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复制链接]

查看: 14306|回复: 67
41#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7-1 21:42:00 发表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8-6-30 18:37:00 发表
是常州的吗,写得很好哟,好文笔.   


是的,而且算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


此文只是有感而发,随性为之,不过是一家之言而矣。
发上来别无所求,只愿能与静心思考的同好共享。

再贴几张周遍器材的照片。

器材架与避振钉


这抹绿色和那两只“猫”真是经典! 波里尼似乎就是兄所言的另一种美的典型代表,我最喜欢的也是钢琴
TOP
42#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实践出真知!
TOP
43#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学习中!!
最后编辑wakeuptony 最后编辑于 2008-07-06 14:03:49
TOP
44#

一篇较为典型的中产阶级音响专题散文。咱中国的小资们,这种宁静的夜未必每天都有,值得珍惜。

这就是小资?我真不清楚。。。
对我来说,就象那张舒曼的唱片,这份沉静更多源于痛心与无奈,
可能是写者有心,读者无意。
TOP
45#

关于东莞肥仔兄所提话题。

    看过你的一些帖子和发言,以及从你所选择的器材来看,可以肯定你在音响上的KNOW-HOW和热度都要强于我,我是说真的,因此我可能并不能给你带来更多更新鲜的想法,但是能认识你这样的朋友还是觉得很愉快。
    名线说一套音响三分买、七分调,可能是更为重视线材及周遍器材的观点,我觉得至少可以是五五分吧。老兄的器材件件都很优秀,至今却仍然不能令你满意,我想原因可能还是在于调教,更可能在于你本人,每个人对于音响的态度和要求都是不同的,而看得出你是个认真和高要求的人。
    不然也不会用Mixing Monitor这款喇叭,在我看来要玩好他是很有挑战的。先说我的这套器材吧,我所处的这个地方,经济还可以,但音响市场并不繁荣,可供选择和试听的机会不太多,而我一方面比较懒,不喜欢倒腾器材,又不具备足够的音响修为,去折腾器材,所以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与其忙着去进行数量和质量有限的试听活动,不如多去去现场,确定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声音概念。另外,在购买一件或一套音响器材前,我觉得先详细了解这个品牌的历史、设计理念、制作工艺水平,以及设计参考环境、摆位等,会对选择或用好这个品牌的产品很有帮助,事在人为,人的因素在音乐与音响中是至关重要的。而最终我选择了最为保守最不“HI-FI”的做法——一套西装,至今我依然认为,一套音响整体声音走向的“正确”比闪烁其间的某些“亮点”更为重要,音响不应喧宾夺主、添油加醋,成为音乐与听者之间的屏障,在这方面,一些真正有追求有实力的厂家替我们消费者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

    说回Mixing Monitor,从字面就能看出其主要用途——混音监听,显然,这款喇叭并不是基于家庭环境设计的,说到这我突然想到在我那张EMI Charles Mackerras指挥的Mozart歌剧Idomeneo唱片手册里,写着Monitored using B&W loudspeakers,Mixed using Linn Komri speakers,而大多数五大唱片公司上世纪90年代后的唱片监听喇叭基本都是B&W。监听分多种,录音监听是第一线,混音监听是第二线,对于使用的喇叭我想基本要求是差不多的,就是声音要够准够中性,在这方面你肯定比我了解的更多,我觉得混音监听音箱相对录音监听音箱在音域、音场、活生感、速度感、解析力这些方面要求可能更高些,但无论怎样,在录音室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的都是近场监听方式,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方式并不适合音乐欣赏,但凡事也无绝对,摆位与房间声学处理是相辅相成的,我的喇叭说明书建议摆位方式就是长边靠墙正三角这种一般认为效果不佳的摆法(厂家在开发时就是在普通家居环境校声的),我至今不清楚你的听音室的实际情况,就我的认识来说,对于Mixing Monitor这样一款特殊的喇叭,一方面可以采取近场听音方式,而房间声学处理则可以模仿录音室声学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加大听音距离,声学处理原则倒可能与前一种相反。对于一般大小(20-30M2)的房间,一般灵敏度(87——90DB)的喇叭,在喇叭、听音距离、功房之间或许有些规律,如喇叭变小——听音距离变长——功放要求变高,喇叭变大——听音距离可减小——功放要求反而宽泛。
    说的再多也是隔靴搔痒,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摆位,再附上两张图片,或许可作参考,一张是混音制作室使用AVALON喇叭的实际摆位,一张是ROCKPORT MIRA的参考摆位。另外,如果听爵士、摇滚、流行以及现代音乐等小编制音乐较多的话,近场听音倒也可能适合,而实际上,唱片的差异对摆位的影响也比一般人相信的大,很多现代的唱片,不是录出来,而是“做”出来的,回放时对声场的表现远比对速度、结象、解析力等方面的要求低。
    如果在短期内你的器材三大件很确定的话,在周遍器材上或许可以再调整一下。愿意的话,可以请Sound Anchor专门定制脚架,你现在用的木架我觉得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所在,性能优良、声音对路的脚架对于书架箱是至关重要的,而SA的声音我较有体会,相信会是Mixing Monitor的好搭档,TAOC或许也可以考虑。另外,我个人觉得solidsteel器材架的声音走向可能不是特别适合你的前端器材,合成材料、复合结构或木制垫板、金属支架的器材架可能更加适合,当然好的器材架价格也不平易,但我觉得对于你的器材是有必要的,SRASymposiumHRSFE等都是不错的产品。
    音响调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作,最需要的还是准绳,我想这根准绳就在每位烧友心中。






最后编辑维克 最后编辑于 2008-07-04 10:35:28
TOP
46#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写文章
最后编辑贝多芬蒋 最后编辑于 2008-07-03 23:11:00
TOP
47#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先顶一顶好文再回味一下文中点滴!
我来自南方的小镇!
TOP
48#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顶,看的舒服
TOP
49#

回复维克兄:关于东莞肥仔兄所提话题。

谢谢!很深刻的“隔靴搔痒”。

您提到了我系统里几个关键的可变之数,亦是薄弱的环节,非常感谢!

HRS、SRA您都了解,相信您是很有品位的烧友,以后要多多向您请教!

终于找到我篇帖子了,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36432.aspx  请允许我将您的建议转到我的帖子上。再次感谢!谢谢维克!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50#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7-4 0:38:00 发表
谢谢!很深刻的“隔靴搔痒”。

您提到了我系统里几个关键的可变之数,亦是薄弱的环节,非常感谢!

HRS、SRA您都了解,相信您是很有品位的烧友,以后要多多向您请教!

终于找到我篇帖子了,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36432.aspx  请允许我将您的建议转到我的帖子上。再次感谢!谢谢维克!



当然可以,不用客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