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rachmaninov----表面的忧郁schumann----天真的神经VRMLSite----... [复制链接]

查看: 7287|回复: 21
1#
好久没来论坛,一来又见VRMLSite的大作。说心里话,VRMLSite兄的很多观点我是不同意的,并且我和其审美取向也多数不同。但我很佩服他的独立特行和敢想敢说,他能做到不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但他始终能引起你的注意。不管怎么说,思考能够证明你的存在。

    VRMLSite兄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很主观(我们可以从其拼命捧里赫特,而狂贬horowitz可见一斑),主观有时是一个人有主见的、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表现,这是个好事,但这种自我意识太强烈的时候,会走向一个极端——那就违背客观事实。

    我这么说不是为了攻击谁,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看似多么深刻的噱头始终还是噱头,因为那和真实是不符合的。

    艺术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它不象赛跑一样可以掐秒表,也不象数学题目一样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这个问题体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艺术界有很多人本事大名气小、也有很多人名气大真才实学一般的例子。但是,这并不代表艺术就完全没有一个可以界定的标准。因为真正伟大艺术的精神是一致的,而时间则是最好的试剂,能够证明一切。很多红极一时的,过了一个世纪谁也不知道他是老几,而另一些真正的伟大艺术家却经历穷困潦倒后青史留名。



    好了,言归正题,我就拉赫和舒曼来聊一聊个人的看法。

    拉赫是第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西方经典音乐作曲家。多年前,在我第一次听到拉二钢琴协奏曲的时候。我深深地被那种宽广的、浓郁的、感人肺腑的旋律所打动。那时候我正好在临摹俄罗斯巡回画派画家“希什金”的油画,所以当我听到拉二第一乐章开始那段的时候,我仿佛被带到了俄罗斯的大森林里,泥土和植物的气息沁人心脾。

    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我疯狂的收集拉赫的作品。期间经朋友推荐看了那部经典的电影“闪亮的风采”英文名“Shine”,更是如痴如醉。与此同时我也很迷恋肖邦,因为这两个人的旋律都是很容易打动人。

    VRMLSite说的大部分时候的旋律像是挤奶一样,很吃力的挤啊挤才挤出那么一点,极不自然,听起来费神,狠批拉赫的旋律恐怕就有点牵强了。得出这样的结论恐怕是看拉赫的传记里写他得过抑郁症所引发的联想。

    众所周知,凡是听过的人都知道,拉赫的东西很好听,也很炫技,如“大象”拉三钢协,还有电光火石的第二钢琴奏鸣曲都是神来之笔,所以很多钢琴家在开拓事业之处都喜欢演奏他的作品,但他的作品有个特点就是当你听了N遍后,你就会非常腻味。(肖邦的作品则没有这种感觉,虽然旋律也优美异常)所以,傅聪说拉赫的作品是糖+白开水,言下之意是说其没有深度。


    至于舒曼,我喜欢他完全是经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才开始的,是属于那种慢慢地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的。舒曼的作品在刚开始听时,觉得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有点艰涩难懂。然后,当你仔细聆听的时候,你会被那犹如泉涌般的天才乐思所折服。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克莱斯勒偶遇、交响练习曲、狂欢节、大尉同盟舞曲、第三钢琴奏鸣曲(无伴奏的钢琴协奏曲),这些作品就已经可以在古典钢琴音乐世界里名垂青史。而他的四首交响曲则被BRAHMS奉为典范,还有那么多美妙的艺术歌曲和钢琴小品(幽默曲、幻想曲、叙事曲、森林之歌、花之歌、阿拉贝斯卡、触键技等)都是堪称极品。

     而VRMLSite所说的舒曼的天赋比CHOPIN和LISZT明显要差一截,则完全好似关公战秦琼,没有来由的论断。这个比方犹如拿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和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来进行比较熟优熟劣一般毫无道理可言。而“以写小曲的方式进行创作,从某个侧面可以反映出舒曼怕创作,怕作曲。”这样的论断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瞎掰,首先舒曼有不少大型作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大型组曲等,而且这些都是已经被时间证明艺术精品。其次,以小曲来得出没有大成就的论断也完全违背客观规律,肖邦一生就以钢琴单曲为主要创作形式,而其最伟大的作品正是那24首小的不能再小的前奏曲了,你能说他怕创作吗??????
最后编辑ttsoo
分享 转发
TOP
2#

支持!


