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复制链接]

查看: 13909|回复: 74
41#

回复 35F chopin 的帖子

               呵呵,阿龙是天才
TOP
42#

回复: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完了.我是多重人格分裂症.因为上述音乐家大部分都喜欢.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43#

回复: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如果,我也算中国文化人一份子。那么反省后如下:
  文人得意自已的幽默、油滑、机敏时,往往也暴露了他们:
  心胸的狭窄,
  眼光的猥亵,
  灵魂的阴暗。
  他们:
  以嘲弄别人为乐事。
  从不剖析自已的病态。
  更无悲天悯人之胸襟。
  他们:
  或舞文弄墨、言词尖刻。
  或满腹唠躁,怀才不遇。
  以至历朝历代,废材百出。更有甚者,堕落至王朔一类流气甚嚣者。
  呜呼!
  似这般,还指望什么诺贝尔奖。更逛谈,流芳百世之大师。
  为此,先给自已开药方如下:
  听巴赫、镇燥达静。
  听莫扎特,去俗而雅。
  听老贝:去软骨,收正义、护尊严。
  病除六分后,加量:
  煲巴赫,宁静而致远。
  煲小莫,沐春风,得生命之欢愉。
  煲老贝,胸宽如海、品高如山。
  
  各位烧友,以为如何?
在G弦上……
TOP
44#

回复: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老哥说的甚好。。。
TOP
45#

回复: 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10-17 22:19:00 发表
               呵呵,阿龙是天才   


嗯!于是Mozart笑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6#

回复: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其实“好听”是可以找到一些客观标准的,比如说有个研究发现,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的频率和正常的脑电活动频率非常接近,而其中《三钢琴协奏曲》的频率和人类正常脑电波频率的一致性最高。(不过作为医生,我实在搞不懂科研人员是如何用乐谱来和脑电图比较的。)由此可见,莫扎特的音乐不是创作出来的,根本就是本能地从大脑不停产生,他所做的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记录下一段来。
TOP
47#

回复 43F 万众 的帖子

老哥才思敏捷,妙笔生花,这方子入骨三分,药到病除。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48#

回复: 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10-19 11:46:00 发表

如果,我也算中国文化人一份子。那么反省后如下:
  文人得意自已的幽默、油滑、机敏时,往往也暴露了他们:
  心胸的狭窄,
  眼光的猥亵,
  灵魂的阴暗。
  他们:
  以嘲弄别人为乐事。
  从不剖析自已的病态。
  更无悲天悯人之胸襟。
  他们:
  或舞文弄墨、言词尖刻。
  或满腹唠躁,怀才不遇。
  以至历朝历代,废材百出。更有甚者,堕落至王朔一类流气甚嚣者。
  呜呼!
  似这般,还指望什么诺贝尔奖。更逛谈,流芳百世之大师。
  为此,先给自已开药方如下:
  听巴赫、镇燥达静。
  听莫扎特,去俗而雅。
  听老贝:去软骨,收正义、护尊严。
  病除六分后,加量:
  煲巴赫,宁静而致远。
  煲小莫,沐春风,得生命之欢愉。
  煲老贝,胸宽如海、品高如山。
  
  各位烧友,以为如何?
  


说实话,在这个论坛,只有万众兄才堪称我做人、爱乐的榜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9#

回复: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其实万总的话也基本代表了我对生活、对音乐的态度,这也是我喜欢巴赫和贝多芬的根本原因。但对莫扎特,我还停留在表面的欢愉。巴赫对于我来说,是恬淡和平静,适合我内心,马太鼓励人应该有奉献和牺牲精神等等。贝多芬和马勒,尤其是小提琴协奏曲和马九能在内心触动我。人应具有悲天悯人之胸襟,人生也具有各种无奈。象巴赫、贝多芬的胸怀,马勒对生死的探究,都是我能引起共鸣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0#

回复:听莫扎特随感:好听是最高准尺。

回万众兄:
在我看来巴赫是西方古典音乐里的一座不可超越的高峰,其他的音乐家只能有和巴赫比肩的份儿,就像莎士比亚在戏剧中的地位一样。而我认为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达到了比肩的地位。在高山面前我们何尝不感到自己的渺小,在大师面前不也是如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