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复制链接]

查看: 5315|回复: 17
11#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到目前为止,只有fricsay的悲怆让我感动!!
TOP
12#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fricsay的柴六好像有两个录音,DG&ORFEO,我想前辈应该说得是巴伐利亚的Live录音吧。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3#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5-17 0:41:00 发表
现在准备听听悲而不伤的DG穆拉文斯基版。最近伤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听多了这些作品确实伤神,炼狱一般,刚才一直在听莫扎特的安魂曲,净化了一下自己:)
TOP
14#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公牛 于 2008-5-17 0:59:00 发表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5-17 0:41:00 发表
现在准备听听悲而不伤的DG穆拉文斯基版。最近伤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听多了这些作品确实伤神,炼狱一般,刚才一直在听莫扎特的安魂曲,净化了......



          确实会伤神!斯拉夫民族和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历史上灾难沉重的民族,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容易引起共鸣。
TOP
15#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我听那么多年了,对柴6一直有很深的感情,记得在中学时候第一次听开头巴松管那低惆忧郁的苦诉...窝棚是十分害怕的...感觉很妖魔化象是来自地狱的召唤....(卡卡的女儿第一次听也是这样,我认为小孩子听这交,都满害怕的),他和我当年熟知的欢乐的老柴是如此不同,(3巴,柴4,1812序曲等)只有当初他的暴风雨序曲有这样黑暗的效果....
所以我一直放着快带听后面,2乐章又给我回到了老柴原来的怀抱,3乐章也是激进活泼的,可4乐章有时那么挖苦人心,就是哭的感觉..那么多人间的打击,随着心脏跳动的衰弱...而停止,结束前长号威严的吹奏就好象上天催促无法抵抗的旨意-----死亡,(拨弦)心脏跳动的停止...完全没有马9已经准备好死亡时候的安心和憧憬,柴6完全是对世界最后不公的叫嚣,对死亡恐惧显示的征兆.....3乐章其实是很扭曲的死亡舞蹈,让人无奈的精疲力竭...
版本很多,卡卡晚年版本满不错的,老穆80年代的录音个人色彩不是太多,没50年代那么张狂,也是不错的演义......但是没感觉到特别悲苦...老柴6很容易被处理的特别情绪化,有些朋友喜欢这样,但是有些许反对这样的表现手法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6#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电影安娜.卡列里娜就采用了悲怆做配乐,很贴切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部电影,苏菲.马索主演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dddd!
TOP
18#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个人认为现在的时刻,听马九要比悲怆更适合一些。

老柴的悲怆,是一种呼天呛地的悲哀,是一个人为他自己悲惨命运在放声的哀号,是毫无顾忌的嚎啕大哭。

而马九,是一种参透人生之后的彻骨的悲伤,是和世界、人生、命运抗争并输下阵来之后、稍有节制一些的悲哀的倾诉,有点“哀大莫过心死”的味道。

《悲怆》用来形容地震受难者亲属的心情不为过。而作为我们旁人,可能马九的意境更适合此刻的心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