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变化中的杨松斯——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有感 [复制链接]

查看: 7317|回复: 34
31#

回复: 变化中的杨松斯——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有感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11-15 10:34:00 发表

吕思清在音乐厅和职工食堂拉琴,自然都是吕本人。但对于花钱买票的观众们来说,食堂的声音卖音乐厅的价格,是否此食堂有抢


应该这么说:花了造音乐厅的钱出来的却是食堂的效果...
TOP
32#

回复: 变化中的杨松斯——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有感

原帖由 和谐花园 于 2008-11-15 14:23:00 发表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11-15 10:34:00 发表

吕思清在音乐厅和职工食堂拉琴,自然都是吕本人。但对于花钱买票的观众们来说,食堂的声音卖音乐厅的价格,是否此食堂有抢


应该这么说:花了造音乐厅的钱出来的却是食堂的效果...


这话说得实在让人汗颜哪。当年大剧院也是上海的骄傲之一,在建国50周年上海最受人欢迎的建筑评选中,受到专家和市民的一致好评,应该是金奖吧排在前五位的。

重要的是,大剧院原本就不是为演奏大型交响乐演出而设计的,原本是为歌剧、话剧和芭蕾舞剧等各种戏剧而准备的演出场所,它的各项指标都是为它们而准备的,当然,如果要演出大型管弦乐,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从音乐效果上看,它的混响时间不够,并且高声部略欠。推及大厅设计方面的不合理,我认为主要是容积太大,侧墙间距过大,声音的定向定位略欠。但是对于视觉演艺场所,上述这些都不成其为关键问题。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8-11-15 15:01:17
TOP
33#

回复:变化中的杨松斯——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有感

谁说上海大剧院设计的不好,我跟谁急,怎么说都是上海10年以前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公共建筑的代表作品。我们只能说,它不怎么适合演出大型管弦乐作品。
TOP
34#

回复:变化中的杨松斯——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有感

         这帖好象是在讲乐团的演奏。请看楼主主题帖。

    至于剧院音响效果的好与不好。钱是否被人抢去。就不要引用他人的话了。本人只对楼主所描述的乐团感兴趣。拜托。
在G弦上……
TOP
35#

回复: 变化中的杨松斯——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有感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11-15 20:07:00 发表
         这帖好象是在讲乐团的演奏。请看楼主主题帖。

    至于剧院音响效果的好与不好。钱是否被人抢去。就不要引用他人的话了。本人只对楼主所描述的乐团感兴趣。拜托。


我对RCO第一场的演绎感觉之差,简直这个乐团就是欺世盗名,来中国混RMB来了。后来我发现这不能怪RCO的团员,只能怪杨颂斯,因为此君根本不会演绎德奥这种通过层层推进具有较强逻辑性条理性的作品。


第二场的德八演绎也让我惊讶,因为在美妙的第一乐章之后,整个乐团的速度在越来越慢,特别是第四乐章就显得有些拖沓了。以前我认为杨颂斯比较适合演绎那种线条对比明显、情感激烈、速度对比夸张的作品,我看此君这个特点也在慢慢消失。


这是我听到的最差的RCO的表演。虽然这个团的音色还是这么美。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8-11-15 20:40:3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