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向后转 [复制链接]

1#
今日偷得半日闲,来聊聊发烧。看看我的听音室,都是老家伙。
最后编辑jingzhe 最后编辑于 2008-10-11 16:43:21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发烧向后转

音源:美国EAD(Enlightened Audio Designs)T-1000转盘+DSP-7000解码器,九十年代中期产品,对音响来说,这是一个分水岭年代,后面的所谓发烧器材慢慢地 转变成另一个层次的机器,确切地说,只是“机器”。
最后编辑jingzhe 最后编辑于 2008-10-11 17:30:15
TOP
3#

回复:发烧向后转

转一篇帖子。原贴来自http://www.audio-gd.com/audio/two/new_page_5.htm
大长Deltec PDM-2的“志气”后,说回本文的另一主角──笔者那部金光闪闪EAD DSP-7000,自1996年底这部DAC成为笔者重话系统的一部分,它美仑高贵的外表及罕逢敌手的音质魅力为笔者脸上贴金不小。Enlightened Audio Designs本是美国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型音响公司,当初成立时是由Alastair Roxburgh 和Joho Hagelin两位大学教授用课余时间组成,自从1991年他们推出第一炮产品EAD-DSP7000就获得当代两大音响高人 Jeff Rowland和 Creorge Cardas(两人都是超级LP的拥趸,分别是扩音机王牌Jeff Rowland和线王Cardas的创始人兼设计者)亲口点名称赞后,身价倍增,EAD-DSP7000随后被世界各音响评论家测试获誉无数,被称为价平靓声的代表作。EAD的制品也如Deltec一样,具有一定之哲学及一贯作风,就算你不被它的音质所惑,也会被它的外表所吸引,这家公司的全系列产品包括放大器,CD软盘和DAC解码器面板均是厚达半英寸和镀上24K足金,金壁辉煌,设置简洁是它的由始至今的一贯的设计取向,DSP-7000点是EAD的向Hi-End同行证明他们实力的第一部产品,随DSP-7000之后EAD又推出采用与名品THETA的Data一样采用PHILIPS CD 400LD转盘但经自己改良的和DSP-7000搭配的CD转盘EAD-CD Transport,还有更高质素的解码器DSP-9000……

EAD DSP-7000并非只一个版本,1991年美国SCES大展那段时间,面世DSP-7000是没有AT&T石英玻璃光纤输入系统和平衡(Balanced)音频信号输出插座的产品,那时在美国本土售价为1300美元左右。1992年的SCES大展DSP-7000后增添了上述AT&T光纤输入和平衡输出后身价升到2800美元左右,虽然价格翻了一番,但相对市场有众多顶级表现的解码器而言,改良版的DSP-7000仍然显得平宜,在这个价位上似乎其他DAC有如此齐备之设置和豪华外饰。笔者手头这部DSP-7000是齐备AT&T输入和Balanced输出的改良版本。

先从外形看这部DSP-7000,跟Deltec的简朴不同,EAD的产品虽简洁,但面板却是以1/2英寸厚黄铜镀包上24K真金,见者无不稀奇及啧啧称赞,拿托在手中,身子单薄的DSP-7000沉重如一块铁,重量与外型明显不相称,效果又如此惊人,更得发烧界高人评论美誉,为何售价见平?原来该公司的老板Ben潜研佛学,人生哲学观念是与众生同享数码正果。

EAD之“E”乃“Enlightened”,若用佛家眼光来说,代表“悟”字,即悟通了音响Hi-Fi及Hi-End,此品牌高标细看之下也是由中间的奇特三角图形组合成幻真幻假的“莲座”图案。实际上,EAD成立之际,有一盒随机附带的VHS录音带详细示范了他们的不凡之设计哲学,其中也解释为何像DSP-7000这丰富精焊设计内容和豪华极品仪表面板身价平宜的原因,第一个是两位王牌设计师大学教授只是业余时间到EAD上班,但他们能借其正职专业接触最顶尖的科技及元件,不像其他发烧厂家要特别从头做起成本高,故省去其中较大的研究费用,第二方面,当然是来自佛家哲学的商业见解,薄利多销,普世受益。

