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 [复制链接]

查看: 73889|回复: 325
211#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快难于慢慢的快。
慢难于快快的慢。
TOP
212#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Eggleston 于 2008-8-7 2:35:00 发表
系统动态有压缩迹象,就已表明速度不够快了,听听铜管乐、交响乐时什么毛病都会暴露出来,通常玩得只有不够快速的,而不是听惯了快的,根本就是海涛兄说的:“只有快,才会慢,只有慢,不会有快”  


瞬态反应速度方面,整个音响系统里,扬声器箱以目前的音响产品制造工艺技术来说,大概就是最最主要的“瓶颈”了,瞬态反应速度再慢的功率放大器都会比它“快”(阻尼和控制能力另当别论),这就是现实。
因此,只有扬声器箱的瞬态反应速度做到足够(尽量)地“快”,同时放大器又有良好的“阻尼”能力,播放出来的声音表现才能够快速地跟随音乐信号的变化而变化,音乐信号“快”就快,音乐信号“慢”就慢,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保真”(扬声器箱的頻响平坦度另当别论)。但是要想把扬声器箱做到“足够地快”谈何容易!!在这方面,小口径扬声器反而相对就容易做的“快”起来,所以常常看到一些朋友说电脑箱也HIFI,我认为他们并没有“胡说八道”,而是说了大实话。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13#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8-3 20:04:00 发表
箱子今天已经“出嫁”,虽然自己也认为确实非常不错,但是我更相信自己“把握产品一致性”的能力,所以不心痛,争取下周五前再“产出”一对“数码克隆”品,同时“密度感”可能还会有“微妙提高”…………


今天中午已经“克隆”出另一对新箱子,这是自己留着慢慢玩的了。中午、晚上听了下,虽然还在“煲箱”过程,但已经可以确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14#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毒药"的版本都没搞清楚就下毒, 小心没解药
TOP
215#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靠! 学单拿! 把高音放底下

把箱子倒过来放, 是什么效果?
逗你玩儿
TOP
216#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8-7 19:50:00 发表
原帖由 Eggleston 于 2008-8-7 2:35:00 发表
系统动态有压缩迹象,就已表明速度不够快了,听听铜管乐、交响乐时什么毛病都会暴露出来,通常玩得只有不够快速的,而不是听惯了快的,根本就是海涛兄说的:“只有快,才会慢,只有慢,不会有快”  


瞬态反应速度方面,整个音响系统里,扬声器箱以目前的音响产品制造工艺

我以前专门克听传说中的YAMAHA NS10(可惜没是横版),就是那种婉转的过度始终很难表现到位,总是缺那最后一口气,大口径速度感比他是慢点,但是慢得还是有丝丝情感,因为那NS10箱频响100后开始掉得厉害,100到20000很平,内容还是不够,所以有点一笔带过的感觉,不过作为一个当时低价位的监听标准是不错的,很不适合“家用”,现在科技更发达了,很多人都说那箱原来就是一般。听来听克,还是低频要凝聚结实潜得深,全频的张力与凝聚力合适、质感到位、鲜活、频宽宽、速度快而透明的感觉,好贵好贵!现在看到一款国内很少宣传的马克丹尼品牌,其中一款带式高音,两分频小书架,人造石箱体,很漂亮。分频点设在800,好透明的声音,6.5寸单元可下38,好像负2个DB左右。不知道会不会很快火起来,落地的入门就要3W几几了。
最后编辑Eggleston 最后编辑于 2008-08-07 23:22:28
神仙从云上跌倒凡尘,看到TV播粤语片,小喇叭识得唱,移民欲念涵涵转......
TOP
217#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向你们推荐一个真正的高人--钱在烧!他耍HIFI真的是耍得出神入化了!
最后编辑枪少爷 最后编辑于 2008-08-07 23:20:19
知行合一
TOP
218#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知行合一
TOP
219#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枪少爷 于 2008-8-7 23:21:00 发表
  

有印象,还没仔细看过他的帖,是你朋友吧!
看你笑得这么假,有点摸不着头绪咯,呵呵!
神仙从云上跌倒凡尘,看到TV播粤语片,小喇叭识得唱,移民欲念涵涵转......
TOP
220#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8-7 21:56:00 发表
靠! 学单拿! 把高音放底下

把箱子倒过来放, 是什么效果?  


主要是为了让倒相管能够从箱体中获取最多的谐振能量,效率最高,同时也更趋向“理想完美”地谐振,失真也最少。
我在很早以前(大约二十年前)就采取这样一种设计方案了,当时还没有电脑,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违法常规”的设计,我现在这对书架箱仍然采用这样一种设计方案,为什么我这里一对小小书架箱能让人有“刮目相看”的低频表现,除了其他一些技术措施以外,这一设计方案是“功不可没”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