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132333435363738»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复制链接]

查看: 250528|回复: 585
341#

回复: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哦,原帖中所说的界面原来不包含天花板啊(天花板进行了中低频强吸收处理,可以忽略)。可是哪间烧房没有天花板(哪间烧房的天花板都进行了中低频强吸收处理,能做到三百赫兹以下可忽略?),所以说楼主的理论更不适合普通的烧房。
TOP
342#

回复: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ljj111111 最后编辑于 2008-09-09 12:11:58
TOP
343#

回复: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08-9-8 8:27:00 发表
哦,原帖中所说的界面原来不包含天花板啊(天花板进行了中低频强吸收处理,可以忽略)。可是哪间烧房没有天花板(哪间烧房的天花板都进行了中低频强吸收处理,能做到三百赫兹以下可忽略?),所以说楼主的理论更不适合普通的烧房。


能不能做到300赫兹以下可以忽略,就看你的“标准”是怎样“限定”了。请看清楚首页文章中有这样的“限定”和“标准”:

当然,尽管我们如何努力地去对天花板进行中低频强吸收处理,几十赫兹的低频还是很难完全控制的,专业消声室对于80赫兹以下的低频都无法完全消除,更何况普通听音室的所谓吸音处理了。但是,只要认真对听音室的天花板进行了中低频强吸收处理,效果还是明显的,只要40赫兹以上的频率从天花板反射回来的低频声强小于“掩蔽阀”以下(小于声源15dB以上),声音还原时的听觉感受还是好的,这时候,天花板“参与”的界面反射干扰就可以忽略

如果天花板做了内空间深度不小于25cm的穿孔板+玻璃棉、吸音棉等吸音处理,通常就完全可以达到这些要求。

当然,如果本来就不相信管善群教授所说:“……为了真正听到节目源中的情况,必须把房间的反射声基本消除到听觉掩蔽阈以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切实可行的办法设置吸声面。房间的声学处理都必然是有个性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基本方法是把反射面变成吸声面,……”的这些观点的,那我上面所有的建议和观点都没有意义了。

再普通的“烧房”,个人认为也不能违反“基本方法”吧?如果违反了“基本方法”,那主要用途就不是“烧房”了。

个人观点,仅供批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44#

回复: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顶!!!高手啊
coke QQ群: 54525010
TOP
345#

回复: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ljj111111兄弟,我也有一套约150平方米的新房马上就要交付使用了(本来是去年6月就应该交付的,现在还没交呢),可用于做听音室的厅也比较理想,小厅约20平方米,大厅大概有三十多四十平方米左右吧,比我现在的33.5平方米大不少,就是高度比现在的听音室低,大概是2.9m,3m以内,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交付后再认真去考虑了。





我的新居和车库。(左边是听音室阳台)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46#

回复: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问题是多数烧房都不做特别的吸音处理。远的不知道,就桂林而言,多数的,也就在普通的房间里收拾一下就发烧了。这些正在用于发烧的普通房间不是普通的烧房?
TOP
347#

回复: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开心果兄不如谈一下怎么测试的
TOP
348#

回复: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满足一下楼上的。
扫频来的。曲线1 和曲线5 是话筒在两个的位置(两条曲线高度不同是为了不让它们重叠而故意移开的),频率范围约50到260赫兹。
TOP
349#

回复: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ljj111111 最后编辑于 2008-09-08 22:21:59
TOP
350#

回复: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原帖由 ljj111111 于 2008-9-8 22:19:00 发表
松香兄的厅跟我的好相似?能不能交流一下?


当然可以,只是还没有成熟的方案,不过大体上:阳台是准备充分利用起来的,计划用16~20mm的玻璃进行落地密封,以多层落地窗帘吸收处理;天花板做内空深25~28cm的中低频强吸收穿孔吊顶(包括过道一起做处理并加门隔音,避免干扰家人休息);墙面也做中高频吸收处理;地面铺瓷砖,用地毯灵活调节。器材放阳台一端,一方面通过玻璃窗辐射出去的声压会小些,另一方面箱子后面可完全对称。
空调和排风换气的位置问题还没有想好,要实地灵活决定的。我这里排风换气要加弯道吸音隔音消音,老兄在高层,周围如近距离没有反射物就没有这个麻烦了,换气孔泄漏的声音对楼上楼下影响会小很多,自己看着办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