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复制链接]

1#
5·12大地震从陌生变得熟悉,经历了几个小时的猜疑到惊人。借助现代传媒的观察,我和许多同龄人第一次目睹了曾经唐山大地震般的惨烈,内心为之绞痛。这几日,盘旋在脑海里最多的便是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挥之不去……

为什么是悲怆?因我相信,人面对不可抗力,所谓豪言壮语,从来都是自欺欺人。战胜,更不可能。能及时抢救,减少伤亡,就不错了。只有悲怆,是本能地第一反应!
常听人说老柴如何悲观,悲观难道不是一种坦白么?我感受得到这种坦白,也相信唯有坦白,才能客观。

老柴创作这首交响曲,作为平生的艺术总结,是对生命的坦白。他的时代,接受不了一个才华出众的同性恋音乐家,直到人言可畏无情地逼上绝路。过去,我觉得人面临压力,可以调整。及至张国荣的自尽,才明白艺人所体验的生活,是茶余饭后的唇舌之间,难为外人道。本来私生活,竟能轩然大波到艳照门。柴科夫斯基,没能存在一个理解不同性取向的年代,也没机会以公开道歉、退出娱乐圈了事,而是秘密上了私设的道德法庭,处以毒药。这样的结局,恐怕不出作曲家所料,我认为悲怆交响曲是他的预感之作,堪称一封人生遗书。其慷慨、悲凉,如今能有几人心知肚明?

然而音乐创作毕竟不是语言文学,它有着超强的想像力和概括力。悲怆是老柴的个人创作,但它所描绘的心理状态却有着普遍规律。忧郁、回忆、幻想、绝望,是处于生命边缘的客观心态之一。

毁灭性的突发地震中,大部分人来不及反应就被掩埋在废墟里了。除了当时就丧命的,一息尚存的人立刻就会陷入忧郁、恐惧的状态。这时,呼救的过程是短暂的,清醒的人意识到只能等待时机。没有水,没有吃,几乎动弹不得,你越是期望就越容易消耗体力,所以必须努力分散注意力,想别的事情。但同时,一定在留神风吹草动,幻想可能来了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的身心也在一点一滴消散。过了72小时之后,人就达到了生理极限,在绝望中“昏昏欲睡”,没有精力注意外界了,实际上就意味着快死了。只有少数人,凭借过人的信心和智慧,熬(透支)到被发现。而且一经获救,立刻跟瘫痪了似的。

悲怆交响曲,不属于意志力强者,却深深地刻画了大多数生命迹象的存亡。无愧于杰作。

拿出手头几款悲怆的录音,几番聆听,那是经历一场音乐大地震的生死悠关!怆然涕下。可是并非灰心丧气,而是更加珍惜生命,倍感救人于危难的可贵。
分享 转发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2#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好文!实际是对生命的颂歌!好!





最伟大的演绎!不敢多听,每次听过都觉生命缩短了一次!


最后编辑公牛 最后编辑于 2008-05-16 01:33:54
TOP
3#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没错,好文,好唱片,这张真的不敢多听,会窒息的.
TOP
4#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palmar 于 2008-5-15 23:57:00 发表
5·12大地震从陌生变得熟悉,经历了几个小时的猜疑到惊人。借助现代传媒的观察,我和许多同龄人第一次目睹了曾经唐山大地震般的惨烈,内心为之绞痛。这几日,盘旋在脑海里最多的便是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挥之不......
0.jpg (, 下载次数:43)

jpg(2008/5/16 6:30:32 上传)

0.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Orfeo C200891B
Melodiya MELCD1000688(2cd)
MELCD1000688(2CD).jpg (, 下载次数:46)

jpg(2008/5/16 10:58:17 上传)

MELCD1000688(2CD).jpg

C200891B.JPG (, 下载次数:41)

jpg(2008/5/16 10:58:17 上传)

C200891B.JPG

TOP
6#

别斯兰的悲怆-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杰基耶夫指挥维也纳爱乐版悲怆

北京时间2004年9月4日中午十一点左右,凤凰卫视。

“我是……卢宇光,现在,恐怖分子向我们冲过来了!……”急促的话语伴随着重重的脚步,还有清晰的枪声,哒哒哒,哒哒哒……电视画面突然歪了九十度,摄像机倒在了地上。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

