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拜访约翰李 [复制链接]

查看: 110194|回复: 488
21#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遗憾,又错过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了。蛮闹聂,再上在烧友家指道交流的图文就更好了。希望听听大师对音乐和音响的看法和个人心得,以及对烧友系统的交流意见。
TOP
22#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不错,多上美女图。 多谈发烧心得。
TOP
23#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精彩!精彩!精彩!也学学某些网语:约翰李莫非是ADAM的枪手。
TOP
24#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哈哈,讨论得不错。安德生的发烧感悟值得学习。希望继续。
个人感觉发烧是对器材回放音乐现场的努力的不断追求。这里面不是单纯的失去理智的玩,而是处处都充满着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的过程。 无论元件,器件,线材,器材到房间,再到最重要的人。
TOP
25#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除了多听音乐和戏曲,多学习听音乐和戏曲,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艺术的修养,多看书,多学习,也是发烧甚至DIY之需要。 所谓充电。尽可能地多充电,多实践,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体验;少浮躁,少骄傲,少虚荣,少世俗,少势利,少狭隘。相信会有成果的。同时也会通过器材去回放音乐和戏曲的过程得到艺术的享受,从而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从外表上看,就是所谓人的气质。曾经听说经常听古典音乐的人会很有气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所谓古典音乐,在西方统称为艺术音乐。
TOP
26#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你看,一涉及到艺术好象就复杂和难理解得多了。
TOP
27#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约翰的进步大哟。主要是思想的进步。人的进步也是思想的进步嘛。所以系统的进步非常大。我是直脾气。个人感觉好就是好,不好硬说好我始终学不会。有时间再来学习体验。
我一贯主张搞好中国造。因为我觉得中国造没有搞不好的道理,大可不必“谈虎色变”的。有很多朋友不敢碰中国造。个人感觉无论从文化还是从科技角度都不应该。个人实践是基础。缺乏了这个基础,西方器材亦会同样搞不好。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纵然目前的效果还不是太满意(其实真正满意的系统是没有的),但我相信,用学习和智慧最终是会有成果积累的。
TOP
28#

回复: 今天拜访约翰李




雅俗共赏.
TOP
29#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TOP
30#

回复: 今天拜访约翰李




继续学习,继续发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