誤差小於 9" 臂很多,但是這部份對於音質的影響不大,但對於調整所容許的誤差大一些,我在會場可以隨意移動臂座就是因為長臂可以容忍的部份比較大一些,當然這也會有一部分是來自我長期調唱臂的經驗累積。至於我在會場做的唱片不平尋跡,以及超輕針壓 ( 0.3~0.6g ) 的試驗,是因為這支唱臂在設計時就已經預設好的,來自於整支唱臂重量的控制,這部份有興趣再問我就可以。

    附帶說明一下,我的聆聽機器都是小功率機 ( 3W 以下 ),搭配全頻喇叭,唱放也是自己設計的。
喜歡在夜裡好好的欣賞音樂,用小小的音量聆聽,

歡迎參觀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olin-568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