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次尝到数码功放[乐林501进门]老天,这二十年我们都做了些... [复制链接]

查看: 35564|回复: 178
151#

recorders 在 2006-11-29 14:59:52 发表的内容
谢谢James兄的回复,有机会请James兄听听tact audio sdai 2175,个人觉得tact audio sdai 2175 在全新机器2万元以内做的比较成功

Recorders兄,TACT不是用ICEPower模块吧。他家到是独树一格的。
TOP
152#

上次也听了三、四个小时,这次又听了三个小时,对Ear1001的印象比较深刻了:
先说缺点:
1)    高音有点毛。好像是在纸质不佳的宣纸上落笔一样,边缘有所渗出。PETER对这一点的回答是:“因为你听到了过去从来没有听到的东西”。据说有的用户经验是,煲40个小时后会有改善。
2)    中低频频段不够厚实、稳重(和传统大力功放相比)。这或许就是JEFF讲的“像游击队一样,打了就跑”。也可能是为什么金嗓子在他的第一台数字功放里仍然用上大型传统变压器的原因。
3)    对外部用线非常敏感,直接影响它的表现。很多巴斯网的弟兄们用上NBS线材,真是妹仔大过婆。建议直接买PETER的信号线和喇叭线。我想PETER在较声时肯定用的是他自己的线。两次试听,对他的纯银喇叭线很有好感,的确立杆见影。不仅使高频圆润,而且使低频弹跳力增加。而且外型妖娆妩媚,十分性感。PETER介绍说他试验了很多种银线,只有这种效果满意。此线是美女无疑,只是不知是否水性杨花?我的意思是-不知线头和镀金焦插的连结点是机械压接还是焊接?抗氧化能力多强?
TOP
153#

科研兄说到问题重点,包括tact audio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电源部分
TOP
154#

2)    优点二: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升温低。像我们这样一天到晚要折腾的“戆度”,今天搬过来,明天搬过去,四公斤半,实在不费吹灰之力。
而对一些经常以PK为乐趣的烧友,实在是上帝的恩宠。一对输出有1千瓦的功放(一共两千瓦噢),放在包里就走,比摄影包的分量还轻
对经常要在各个场所做秀的烧友,更加是弹药库里的首选。
听说巴斯网的弟兄们都是把它常开,因为手感基本无热量。
我想在每月收到电费帐单时,一定也会喜笑颜开。
说得境界高一点,用绿色产品,对社会有益。
TOP
155#

4)    优点四:此类功放近来发展迅猛,真是势不可挡。不单单像AR、BEAST和NU FORCE等小厂已经推出批量产品;众多大厂也已起步,或已经推出低档数字机型。君不见近期的TAS杂志里还专门找了几位权威来讨论这种类型的功放和它的前景。这可是这种权威杂志前所未有的举止。(当然这些权威只是用“D类功放”来称呼它们)
我们再来看看传统功放的发展史和前景,已经太成熟了。不会再有什么根本性的改进。
不要忘记,在HI-FI领域,数字功放引起人们的注目礼还是刚刚开始。如果再改进几年呢?真是不敢想象。
我们发烧友终于可以喝喝咖啡,抽抽烟,侃天侃地,静观龙虎斗。就算立刻下手,和传统功放相比,也花不了多少钱。真是舒服得很。
最后编辑James_0075
TOP
156#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11-29 17:48:32 发表的内容
恩,好像是内置的旭化成的AK系列ADC模数转换芯片,再把数字信号按全数字方式放大,最后走LPF输出模拟信号


晕,咋那么多专业术语
TOP
157#

James_0075 在 2006-11-29 15:22:48 发表的内容
接下来说说优点:
1)价格低廉。你可能会说我胡说八道,两个小不点儿要价两万五还说低廉?是的,我没胡说,也没有喝醉。你只要用这个小不点儿的指标作为采购标准,来买传统功放,看看要花你多少钱。你就会同意我的说法。你也能举例反驳:“传统功放的材料用的多,分量重,大水塘加大火牛,外形十足是终结者2。。。。”是的,传统功放放在那里看看就很舒服。但是说到材料,你只要上网查查今天的材料市场价格,你就知道传统功放所多用的材料费真真是有限的。再说,你花了是小不点儿五倍、十倍的钱,是否得到了你所需要的声音?


这个我同意,同样brian兄拿来的beast二万不到,有此表现是超值的
TOP
158#

James_0075 在 2006-11-29 15:26:19 发表的内容
recorders 在 2006-11-29 14:59:52 发表的内容
谢谢James兄的回复,有机会请James兄听听tact audio sdai 2175,个人觉得tact audio sdai 2175 在全新机器2万元以内做的比较成功

Recorders兄,TACT不是用ICEPower模块吧。他家到是独树一格的。


TACT不是用ICEPower模块,与ear 同样也是脉冲式输出功放
TOP
159#

3)    优点三:声音通透,尤以高音区为甚。什么原因使它如此透明,不清楚。反正听了以后会奇怪:“噢,原来我的喇叭也可以放出如此清新的声音!”
几年前,在TACT数字功放刚刚出世时,在音响展里听它推KEF的新喇叭箱。型号忘记了,就是四个封闭盒子堆砌起来的那对,低音单元15寸还是18寸的那对。感觉就是“晴空万里”。
仔细回想一下,这种万里无云的通透的感觉在似乎所有传统功放里都没有听到过。现在看来,这个优点似乎是数字功放特有的了?
TOP
160#

君不见近期的TAS杂志里还专门找了几位权威来讨论这种类型的功放和它的前景。这可是这种权威杂志前所未有的举止。(当然这些权威只是用“D类功放”来称呼它们)
[upload=jpg]Upload/2006112916423754056.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