我对拉赫没怎么好好深研,但是对于舒曼,对于这位作曲家的观点事实上是不断地与时俱进的。
首先应该承认,舒曼是他那个时代最富创新精神、作品具有最强烈戏剧性、个性最鲜明的一位作曲家。实际上,真正的浪漫主义音乐是由舒曼开创的,不是舒伯特,更不是贝多芬。舒曼的音乐超越人世,沉浸在梦幻般的沉思和遐想之中。他的这种特质在所有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中是最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他的一生都在探求浪漫主义的和声创作,他的旋律始终和和声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他的乐思看似艰涩,实际上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要将他的音乐从复调音乐的高度来看舒曼的创作,是他将复调音乐的织体和浪漫主义的旋律、和声结合起来,其间浓浓蕴含了飘渺、超脱尘世的遐想和神往的意境。勃拉姆斯只不过是在舒曼的基础上前行了一步。
舒曼最优秀的创作集中体现在了艺术歌曲和钢琴独奏作品上。但是,舒曼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作品结构的把握上的欠缺,忽视了层次和结构。
TOP
3#

傅聪不喜欢拉赫玛尼诺夫,这点在中国相当有名。按理说某个音乐家不喜欢另一个音乐家的作品相当正常,但由于他是傅聪,这个说法也成为中国乐迷用来批判拉赫玛尼诺夫的一个有力武器。我估计,傅聪的观点与他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有关。拉赫音乐中的艳丽、炙烈、感情大起大落、直白、甚至是滥情,这是与传统文化中要求的委婉、节制、点到为止等背道而驰。

如果在听多了以后,会发现他的忧郁伤怀的特点并不突出,相比柴可夫斯基或马勒,拉氏的伤怀特质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他之所以被推许为伤怀作曲家,多少可能与那些随波逐流的小作曲家承命撰写通俗曲或电影配乐有关。我反而在听多了拉赫的作品后,觉得他音乐最大独特点是史诗般的浪漫和壮阔。这点与舒曼、肖邦等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巨匠差异很大。

在拉赫作品听多了后,忧郁的、饱含激情的、痛惜的、缠绵的,所有这些情感冲突最终都会消退。第二交响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及告别作品交响舞曲都会给人们一种美好的获得胜利的喜悦和信心。现在我听第二交响曲的慢板乐章那反复交织的浓艳旋律时,反而有丝丝美意在心头拂过。

个人意见。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4#

[upload=gif]Upload/2007326113029173.gif[/upload]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田中百倍博",(田中一光日本设计界泰山北斗),我想欣赏音乐也应该本着博的胸怀来接受不同类型的美.

最近,又听了张盘,虽然不是名盘,但非常精彩.EMI公司的红黑系列,
RICHTER演奏贝多芬,舒伯特,舒曼.里面的流浪者真的是神乎其技.不知关山月兄有听过否?
TOP
5#

mzt 在 2007-3-26 10:24:28 发表的内容
168中真是藏龙卧虎,我听拉赫不腻,肖邦到有点腻。舒曼听的不多


是的M兄.
LZ对钢琴艺术很有鉴赏力.
可能观点,趣味不尽相同,但比整天琢磨PDO01要惬意的多.

很喜欢看LZ的钢琴帖子.
TOP
6#

ttsoo 在 2007-3-26 11:10:28 发表的内容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田中百倍博",(田中一光日本设计界泰山北斗),我想欣赏音乐也应该本着博的胸怀来接受不同类型的美.

最近,又听了张盘,虽然不是名盘,但非常精彩.EMI公司的红黑系列,
RICHTER演奏贝多芬,舒伯特,舒曼.里面的流浪者真的是神乎其技.不知关山月兄有听过否?


这张还在发行,就是没见现货.我自己是D版的.
TOP
7#

非常好的"暴风雨"
其它也好.
TOP
8#

涂哥终于来啦
TOP
9#

168中真是藏龙卧虎,我听拉赫不腻,肖邦到有点腻。舒曼听的不多
TOP
10#

洋垃圾里经常见到.还是未拆封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