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0年30本书 [复制链接]

查看: 15028|回复: 76
21#

回复:30年30本书

性格组合论,刘再复的书也是一时纸贵,只是书的质量还不是很高。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书的时代色彩早就十分明显。不过在当时影响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针对“高大全”来说其意义不可忽略。
TOP
22#

回复: 30年30本书

原帖由 rosemaid 于 2008-10-27 0:41:00 发表
对了,给砍柴兄推荐下董桥的书,《故事》《记忆的脚注》《小风景》等!
大陆有出《故事》,还有《今朝风日好》这两本,其他的都是太监本。。。
大陆的特征。。。
真不错的,你到香港方便,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
近年来比较值得看的好书啦!   



董桥的散文随手看过一些,他也常到深圳来混。
TOP
23#

回复:30年30本书

砍兄从哥德巴哈猜想开始谈三十年。那年已快而立之年了。确如是:如一缕阳光照耀了百废待新之社会。如德九开篇之园号,定音鼓激越了单纯、幼雅的一个个小文人。可憐的群体政冶软骨病患者。
三十年何其长又奈其短。其间惊心动魄、惊涛骇浪。
比起这些码文字人的思考,现实以更迅猛的海啸般的行动打碎了浪漫、天真的文化人们的一厢情愿。在现实的对照下,贝多芬也已远远无力了。倒是肖的交响里有可参照的段落。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又该读什么书?听什么音乐?斯特拉文斯基也许有合适的。但俺还是愿龟缩进莫扎特继续1978年时的梦。
明天呢?还是《回到巴哈》吧。
在G弦上……
TOP
24#

回复: 30年30本书

这位老兄看的书倒是和小弟相近,偏向文学方面~呵呵~
高中之前都在读西方小说,《平凡的世界》高中读的,影响很大,
也因此喜欢读茅盾文学奖书系~
从那时起将目光转向中国文学~呵呵~

茅盾文学奖的书除了早期一些红色文学和后来的应景之作~
可读性还是很大的~



原帖由 素数 于 2008-10-27 9:47:00 发表
戴厚英《人啊人》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肖楠《山坳上的中国》
金庸《书剑恩仇录》(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我痴迷!)
路遥《平凡的世界》
太多了,慢慢想~
TOP
25#

回复:30年30本书

现实以更迅猛的海啸般的行动打碎了浪漫、天真的文化人们的一厢情愿。
------------------------------------------------------------------------------

这句话十分有意思。
我对那些以“启蒙”为己任的人就感到同情,有时候我发现他们要么与这个时间格格不入,要么还落后于这个时间。
时世喧嚣,启蒙是如此暗弱。何况那些“启蒙”者其实可能还是更需要启蒙的人。
TOP
26#

回复:30年30本书

说到矛盾文学奖,我很小时候跟得尤为紧。初中生,在手头很紧的情况下,还是花了2.25元买了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上下册而且很快读完。二十多年过去,故事细节都基本忘记了,那种喜悦却还在。
可惜这套上下册的书被借走不还。
再买一本就没有必要了,现在不会去看。当然看的话也能发生更多问题。
包括最近看了改编版的《日出》,看法还是很多的,因为没有仔细梳理,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TOP
27#

回复:30年30本书

陈数的陈白露身材太好了,郭达的潘月亭似乎不脱小品腔,改编版的方达生,戏份更少更苍白。
TOP
28#

回复:30年30本书

   决无启蒙之意、连自已也启不了,更何谈去当什么启蒙人。只不过是一时有所想而已。
  极需有启蒙者显现,以辨清时世喧嚣。
  对不住,打扰了文学回顾的温柔乡。
在G弦上……
TOP
29#

回复:30年30本书

万众兄误解我的意思。
我其实是接着您的话往下说。
现实世界的发展,超乎文人的想象。
我还说过一个观点,一个好法律甚至一个好交警,比一个好的“思想体系”更适合于当下。所以我对那些还想继续五四思潮的人基本持反对态度。
TOP
30#

回复:30年30本书

人不能不读书,呵呵,不过说三十年的读书史我是没有的了,对历史和中国诗词类的书较有兴趣,最近才看完黄仁宇的十来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准备好好看看叶嘉莹关于诗词的书籍,如果说点流行点的,我现在成了“稻米”了,是《盗墓笔记》的忠实读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