DSP-7000是一部20Bit设计数/模转换一体化解码器,所用的解码器是著名的顶级Burr Brown的PCM63。这枚超高性能的20Bit IC工作时是由两个19Bit的D/A转换器作推换式互相推动,正极负极的资讯都由两个不同的19Bit各自负责,两个19Bit的输出连接到一起,达成的分析力超过20Bit。在陪伴笔者几乎三年多时间里,可以讲是打遍本地罕见敌手(莫非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像詹君曾要过多部1Bit靓CD或DAC来“动摇”过它,但均没成功。DSP-7000之精华设计是厂方之独有的数码平滑处理ACCULINEAR TM数码电路及相关设施,该电路当时据说是举世无双,王牌线王Cardas的设计师兼老总George Cardas对数码音质有甚多挑剔,但他听过这部DAC后竟然推荐这个解码器说之为最接近极品LP的音质。

时序误差(Jetter)失真是目前公认的造成数码音响音质不佳的“元凶”之一,以主观听感而言Jetter失真引发的误差会使解析力劣化,并且把美好丰富的泛音内容冲淡,因而导致重视的音乐呈贫脊、死板、干硬、干涩受到挤压一般的所谓的数码声,EAD在成立之际就致力研究改善降低这种失真对数码音源重放的影响,其创始人之一兼研究部主任,John Hagelin教授专门主持这顶工作并取得相当成就。Jetter失真主要来源于低比特芯片(Bitstream芯片不能称为低比特)的解析度和缺小数位或设计不当的滤波器,模拟电路设计不良以及接口误差失真等。在普通早期的CD机(16 Bit或小于16 Bit的CD)此类失真高达成千Pico Second(Jetter的单位),制作高级的CD机可降到300-400Pico Second左右,DSP-7000刚推出时说明书上注明也达到200Pico Second左右,改良的DSP-7000已经大幅度减低,接近40-60Pico Second与同期顶级品牌Wadia的高级别解码器相近。

对于从CD软盘接过来的时序误差失真,Enlightened Audio Designs是用上当时只有极少Hi-End厂家使用的具有异乎寻常分析力的大型模件IC CS8412数码接收器,该接收器对错误之误差失真纠正能力十分超强,有能力将塑胶光纤(Toslink)、AT&T石英玻璃光纤以及同轴数码线之间的失真分别缩细到近于零,换句话说三种输入中任何一种都非常靓声。这一点笔者在长年使用中也感觉此机神奇之处。EAD这种设计理论及实践跟很多Hi-Tech(高技术)工业数码工程师的见解符合。换句话来解释是如果做得正确,情形也应该是这样的,不单独这样,而且相同设计但级别不同的,高级或中级的CD唱盘机间效果亦拉近。这种说法不是说高级的CD唱盘机效果会被拉下来变成高中级或中级,高级唱机仍然尽其所能发挥,而中级CD机则跃升变成高级机种的声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般情况下,高级唱盘的优胜之处是本身的机械能稳健动作,构成较小干扰之正确读码,中级唱盘自然干扰较多比不上高级机种,而EAD这枚CS8412强力接收器有能力纠正数码信息中的误差,使它们重整完成全之信号。也就是说,由于存在这设计,对于EAD DSP-7000来讲不需要太苛刻的高档次CD软盘(事实上,众所周知,唱盘越靓也越好!因为非线性失真不单止Jetter失真)。

EAD DSP-7000外形如图4所示,半寸厚光滑如镜的黄金面板令人爱不释手,但金是柔软的金属,拭抹它更要十分小心以免很容易刮损,而且蚀刻在面板上的英文字母也须较费劲才能看到,按键的识别有点困难,但如果习惯后,那么你可以长年欣赏它的高贵外形。它的后面板输入输出如图5所示,最右边是电脑级3个相电源插座,自右至左是AT&T光纤输入和同轴数码输入和Toslink光纤输入和数码同轴输出,最后是左右声道平衡模拟输出。

