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唱片日历之8月14日:潘越云【天天天蓝】 [复制链接]

21#

回复:唱片日历之8月14日:潘越云【天天天蓝】

昨晚偷闲,拿了阿潘的【春潮】复刻碟来听,PLAY之后,耳边传来轻柔的小提琴声,我好生奇怪,【春潮】的第一首歌不是迷S人的【红娘】吗?怎么变成了【天天天蓝】?
歌声响起,果然是情深意浓的【天天天蓝】,原来是我把刻碟的名字给写错了,恭敬不如从名,阿潘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专辑我才听过一次,里面几首小品式的歌曲特可爱,特别是她自己作词谱曲的【叫我怎么说】,风格可以说是最不“阿潘”的,现在再听下。

【天天天蓝】,阿潘的首本名曲,在多个精选集中都有收入。

这首歌,有三个录音版,82年首版,流传最广;

86年重唱版收入在【新歌与精选】中,因为当年的黑胶唱片一直没有出CD而流传度最小,直到07年首次出CD,可惜大陆引进的这系列复刻版中却没有这个专辑。查了下目录,觉得不可能是因为ZZ原因而不能引进,里面多首歌曲都是此碟才有,如【终须一别】、【比翼双飞】、【寂寞的雪】、【别留我】、【暗夜】,这些影视插曲并没有什么ZZ含义(如果讲讽刺大陆ZZ的歌曲,老谭得金马奖的电影【假如我是真的】主题曲是最ZZ的,却也从没听说要禁止),所以这个独家碟不引进很可能是版权或滚石和引进方的问题。

第三个版是07发烧大碟的爵士版,在爵士版中,阿潘在曲末炫了她超卓的唱功,以二十小节不断气的惊人唱腔与爵士乐手随性悠然的琴声想辉映,她悠悠的长音“想是空”在歌曲结束后仍回响在聆听者耳边萦绕不去,值得回味。

【天天天蓝】之所以令人感动,在于阿潘以她独特的唱腔唱出了离别的悲苦,而这种离别很可能是绝望的,想念是无望的,远去的人永远地去了,想念之情却不曾因时光流逝而淡薄。

这种悲苦不是那些生活条件优越顺风顺水的孩子能够理解的,词作者似乎也早有预料,歌词中那个孩子不是问“你的眼睛为什么出汗”吗?身边的孩子都不明白自己为何悲伤,何况多年后的呢?每次听到这个歌,我家的小歌迷就跟我急:我听到这个歌就有要死的感觉,好像她死了老豆(广东话,意为父亲)!我就要和她解释:你有这种感觉是对的,这歌就是要唱出这种绝望的感觉!我家小歌迷语文特好,经常自诩不用听语文课就能考到班内前几名,她的感觉,说明她有不错的领悟力,只是因为阅历的关系而不能体会到这歌的感情深度。
其实,我想,阿潘唱这歌时,又何尝不是有自己亲身经历的影响呢?她在17岁时相继失去父母,在失去亲情后,自己独自生活,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之后因为偶然的机会踏入歌坛,对孤苦和寂寞必定有深于普通人的感受,她透露,在许多年里,夜里睡觉从来不敢关灯,而对父母的思念更是融化成内心一种无法摆脱的常态,并融入歌声里,也因此她唱生离死别的歌曲总是特别感动人。

因此,听这个歌,如果联想到自己曾经失去的爱人、亲人,会有更好的体会!
            (作者:云子)
最后编辑real0129 最后编辑于 2008-08-30 09:15:26
云依然在天蓝里 攀越群山 俯瞰繁星  在天地间回首。。。欢迎加入经典歌曲发烧QQ群:20210235
http://blog.sina.com.cn/real0129
TOP
22#

回复:唱片日历之8月14日:潘越云【天天天蓝】

【生别离】,专辑中的第二曲,也是阿潘当初最令我感动的歌。有网友说阿潘的哭腔特别动人。这个歌,就是最好的证明。
先来看看歌词:

作词: 席慕容
作曲:苏来
编曲:陈扬

请再看再看我一眼
请再看再看我一眼
在风中  在雨中

再回头凝视一次  我今宵的容颜
悲莫悲兮生别离
而在他年在无法预知的重逢里
我将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再如今夜这般的美丽

席慕容,台湾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她的诗在80年代末曾在大陆风靡一时,而这首诗,写活了离别一刻的那个场景,悲伤、留恋、期盼,还有担忧,短短的词句,却容纳了似乎是无限的心理活动,跳跃性的思维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分别是在风雨之夜,她恳请爱人再看自己一眼,并记住今宵的容颜,因为以后能否再重逢无法预知,也深怕重逢时自己不再有此时的美丽。。。。啊!当年华逝去,谁知道无法预知的未来是怎样的?如果没有未来,那么就记住现在吧!现在,即使是离别,即使是以后可能永远不能再见,就让我记住你你也记住我吧!  

PS:大家也许注意到了,【天天天蓝】的词作者卓以玉也是诗人和画家,这首【生别离】也是歌词简单却蕴含丰富,用词简略却异常生动,富有诗意。

最初听这歌,我就被深深打动。特别是最后那句“我将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再如今夜这般的美丽”,第一句“我将再也不能”略有哭腔,第二句“再也不能”就几乎是哭着唱出来。阿潘曾笑自己是"唱的比说的好”,她的哭腔也是歌唱界一绝啊!

从发音吐字方面看,【生别离】是阿潘的一大突破,吐字利落如珠落玉盘,唱歌的节奏也比较快,反映出离别时刻的匆忙。而在这种匆忙中又要表现出强烈的留恋、盼望和担心,实属不易。本来,唱歌时力与柔就很难做到完美的统一,而在柔中又要表现出复杂难言的感情色彩就更难了。而阿潘却能在有限的歌声中表现出无限的张力,用声音表现出词曲中的意境如电影般展现在听者眼前,不能不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乐评人爱地人在评论【三人展】时有如下妙语:“相对来说,潘越云更适合演绎那种有戏剧张力的作品,能在画面感十足的意境中,将风情演绎得万般绮丽,音乐也由此显得更立体、更灵动。。。”真是深知阿潘歌声之妙处。
          (作者:云子)
最后编辑real0129 最后编辑于 2008-08-30 09:16:46
云依然在天蓝里 攀越群山 俯瞰繁星  在天地间回首。。。欢迎加入经典歌曲发烧QQ群:20210235
http://blog.sina.com.cn/real012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