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 [复制链接]

查看: 43664|回复: 144
111#

回复: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谢谢老哥的好资料。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2#

回复: 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5-18 0:55:00 发表
上面说了:这一引脚结构的应用,使得这一类电容的性能可谓是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善。那么,是不是所有采用一引脚结构的电容,就一定非常优秀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呢?因为金属极板质量,金属材料选用,介质材料质量,介质材料选用,引出脚工艺水平,卷绕工艺水平,甚至生产车间中空气尘埃量…………等等、等等,都能明显影响到电容最终产品的质量性能。所以,引脚结构甚至外形看上去好象完全一样的产品,其质量性能可能会“天差地别”。


引出脚工艺质量非常重要:金属极板的材料选用,是要配合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水平进行的;介质材料的选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引出脚焊接质量水平。
卷绕工艺水平再高,选择的材料再好,金属极板材料找不到良好的焊接材料和良好的焊接工艺,或者金属极板材料和焊接材料不相“融合”,引脚焊接不牢靠,所有努力都是徒劳。

照片上哪个电容的引出脚很轻易就被我分离下来了,这样的电容怎么能有好声音?但是分析它的结构,生产环节工艺到位的话,应该是不错的,至少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偏偏许多厂家(不是少数)在引出脚焊接工艺上技术不过关,宏观上说这个电容的结构已经不是设计要求的结构了,叫他如何改进?如何提高?正因为如此,就有了优质和劣质的差别。

引脚结构甚至外形看上去好象完全一样的产品,其质量性能可能会“天差地别”就是这个道理。厂家说他采用了银极板、甚至黄金极板,那应该是好啊,但是引出脚焊接工艺质量仍然不能轻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5-19 06:13:14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3#

回复: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切入正题
TOP
114#

回复: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看了好多帖子, 知道焊接很重要了. 有些DIY线材的JS干脆不焊, 不知道是否正确

在松香兄家也没留意烙铁有什么特别之处?! 下次拜会时看仔细. 呵呵
TOP
115#

回复: 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5-18 13:32:00 发表
看了好多帖子, 知道焊接很重要了. 有些DIY线材的JS干脆不焊, 不知道是否正确

在松香兄家也没留意烙铁有什么特别之处?! 下次拜会时看仔细. 呵呵


兄指的是用焊锡焊接的烙铁吗?哈哈!!那能有什么特别的?不用看,非常普通的。
记得WWW.WWW兄说过,压接往往比焊锡焊接好,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只要压接牢固,防止氧化,就能够发挥压接的优势和特点。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6#

回复: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电解电容是使用了“电解液”——才获得了体积小容量大的突出优点,但是能不能把“电解液”——应用到上面说到的这样一些类型的电容中去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7#

回复: 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前面说过:      当电流流过电容两金属极板时,两金属极板就会产生电场;如果这个电流是交变的,两金属极板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与交变频率同步的交变振动并在(电场)振动力与反(电场)振动力的作用下产生了额外的“杂波”。

薄膜电容也不例外!怎么办呢?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5-19 06:37:30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8#

回复: 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这些问题不解决,离“理想电容”的要求是不是更远呢?
————答案——
是肯定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9#

回复: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松香兄起的好早啊!
干脆不用偶合电容,全直耦,透明度好啊!就是工作点难调,呵呵......
TOP
120#

回复: 关于耦合电容(认为不值得讨论的免进)p10;从非常基础、非常小儿科的DD谈起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5-19 10:06:00 发表
松香兄起的好早啊!
干脆不用偶合电容,全直耦,透明度好啊!就是工作点难调,呵呵......


非常对!就算工作点调好了,开机瞬间也是会明显漂移,不很“专业”的朋友使用就容易出大问题的。所以,为了安全,批量生产的大多数机器,耦合电容还是要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