是日夜,万里之外的维也纳音乐大厅,一年前就计划由杰基耶夫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拉赫马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临时调整为只演出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也临时决定对本场音乐会进行全世界现场直播。观众们注意到,杰基耶夫没有象往常一样刮胡子就登上了指挥台,整晚,他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

2005年2月,飞利浦唱片公司向全球发行了这张现场实况录音。我称之为“别斯兰的悲怆”。

2004年9月1日-4日发生在俄罗斯奥塞梯共和国首府别斯兰的人质劫持事件,以335位平民罹难,悲剧性地震撼了全世界。而指挥家杰基耶夫正是出生、长大在踞别斯兰20多公里的弗拉季卡夫卡兹。且恐怖事件两天前,他本人就在别斯兰!闻听此讯,远在维也纳的杰基耶夫情绪完全失控,他无法集中精力排练,持续关注着新闻报道……

恐怖分子为了讨价还价,向公众传递了人质的生存状况:孩子们没有水喝,没有东西吃,渴极了就喝自己的尿液。他们都光着身子,身上粘满了粪便。还有20多具被打死的人质的尸体因天热开始腐烂……

因为一个恐怖分子不小心碰响炸弹,其他恐怖分子以为俄军发动攻击,便盲目地向人群扫射,并引爆了5-6颗炸弹,当场炸死100多人。惊慌的人质(多半是孩子)一下子冲到门口,但由于饥饿,很多人都跑不动了。俄救援部队措手不及,忙乱中一连串子弹射向门口,大人孩子们本能地往回退,致使很多人遭到恐怖分子的肆意屠杀。加之俄方指挥部设立的封锁线只距离事发现场100多米,以至于恐怖分子冲出学校后又打死很多围观的平民。至当晚十点钟,事件全部结束。死亡包括172名天真无邪的儿童。

杰基耶夫在极度矛盾中,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了舞台上,不知道自己的手势,泪水模糊的眼睛看不见乐手,完全在一种本能下,昏天黑地的指挥完了音乐会。

或许就是这种无意识,赋予了整场演出无与伦比的冲击力。杰基耶夫的抽泣隐约其间,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仿佛瞬间变成了俄罗斯人,声音的表达如暴风雨一般猛烈,如岩浆一般滚烫!

在杰基耶夫的棒下,“悲怆”第一乐章充满了不安和惊恐,好像事发之初突然掀起了平静生活的狂风巨浪,被劫持的孩子们的哭喊让无数别斯兰家庭为之撕心裂肺!音乐的节奏蜿蜒沉重,象压在人心上的巨石,教人喘不过气来。

第二乐章化作了一张张照片。人们期盼着人质能够平安获释,呼唤着他们的名字。这个圆舞曲乐章饱含着焦虑和不眠的夜晚。

在第三乐章,事件到了白热化。每一秒钟都是如此煎熬!枪声、爆炸声、尖叫声都成为短促有力的弦乐、木管和铜管,不绝于耳。进行曲般的旋律和节奏象快要绷断的神经剧烈跳动。

第四乐章不间断地进入,刹那间击碎了所有人的心脏,冰冷彻骨,哀鸿遍野……那音符是一座座墓碑,代表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甚至一个个破碎的家庭……音乐结束的片刻,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相比较其他版本“悲怆”的演绎,“别斯兰的悲怆”超越了个人以及民族的情怀。是音乐传达的哀痛,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几乎每一个音符都极为鲜明地呈现出来。节奏、力度的变化层次丰富,每每听来,宛如倾盆大雨从天空兜头泼下,全身湿透,然后从发梢一点一点地滑落,每一次滑落都清晰、彻底,象逝去的生命一般铭心刻骨。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7#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公牛 于 2008-5-16 0:13:00 发表
好文!实际是对生命的颂歌!好!

最伟大的演绎!不敢多听,每次听过都觉生命缩短了一次!


[attachimg]82562[/attachimg]


这是一个有些变态的版本,很过瘾、无比的悲痛,很长的第一乐章,第三乐章开始很痛苦的亢奋,几年前最爱的版本。

现在听得最多的还是卡拉扬76年版本,演绎、录音都很经典。全集都不错。
4296752.jpg (, 下载次数:34)

jpg(2008/5/17 0:33:11 上传)

4296752.jpg

最后编辑东莞肥仔 最后编辑于 2008-05-17 00:33:11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8#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5-16 23:57:00 发表
原帖由 公牛 于 2008-5-16 0:13:00 发表
好文!实际是对生命的颂歌!好!