DSP-7000机壳是用14Ga厚的钢板制成,整机净重达10kg多,图6是揭开面板后的DSP-7000的照片扫描图,可看见其内部元件用料和排列以及线路板制作比东洋制品高级得多,绝对达到极品水平。海外的一些音响杂志认为它的内部设计水平可以跟极品级Wadia及THETA相比,所用电源环形变压器比Wadia的极品DAC的电源还要大一些,估计可达80W-100W左右!以一部DAC所用电源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巨大了,很多产自美国的扩音机的变压器是设计给120V和240V电源的,前者是供欧美地区所用;后者供出口到亚洲的,像国内平时供电都是220V左右,遇到用电高峰期时电压有时会跌落到210V左右甚至更多,而此时的机子便难展拳脚了,而到夜深人静时,由于电压回升到标准的220V或更高一点的230V左右时又会靓声得多。一般照稳压的准则而言,电源的变化不应超过±10%,原来240V用220V去供应,勉强够用。DSP-7000的环形变压器供电有两种即100V-120V,200V-240V,竟然有±20%的宽度,适应性十分广。

在线路板左边是多组稳压电源大水塘高速供电系统,见图6之a,稍往后一点靠近电源变压器处有三列IC大阵,中间藏着一个细小的千倍转4倍Sampling(取样)选择掣如图6中的d,发烧友可凭自己的口味来选择其中的一种取样。按照EAD的解释,4倍取样因为比8倍取样慢,使用DAC有多点时间Settle(整理),所以获得比8倍取样更多一些线性的弱音地带,厂方认为这种取样声音的低频密度感比8倍取样要好一点,对于8倍取样由于比4倍取样多倍的速度,能有效地将高频数码噪声推上更远的地带,再使用低通滤波器更为有效地衰减它们,容易做成更干净幼细的高频。

整个线路板中央是所有数码信号输入来的中心交汇区。这部DSP-7000的石英玻璃光纤接收器并不是Wadia出品的AT& T,而是Hewlett Packard(HP)生产的更好同类产品,机中所有数码与音乐信号和线路板的连线跟不般的制作不同,竟然是Solid Core 16号粗的纯铜单支线。信号先经过图6中的e的CS8412超高强能力数码接收器后,经旁边的NPC数码滤波器,还有Enlightened Audio Designs扬名立万的秘密武器图6中b的ACCULINEARTM纯音乐高速平滑处理器及号称100部IBM私人电脑功力的超取样数码处理滤波器。ACCULINEARTM 的作用,据厂方资料显示,该线路可以协助减低杂噪声及数码信号中的非线性失真,如图7所示,A线代表一般的解码器处理的信号受数码的杂噪声影响,负负相加及正负相消演变成相对刺耳的音频信号,而B曲线是经过EAD之ACCULINEARTM后降低杂音的较为完美的音频信号。

线路板中央后端如图6的f为单端音频输出放大部分,输出电压是不可调的2V。右手边D/A转换器及全A类全平衡音频放大线路,见图6之h,它的正中央有一个12行的DIP拨掣(见图6中c),此掣为平衡增益调节掣,厂方出厂时调好的4V,用户可自行将它转变为8V或12V输出,这样设计对于具有平衡输入功能的前级具有很大帮助。

测试和评论任何音响器材,充实的时间和适当的空间环境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那些较昂且名望颇高的产品更是必然。同时玩过高级音响的朋友,也明白这类名器适宜长开,让所有的元件与通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及导向性,这样可将其潜质尽量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它们作出较为公正的判断。对于EAD DSP-7000笔者断断续续用了近三年,在比较前更是通电长开三四天,无疑已经“瓜熟蒂落”,Deltec PDM-2在寒舍从开声到准备比较也足足有一个星期,加上在詹府也工作近三星期,估计已经没有什么问题。测试前一晚,笔者对所有的全部器材均通电通宵“点燃”,以期系统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TOP
4#

