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复制链接]

1#
论坛上高人很多, 老手很多, 天才也很多.

不知道有没有好事者,来组织这样一种实验. 说出来一点没什么新奇的:盲听评价.也就是说盲听来判断器材价格.可以有两种方法:
一,是系统总体价格.
二,是事先说明三件套里的两件,然后测第三件的价格.

一分价钱一分货,或者'洋的就是好',或者'土的就是好',这些想法,到底是YY,皇帝的新衣,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其实只要进行一次类似的实验就可以知道了.另外,那些整天把各种声音标签挂在嘴巴上的老烧们,你们功力究竟怎样,这个实验也是一个照妖镜, 敢不敢去被照一下?! '飘逸','贵气',是不是在盲听里依然百发百中,我们这些非音响发烧友也是很感兴趣知道滴.

希望LPD之类人士可以组织这样的实验.
最后编辑非音响发烧友 最后编辑于 2007-10-10 11:57:43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鼎力支持一下!

以免滄海遗珠!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http://www.6c33.com
Indeed Hi Fi Lab东莞市黄江镇康湖商场2楼23号 0769-83608200  13113282884  E-Mail csdam@126.com.
TOP
3#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fcrf支持
老夫老矣!!
TOP
4#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最好能请到大城小事,打倒音响巫婆,做人要厚道等有耳之人到场,予以鉴别及定价.
TOP
5#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盲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6#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其实听音乐,玩音响就跟看电影,吃饭,睡觉,坐车一样,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只是有些事给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给玄化,虚化了.如果剥离掉一些事先的心理和品牌,金钱暗示,也许对很多事情的判断要单纯些,也真实些.
TOP
7#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我个人感觉,自己听着舒服就行了,有钱的买点好的、没钱的凑合着,再没钱,买个收音机行了。主要看个人
TOP
8#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盲听是还土烧一个公平.土烧们最喜欢盲听.因为高度土烧的作品不差于高档商品机.信不信由你!
TOP
9#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什么叫土烧?
壮士豪情怀天下
英雄仗义本无名

江门市青年音响爱好者协会
TOP
10#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乞儿鸡就是土烧的方法煮出来的,这样的方法就叫土烧。对否?
TOP
11#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支持!
但大多都是不敢见人的了!
这种活动有很多次都是无果而终。;P ;P ;P ;P ;P ;P
TOP
12#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我想大家一定都想知道: 除掉了心理因素和先入为主的偏见, 我们对于器材重播的声音,到底是有了怎样的把握?!?!

如果你信仰你心目中的'贵气'和'飘逸'的存在,那么请盲听来证明!!
TOP
13#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盲听跟价格能对应起来么?

前提恐怕大有问题。好听和贵价不等价吧。
TOP
14#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盲听可以对比,以前就玩过,一张正版,一张精心制作的刻录版,曲目是蔡琴的机遇,HD600耳机,背对机器盲听,100%听出来正版和刻录的区别。

但是价格不好猜。贵的不一定就一定好听,况且每个人心目中的好听也都不同。
TOP
15#

回复: 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0 13:49:00 发表
盲听可以对比,以前就玩过,一张正版,一张精心制作的刻录版,曲目是蔡琴的机遇,HD600耳机,背对机器盲听,100%听出来正版和刻录的区别。

但是价格不好猜。贵的不一定就一定好听,况且每个人心目中的好听也都不......



那么为什么我们听到那么多的'以价论声', 或者'越级挑战'呢?

其实我建议所有发烧友都自己去盲听一次.然后你就会明白自己究竟走在那条道路上.

另外,D版的'区别'是可以听出来.问题是:拿随便一张唱片,你是否听得出D版与否来? 也就是说: 当人们得知原来是D版之后发出的'哦,怪不得有毛边''哦,怪不得低频不足'等等意见,是否一听D版就可以听出来?

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喜欢'或者说认为那种声音'最好'?这是关键.
最后编辑非音响发烧友 最后编辑于 2007-10-10 13:55:18
TOP
16#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呵呵,北京原来的一位音乐写手搞过好多次这样的忙听,有个怪现象,喜欢听古典的全部过关,他们能感受细微的音响变化,那些听口水歌的说得乱七八糟,很有意思
TOP
17#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要是国内的科颂的250瓦能好过高文的250瓦,估计科颂没有必要资产重组了。
TOP
18#

回复: 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原帖由 古典音乐888 于 2007-10-10 13:58:00 发表
呵呵,北京原来的一位音乐写手搞过好多次这样的忙听,有个怪现象,喜欢听古典的全部过关,他们能感受细微的音响变化,那些听口水歌的说得乱七八糟,很有意思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口水歌的录音动态基本上都是压缩过的.古典音乐也要看,DECCA,DG的动态都有问题,水星和TELDEC都是可信的.

另外,所谓'细微变化',古典音乐录音里有些元素很占便宜.比如说小提琴.小提琴的重播在不同系统里相当不一致.如果你很熟悉一张唱片的某个小提琴段落,这可以很方便提供你区别的理由.问题是:盲听本来就是知道是'不同'的系统.重点是要评测每个系统的价位.这就是关键所在了:如果你明确知道发烧友所谓的'贵气''飘逸'等概念,你是否可以立刻辨认它们?!
TOP
19#

回复: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还有一次这位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偷偷的把信号线故意的接反了,也被那些古典音乐爱好者轻易的听出来交响音乐位置的变化,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有些人真的没有这样玩过。
TOP
20#

回复: 敢不敢做这样的实验?

原帖由 古典音乐888 于 2007-10-10 14:12:00 发表
还有一次这位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偷偷的把信号线故意的接反了,也被那些古典音乐爱好者轻易的听出来交响音乐位置的变化,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有些人真的没有这样玩过。



请原谅,首先,我认为您提供的例子和我所说的盲听不是一件事情.
其次,若是把信号线接反,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听出变化.因为通常来说,交响乐团的小提琴组在左边,大提琴组在右边.而就算是多媒体音响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表现出这样明显的定位.因此,基本上任何人对任何交响音乐都可以清晰辨认左右声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