最伟大的演绎!不敢多听,每次听过都觉生命缩短了一次!


[attachimg]82562[/attachimg]


这是一个有些......




哈哈,现在爱上谁了~~~~~~~~~~~~~:)
TOP
9#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现在准备听听悲而不伤的DG穆拉文斯基版。最近伤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TOP
10#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公牛 于 2008-5-17 0:3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5-16 23:5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公牛 于 2008-5-16 0:13:00 发表
好文!实际是对生命的颂歌!好!

最伟大的演绎!不敢多听,每次听过都觉生命缩短了一次!
......


讲演绎还是MRAVINSKY,就是几个录音有点、、、不管是60、56年,不知道这次日本环球出的这张SHM-CD音质如何?有点期待、、、
Tchaikovsky 456.jpg (, 下载次数:59)

jpg(2008/5/17 0:41:39 上传)

Tchaikovsky 456.jpg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1#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到目前为止,只有fricsay的悲怆让我感动!!
TOP
12#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fricsay的柴六好像有两个录音,DG&ORFEO,我想前辈应该说得是巴伐利亚的Live录音吧。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3#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5-17 0:41:00 发表
现在准备听听悲而不伤的DG穆拉文斯基版。最近伤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听多了这些作品确实伤神,炼狱一般,刚才一直在听莫扎特的安魂曲,净化了一下自己:)
TOP
14#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原帖由 公牛 于 2008-5-17 0:59:00 发表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5-17 0:41:00 发表
现在准备听听悲而不伤的DG穆拉文斯基版。最近伤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听多了这些作品确实伤神,炼狱一般,刚才一直在听莫扎特的安魂曲,净化了......



          确实会伤神!斯拉夫民族和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历史上灾难沉重的民族,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容易引起共鸣。
TOP
15#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我听那么多年了,对柴6一直有很深的感情,记得在中学时候第一次听开头巴松管那低惆忧郁的苦诉...窝棚是十分害怕的...感觉很妖魔化象是来自地狱的召唤....(卡卡的女儿第一次听也是这样,我认为小孩子听这交,都满害怕的),他和我当年熟知的欢乐的老柴是如此不同,(3巴,柴4,1812序曲等)只有当初他的暴风雨序曲有这样黑暗的效果....
所以我一直放着快带听后面,2乐章又给我回到了老柴原来的怀抱,3乐章也是激进活泼的,可4乐章有时那么挖苦人心,就是哭的感觉..那么多人间的打击,随着心脏跳动的衰弱...而停止,结束前长号威严的吹奏就好象上天催促无法抵抗的旨意-----死亡,(拨弦)心脏跳动的停止...完全没有马9已经准备好死亡时候的安心和憧憬,柴6完全是对世界最后不公的叫嚣,对死亡恐惧显示的征兆.....3乐章其实是很扭曲的死亡舞蹈,让人无奈的精疲力竭...
版本很多,卡卡晚年版本满不错的,老穆80年代的录音个人色彩不是太多,没50年代那么张狂,也是不错的演义......但是没感觉到特别悲苦...老柴6很容易被处理的特别情绪化,有些朋友喜欢这样,但是有些许反对这样的表现手法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6#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电影安娜.卡列里娜就采用了悲怆做配乐,很贴切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部电影,苏菲.马索主演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回复: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dddd!
TOP
18#

回复: 悲怆交响曲-大地震千里之外的心结

个人认为现在的时刻,听马九要比悲怆更适合一些。

老柴的悲怆,是一种呼天呛地的悲哀,是一个人为他自己悲惨命运在放声的哀号,是毫无顾忌的嚎啕大哭。

而马九,是一种参透人生之后的彻骨的悲伤,是和世界、人生、命运抗争并输下阵来之后、稍有节制一些的悲哀的倾诉,有点“哀大莫过心死”的味道。

《悲怆》用来形容地震受难者亲属的心情不为过。而作为我们旁人,可能马九的意境更适合此刻的心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