回复:发烧向后转

去外面吃饭,估计要喝酒,今晚聊发烧就泡汤了,不过,还有明天。
TOP
5#

回复:发烧向后转

请把箱子脱光看看
TOP
6#

回复: 发烧向后转

原帖由 可爱 于 2008-10-11 17:47:00 发表
请把箱子脱光看看  



哈哈,好东东被你发现了,而且要看裸照,太过分了。
TOP
7#

回复: 发烧向后转

哪个年代的东东得让我查查
TOP
8#

回复:发烧向后转

索尼的平板箱要多少钱,音质如何,很少见的
TOP
9#

回复: 发烧向后转

原帖由 可爱 于 2008-10-11 17:47:00 发表
请把箱子脱光看看  

呵呵 支持
实体店经营,是淘宝签约钻石信誉卖家,全新行货,品质保证,货真价实,欢迎光临!经营多种进口知名HIFI音响品牌!
电话:13592871701    小佘
TOP
10#

回复:发烧向后转

喝酒回来。
TOP
11#

回复: 发烧向后转

[quote] 原帖由 yangjuch 于 2008-10-11 18:58:00 发表
索尼的平板箱要多少钱,音质如何,很少见的 [/quote

这么跟你说,你有什么样的音源和功放,她就出什么声。我听说AMP系列是这样出来的,当年全世界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鬼子只会做CD机和功放,音箱就免谈,全是垃圾之论调时,SONY的工程师很不服气,为了争面子,不惜成本,研制出这样一个科技含量极高、至今无人能及的AMP系列,但因为推出后饱受批评,加上成本难以收回而悻悻收兵,把低端系列转移到台湾争取减少损失,但之后就元气大伤,任地球上的烧友怎么谩骂,SONY再也不出声了。
TOP
12#

回复:发烧向后转

平板喇叭为何发展不起来,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兴起不少平板热潮
TOP
13#

回复:发烧向后转

老夫每年都要溜到白天鹅去充电,什么样的音箱都听过,记得20多万的B&W、 KEF、ATC等不知让多少人口水嗒嗒,但我拥有AMP66ES后,感觉他们都是骗子。
TOP
14#

回复:发烧向后转

老夫很注意感受真乐器的声音,现场音乐会也参与不少,花了不少银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锥盆喇叭无论怎样做都是有限的,因为它的发声和真乐器是不同的,即使是锥状体的小号、大号、圆号,他们的发声和锥盆也是有本质区别的,而平板喇叭的发声最接近真乐器的发声,如钢琴、小提琴、鼓等,即使是小号、大号、圆号,也是通过管壁的震动发声的,和平板震动发声最接近。
TOP
15#

回复:发烧向后转

点一下主题:发烧是没有前途的,因为用来发烧的工具越来越高科技了,就拿CD解码芯片来说,专门针对音频设计的BB-PCM63芯片是解码芯片中最后的“贵族”,之后的芯片无论如何先进,那也不是专门的音频解码芯片,而是通用的高科技芯片,它的声音越来越“标准”化了,就象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和一个有血有肉的大厨所烹调出来的东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TOP
16#

回复: 发烧向后转

前级。又是没见过的东东,有点象后级,没有选择旋钮,其实有3组输入,但都在后板。
TOP
17#

回复:发烧向后转

老东西是很有特点,但也不至于一旦偏向老的就对新的抵触吧!
TOP
18#

回复: 发烧向后转

里面的乾坤。金灿灿的ROE是我的至爱,有人拥有4支ROE便口水嗒嗒,那么用12支ROE来做前级肯定是疯子了。
TOP
19#

回复: 发烧向后转

原帖由 jingzhe 于 2008-10-11 23:16:00 发表
前级。又是没见过的东东,有点象后级,没有选择旋钮,其实有3组输入,但都在后板。[attachimg]111305[/attachimg]

