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菜鸟的初烧房 [复制链接]

查看: 35096|回复: 103
21#

回复:菜鸟的初烧房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TOP
22#

回复:菜鸟的初烧房

高以下为基,
TOP
23#

回复:菜鸟的初烧房

再来点!!顶!
TOP
24#

回复: 菜鸟的初烧房

再讲一些有关门方面的问题。
门框要用实木的(我用柳桉,白松强度不够),普通的大芯板不能承受很重的,(我的门很重一个人抬起很费劲),时间长了门框变形就惨了。铰链要买大号的多用几付(我用了四付),木螺钉要粗和长些。门和门框的结合用密封条,好的密封可以增加几个分贝的隔音。一般的大型建材商场有卖的5米一包。我是找到了批发商,买了50米(家里其他的门也封了),价格只有零售的一半,有一种国产的价格很低,但是弹性差,我没买。大家到网上查一下就知道了。可以用一张纸条检验密封效果,也可以在室内开灯,门缝是不能透光的。门堵有很多种,活动的方便,开门时抬起,关门落下,地面没影响。我选择了地面固定式,效果是最好的,只是地面有突起,刚开始很容易绊脚(家里有小孩要注意),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看图就明白了。




TOP
25#

回复: 菜鸟的初烧房

现在的房间隔声仍然有些小问题。首先是空调安装后孔还没封,另外空调外机挂在外墙上,开机时有低频振动会传进来。当时落地就好了,有些资料介绍用橡胶减振垫会好很多,没有试过。另外增加的窗密封没做好,幸亏我的小区很偏(没钱也有好处啊!),外面一般很安静,但以后估计要把原来的窗重新密封。当初还是贪便宜,没有选好。现在的房间只有大音量的低频(50-100Hz)声会传到其他房间里,其他频带是不会影响家人的。

再介绍一下扩散板。网上的资料很多,尺寸和有效频率有多种说法。我是按前面的书上的公式,自己设计的。1200X600X202,5阶。深度越大中心扩散频率越低,阶数越高每个台阶的宽度越小,中心扩散频率就越高。深度一是受房间尺寸影响,二是价格。阶数增加会影响制作难度和造价。不介意价格的朋友深度没办法,阶数有变通的办法,可以在一个台阶面上再加工成小台阶,当然了,自制难度太高,只有买成品了。看图就明白了。我看了“音响贵气一文”,介绍是用纤维板多层粘结后用特制的刨刀在大型的刨床上加工的。理论上可以,但难度太大了,只有厂商才行。我以前在网上看见有类似的产品,记得是天价。有些网友介绍说,普通的扩散板(没有小台阶的)高频可以扩散到6-7倍的中心频率,我一直没有找到科学的根据,也没法测试,如果真是那样就太好了,还希望高手和专家能指点。




我的尺寸如下图。中心频率是924Hz,有效的扩散频率带宽是693-1868Hz。是按前面那本书上介绍的公式算的。


这些内容可能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我不是专家,只是讲一下自己学习后的结果。我也没有仪器去测试,没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欢迎交流。

也许有人会感觉有效的频带太窄了,效果不好。那我可告诉你,我的扩散板的最终效果很好(可能我的计算是有问题)。音箱后面中间放板后,人声的定位和口形极佳,不放就差多了。我感觉不在乎外观,可以在网上买一些试试(60X60X10,价格不贵,体积小,比较好安放),怕上当就买两块才一百多,比脚钉线材便宜多了。我还记得有篇文章介绍说用超大型的RPG(600毫米深,我算了一下,低频到212Hz),中低频的效果极佳。如过哪位朋友试过,还请介绍一下。
TOP
26#

回复:菜鸟的初烧房

你就是环境改造的专家.
TOP
27#

回复: 菜鸟的初烧房

再介绍一下扩散。一般的剧院和音乐厅使用几何体(三角,弧形,台阶等)和微扩散--MLS(Maximum Length Sequence)和QRD(Quardratic Residue Diffusor)。星海音乐厅的顶面是几何体(球切面)扩散,特点是声场均匀;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是QRD扩散,增加侧面早期反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是MLS扩散,消除平行墙面的颤动回声和增加早期侧面的反射。我都没去过,都是照搬书上的,有经验的朋友可以介绍一下。

家庭听音室我比较后还是选了QRD,主要是相同尺寸下,低频更低些,造价相对较高,但是相对与音响的辅助器材(脚钉线材等)的价格,我感觉是性价比最好的,就是外观不好弄,没有独立房间的朋友只能和家人商量了。

