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已上大半评测,后半部分正在继续。。。)
11、音响二十要之“专测大提琴”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对这张碟的录音我要说的是:娇!太娇了!简直就是大提琴版的小情人

,那声音在这套器材里基本得到了充分发挥(调教得当的胆机本来在音色方面就有天然优势,所以这个也不奇怪),大提琴的音质和拉弓细节出来的声音简直就是内心深处的颤抖!再加上那么好的曲子,对了,我特喜欢第5、6、7、9轨的音乐,那是一种本源于人性最本质的关怀和光芒:'( !
打分:93分(其实大提琴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低沉,借用刘汉盛的语调:如果听到象蒙在皮鼓里的轰鸣声,那你的机器一定出问题了,说白了我还不是太喜欢听大提琴版的抒情小曲,如果要听不如给我一张SOLO版的,那才是大提琴的本来面目!顺带提一下水星35mm的那张斯塔克演奏德沃夏柯大协那张碟,在这个系统里放出来就是标准的大提琴现场的声音,不要怀疑它太细!;P )
12、音响二十要之“专测低音提琴”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我一直觉的低音提琴拿到爵士乐里去是大材小用了(哎哟,谁扔我,出血了:'( ),其实这几年来,我陆续收到的低音提琴演奏的古典音乐已经近20张了,盖瑞卡尔的虽然不错,但是听多了也就那样,索尼有一张我在YLJ里收的巴赫大无3首,封面用乱七八糟的东西拼贴出了一把低音提琴样子(有人记起来看到过吗?走宝了!老兄),虽然没了封底,但是的确是宝贝(还没花钱的呐,那么破的外壳没人会以为是什么稀罕货;P ),演绎和录音至少不输于盖瑞卡尔老兄的同曲目录音,何况那么真实。
刘汉盛推荐的这个碟正好上次去广州评审方案时在李源隔壁买的,封面是一把斜放的低音提琴,编号是相同的,刘在书上说的都没错,都是我可以在这套器材上听得到的感受,但唯一我觉得有出入的地方就是:刘说那么粗的琴弦与琴弓的摩擦波动感,在我听来倒不觉得琴弦如何粗壮,摩擦导致的空气波动感是有,但是不夸张,低音提琴的声音是一种有明确体积感的低沉,时常流露出来的暗哑如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豆沙嗓那么令人怀旧,还有些牛筋感 - 弹性。
打分:90分(在低频到了极低极细微处感觉应该还有可闻之余味,但是书架箱已经是延伸到头了,无法可想。。。过几年换落地箱吧,又要大出血了,但这套器材还是有保留的价值,听室内乐一流,除非上的落地系统价格是这套设备乘以八以上,太吓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