英国的吧?确实很少见的。
TOP
20#

回复:发烧向后转

转一篇帖子。原帖来自http://bbs.besgold.com/viewthread.php?tid=112939
 还可以称为世界名牌的电容是德国著名的ROE电解电容,这个品牌的电容我用过7-8种,其中两款是电解电容。网上的资料说ROE电解电容在可以和SPRAGUE电容相比美,二者可说是欧美主力音响品牌中唯二的选择,但是对这种结论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ROE电解电容和RIFA电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欧洲的音响器材ROE电容用得很多,各种卧式立式电容在电路板上经常可见。说到SPRAGUE电容与ROE电容在HI-END 音响器材中的代表性,可以Krell的扩大机来做为典范,Krell的功率扩大机主滤波电容是sprague电容,输入级电垦放大与驱动级的电容器,便采用了ROE。Krell的前级以及数位器材也是依样画葫芦,特别的是Krell的前级以及数位器材里所用的ROE电容都一定采用一种猪肝色塑胶壳包装,EK材质的品种。ROE电容在以前大部份是金黄色的外皮包装,装在机箱内部线路板上金黄一片煞是好看,令人不由得联想起泛著黄金般光泽的音质与音色,澳洲有一ROE电容作为主滤波电容,在造型设计时并特别将电容器外露出来,以增加器材本身高级的质感。不过近来的ROE 电容,小数值的电容外包装已经改为黑色了,但黑色的ROE电解电容我还没有用过。其中标注为DIN--41238型号的声音最靓。  上面简单地介绍了几个世界级的品牌电容,有些是从网上的摘来的,有些是我自己的感受,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些品牌,希望不算是抄袭。
    思碧的电解电容我只用过1种。那是80年代初期的D500那一款。这款电容是银色的金属外壳,两头出引线,红色的一头为正,是25伏1000u的。其外形和国产的cj-10电容很接近,但是要比那个电容大一些,拿到手里分量不太足,显得轻飘飘的。试音发现,这款电容的高频部分表现不那么突出,显得过于温暖,解析力不强,资料上说对那些本就朦胧不透的器材选用SPRAGUE时,校声过程中可能会麻烦一些,而对于那些中频干薄、高 频刺亮的器材,SPRAGUE就会英雄大有用武之地了。这个结论我是同意的。这款电容的低频也不太好,解析力和力度都不太令人满意,我不知道它使本身就如此还是太老了。但该电容的中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的中频非常舒展,令人非常放松,很像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尤其像村姑。思碧的薄膜电容的中高频也非常疏松自然,和胆机搭配可以使胆气四溢,胆机高手首选思碧电容,是有他的道理的。
    我用过的ROE的电解电容有两种。ROE电解电容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声音和银线的声音很接近,非常华丽,解析力高的惊人。其定位异常准确,高频非常顺滑。其低频下潜的很深。对于一个世界有名的电容,其低频下潜的很深,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但是其低频居然比RIFA下潜的还深,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其低频的力度不如RIFA控制得好,显得有些浑浊,低频得质感也不如RIFA,如果听交响乐,那么roe电容是首选,各个乐器的定位很清晰,表现的从容不迫,再复杂的音乐也可以交代的清清楚楚。roe电容是追求hifi效果的听友的首选,从技术的角度来讲,roe是难得的作品,但是其过于精确,导致其音乐性打了一定的折扣,听ROE的音乐,你很难有融到音乐中的感觉,你可以明显感觉到你和音乐之间的距离。太精确的东西就没有诗意了,哲学家狄德鲁说得一点不错。ROE和德国的WIMA都和德国人很相似,都很技术化,但是缺乏诗意。ROE的电容也基本上不发热,用很长时间后摸着还是凉的。但是ROE的电容上面不写出厂日期,这样很难判断其未来还能用多少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