再介绍一下吸音。其实频率越低吸收越难,软包地毯窗帘大多只能吸收高频,中低频几乎没效果。方法是加大后面的空腔。我同样没法证明和测试,但是我看过的所有的资料在这点上是高度一致的。大家可以去图书馆多收集一些各种材料在不同情况下不同频率的吸声系数(高保真音响97年有几期上有介绍),然后计算一下自己房间的混响(要从125到4000Hz,光是1000Hz是不够的)。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处理好中低频(125,250Hz),因为这些频段是要用大尺寸的,最后开声不满意只能推倒从来。一般人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有限,一味的尝试就没法听音乐了。2000和4000Hz是比较好处理的,不够就增加地毯和开孔海绵贴墙面,不用返工的。另外我自己查阅资料后感觉选用薄板振动吸声和亥姆霍兹一定要慎重,因为吸声系数的Q值高(中心频率吸声系数很高,其他频率很低)如果计算或制造有误很容易导致实际的结果与计算值产生偏差,这样就不均衡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试着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对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略有偏差中心频率就走掉了。如果一定要用(因为他可以对特定频率进行处理,物理的均衡器啊),可以在空腔内加吸音棉,这样可以降低Q值(中心频率的吸声系数低了,其他频带会高些)。另外市场上有成品的木质穿孔吸声板,正规的厂商都能提供全频带(一般是125-4000Hz)的吸声系数,有一篇EPOS打造一间试听室的的文章,里面就介绍了。很多装璜公司都有类似的材料,价格200到300每平方米,我最后还是放弃了,一是贵,二是买成品就没有“HiFi乐趣”了。呵呵!但是这样成功的概率很高,外观也漂亮。只是要注意,因为用纤维板制造,一定要闻一下有没有甲醛的味道,最好是让供应商提供A1的证书,发烧次要,身体最重要。
TOP
28#

回复:菜鸟的初烧房

十分用心的一位发烧友,值得我们学习.
有空请到我的博客聊天。
http://hk.myblog.yahoo.com/chowhwk2002
TOP
29#

回复: 菜鸟的初烧房

补充一张MLS和QRD的图。




吸音其实是为了取得合适的混响,根据赛宾公式,必须将你的听音房实际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吸声系数计算出来,才能得到最后的混响。根据结果再修正,一直到合适为止。有很多资料介绍目标值,但是最困难的是估算实际装修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吸声系数,只有专业的供应商才会提供各种情况下的数据,这也是他们卖的贵的原因。我的经验还是中低频最关键。刚开始一直担心低频会吸得太多,计算后才发现,一般的情况是中低频吸收得不够。我想通过天花板的例子来说明。

我一开始准备用RPG(60X60X10)的,因为很多网上的图片都是这样,但是最后放弃了。主要原因一是价格太高,二是万一不行返工的工作量太大了,三是计算下来低频的吸收怎么也不够。最后决定天花吊顶用穿孔的纤维板,空腔200毫米。国内的几家专业供应商都能提供详细的吸声系数,但是一听我是个人用户都拒绝了,连报价都不肯。最后只能到网上找普通的。最后确定了Armstrong的产品,只是吸声系数是1000Hz的没有其他频率的。还是查了很多资料(网上很少,多数都是书上的),最后发现对与玻璃纤维,矿棉纤维和多孔海绵类(其实地毯也是)的吸声系数是有规律的。
1。500Hz-1000Hz以上,基本是不变的。如果1000Hz是0。6,那么500Hz到4000Hz差不多也是0。6。
2。500Hz以下,受吸声板后面空腔的影响最大,板厚的影响可以忽略。后面的空腔越大,低频的吸声系数越大。
我没找到详细的理论说明,但是几乎所有的图表都是这样的,我只能推测这是个“真理”吧。很多资料都是查的,现在也找不到了,只有那本书还在,我拍了点图,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TOP
30#

回复: 菜鸟的初烧房

这样一来,就可以估算了。比如Armstrong的雅韵,600X600X15毫米,明架平板,1000Hz是0。55,我自己推算了其他频率的吸声系数。这是两年前算的,记得当时真是查了无数的资料才确定的。正确与否也不知道,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的最佳结果。


我就是这样把所有的表面的吸声系数都估算了(其实准确性是个问号)。然后通过赛宾公式计算了全频的混响。

目标值500Hz定在0。35秒。又根据公式推算了其他的频率。
频率 (HZ)125250500100020004000
T60(f):500HzT601.300 1.100 1.000 0.920 0.840 0.800
T60的绝对值0.455 0.385 0.350 0.322 0.294 0.280


然后与目标值对比,结果发现250Hz以下是不够的,一开始准备用低频陷阱了,有一个英文网站介绍的很详细,但心里没有完全把握,结果有一次偶然发现在一本杂志中介绍了布艺沙发的吸声,2米多的沙发(皮质的要差)能很好的吸收200Hz以下低频就决定以后买一个大型的布艺沙发。说真的,那时候有点精疲力尽了,家人催着我开始装修,没有时间再搞了。刚才找到了当时的文件,Show一下当时的计算结果。不过要说明一下,主观的推算多,科学的依据少,和我现在实际的也是有区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