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从奚秀兰到西洋歌剧-古典音乐就该这么听!!!
名称: 正歌剧
正歌剧
正歌剧 (opera seria)这名词常指17世纪或18世纪早期的意大利歌剧,或者相类似的歌剧。题材崇高,以神话人物、英雄骑士为主要角色、营造一种理想化了的纯美境界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追求歌唱技巧的歌剧。
意大利歌剧正歌剧在1680年间渐渐定型。是一种严肃的歌剧,正歌剧一般有六七个角色,其中仅三个人物是主要的,即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有时再加一个第二女高音。戏剧的结构也有一定的公式:全剧往往有三幕,每幕又可分数场。每场有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情节,第二部分是角色的内心活动。音乐基本上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组成,咏叹调庄严精致,剧本采用意大利语。很少用合唱,重唱主要是二重唱。也不用芭蕾舞。每个人物都有咏叹调,重要角色常由阉人歌唱家演唱。采用三段式的返始咏叹调,
德国作曲家享德尔特堪称18世纪初正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40几部作品大多用意大利文写就,均取材于神话,著名的有《阿格丽品娜》(1709威尼斯首演)《尤利乌斯•恺撒在埃及》、《帖木而》(1724)、《罗德琳达》、(1725)、《阿尔辛娜》(1735)、《薛西斯》(1738)。到了莫扎特时代,正歌剧已走向没落。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曾以此种风格写过两部名作《伊多梅纽斯》(1781)和《狄托的仁慈》。其中《伊多梅纽斯》系根据希腊神话阿加曼农王的故事谱成。叙述克里特王伊多梅纽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归来,要王子伊达曼特作为还愿的牺牲品奉献海神,王子对特洛伊公主伊丽亚忠贞不移的爱情,感动了海神从而成全这对情侣。这部歌剧中用了很多有伴奏的宣叙调增强了戏剧性。还有阉伶歌手精美绝伦的技巧征服了世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