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0年30本书 [复制链接]

查看: 15030|回复: 76
31#

回复:30年30本书

换个说法,在信息开放的时代,需要的是政治解禁而不是思想启蒙。
启蒙早操时间已过。
TOP
32#

回复:30年30本书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33#

回复:30年30本书

   砍兄这帖是极有意义的,确实令人心动意生。正如兄所言,三十年耒百感交杂。当一个人对周围的文学感到失望时。难免会生出些偏颇。
  添一本读了三遍的书:   “废都”
  加=篇可以想一想的短文:“陈渙生进城”《一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在G弦上……
TOP
34#

回复:30年30本书

废都,或许因为当时炒作得厉害,因此我有一点逆反,至今没有去看它,也没有买。
万众兄读过三遍,方便时候能否简单谈谈看法?
TOP
35#

回复: 30年30本书

原帖由 诱惑最后的基督 于 2008-10-27 11:42:00 发表
在信息开放的时代,选择无限,应该是疏通流道。正确引导



你看到混乱的一面,我看到局限的一面,侧重不同或者是出发点不同。没有基本矛盾。
TOP
36#

回复:30年30本书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37#

回复:30年30本书

     赞同砍兄所言,混乱是因局限而生。每个人心中的种种局限,或干脆,观天只见个人那井大一片。
   对“废都”炒作虽“炒”本身令人生厌。客观上也推尔广之。
   “废”获法国文学大奖绝非因“性”的个别字句。虽然这些段子也有其揭示我们周围普遍人性的认识作用。
    一个不好不坏灰不溜求的主人公:庄。是一个文学典型。而且是现代版的阿Q。比阿Q更丰厚复杂。
   “废”算得上还是算不上是现代中国某种意义的清明上河图,有待时间历史去评介。
    “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骨与肉。这个是不同亍那些外土内洋的国内某某大奖的东东。
    拙笔不如嘴侃。有机会到茶馆,胡侃乱辨。
在G弦上……
TOP
38#

回复:30年30本书

30年30本,“白鹿原”无论如何也该占据一席吧?
风雨中抱紧自由
TOP
39#

回复:30年30本书

扫了眼书单。历史、传记、文集类读过的较多,政经、意识形态类读的少,当代华语小说里除了几册极有趣味性的,即便读过也想不起来什么具体情节了。学生时代写作文时,大约还假么三道地模仿过几位华语作家的遣词造句,懵教语文的中年女老师还是挺好使的。至于对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影响么,似乎远没有周围活生生的人和事来的大。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0#

回复:30年30本书

怎么没人提红楼梦 以前看了很多次都是刚看了开头就放下了,终于有一次坚持读完了,读的时候也没啥感觉,倒是现在还经常想起来慢慢品味个中情节,有点还想再读的感觉 :D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