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次尝到数码功放[乐林501进门]老天,这二十年我们都做了些... [复制链接]

查看: 35580|回复: 178
131#

xjmog888 在 2006-11-25 10:12:30 发表的内容
jeff501对线材的搭配很重要!!!我经过几天的反复比试,已相当满意了,是推c2。原来用mark436(能量太大,耳朵吃不消啊),相比下现在的声音更加通透细致。501实在是比较敏感,对前端也敏感,今天cd换了‘天仙配’的电源线(原来用银彩),又仿佛回到了原来用mark436的感觉,真是好玩。


C2在大喇叭中相对属于比较好推的,501这点功率足够了,应该更能体现出501的音色,俺用威信和超奥喇叭就觉得501压不住了.啥时到兄你这里来交流交流
TOP
132#

grammy 在 2006-11-25 22:49:05 发表的内容
我的3代合并机煲机后谈不上翻天覆地,但是和刚来的新机器确实有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高频安静毛刺减少许多,低频量感和扎实程度都有很大的变化
另外楼主试听的501不知道褒了多久?
每个人的设备、环境、听音标准和喜好都不同,发烧友本来就是将细小的差别夸大化的一群人,在非发烧的人士看来就是一群疯子,哈哈,自得其乐而已了


呵呵,俺主要是感觉新老东东在声音取向的大不同,如果没听过老款的,新的应该也能接受,但二者放在一起就觉得路子不正了."发烧友本来就是将细小的差别夸大化的一群人,在非发烧的人士看来就是一群疯子"这说得对的,哈哈.
TOP
133#

"发烧友本来就是将细小的差别夸大化的一群人,在非发烧的人士看来就是一群疯子"
哈哈!!!!很有些普遍性哟,既然知道,也可以“自我更正”的,客观些有利于交流提高。
TOP
134#

GRAMMY 在 2006-11-25 18:25:56 发表的内容
jeff这个数字功放就是要长褒素质才会逐渐出来,刚买来的时候真的是惨不忍睹,厂家都建议新买到手要连续工作一个月素质才稳定下来可以听了


对于“褒机”,不有太 相信他有“天翻地覆”的效果。一个线路决定了,声音大概也就决定了,什么“褒”变化都不会“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看到某某文章称“褒机”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100%是枪手文章。
TOP
135#

名琴LP 在 2006-11-26 20:58:37 发表的内容
GRAMMY 在 2006-11-25 18:25:56 发表的内容
jeff这个数字功放就是要长褒素质才会逐渐出来,刚买来的时候真的是惨不忍睹,厂家都建议新买到手要连续工作一个月素质才稳定下来可以听了

我现在就是这样,早上一定要开机长褒,主要煲唱放、前级、功率放大器的前置,中午回家听一开声就有好声,晚上下班也一样省下听音前一个小时的煲机时间,直到深夜近一点钟才关机。如果是电子管的就比较心痛了噢!


一直不关机才好呢,为什么晚上要关机呢,怕烧机?
TOP
136#

好贴。。。。。。。。贺。
TOP
137#

JEFF,老实说,我这次再借来听,就是因为看到你的这篇听感。一方面也想听听新版和旧版比起来,声音改进到什么程度。毕竟上次这两个小不点儿的表现使我大吃一惊!
TOP
138#

各位,

我在此再補充部份有關 class D 功放的資料.[upload=jpg]Upload/2006112719372747542.jpg[/upload]

聰明‧小型‧高效率‧ICEpower模組

一部完美功率擴大機的任務就是將信號毫無扭曲地放大,並且提供充沛的驅動能力來確實掌控喇叭單體的動作,只要同時具備低失真、低噪音與高輸出等基本特性,就能滿足上述的要求;擴大機重不重、熱不熱並無關緊要,也絕非好聲的必要條件。

其實,數十年來擴大機電路的真正創新並不多,包括身價高昂的Hi-End擴大機在內,所運用的電路架構大多在教科書裡就看得到,Hi-End音響所販賣的其實是設計者對聲音的品味與調音的能力。不過,在體積、耗電與環保省能源等要求下,近幾年D類放大器在隨身音響、中低階的音響製品大行其道,有些雜誌或媒體會用「數位」擴大機來描述D類擴大機,但其實以PWM(脈波寬度調變)方式工作的D類擴大機,骨子裡跟「數位」一點關係可都沒有,「數位」之名只是搭上數位化的風潮,更容易讓人「肅然起敬」便於推廣而已。

PWM方式的D類擴大機雖然在市場上十分風行,先天上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等優勢,但對於要求聲音品質的音響玩家來說,總覺得是很不入流的東西,鮮少有音響玩家會認同它們的聲音表現。不過到了二十世紀末的1999年情況開始有了轉變,因為市場上開始了有針對高級音響需求而面市的PWM放大模組產品出現,並且這幾年來陸續受到Jeff Rowland、PS Audio與B&W等高級音響廠家的青睞,接連採用這家公司的PWM擴大機模組推出產品。而且這些廠家最多僅對模組稍做修改甚至就直接用上,由此可見這PWM擴大機模組設計之完善與音響表現之高超。究竟是哪家的擴大機模組成就如此高超呢?答案就是丹麥高級音響B&O子公司Power house a/s的ICEpower!(ICE是Intelligent聰明的、Compact小型的與Efficient高效率的縮寫,代表這模組的核心精神。)
TOP
139#

好贴,顶了
TOP
140#

ICEpower的「COM」(控制震盪調變)實際上就是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脈波振幅調變),就是把輸入波形依等距的時間間隔(類似CD之PCM的取樣頻率)調變成振幅大小不一的方波(也就是PAM信號)。然後呢?把這PAM信號「縱軸與橫軸對換」,就成了振幅相同(因為PAM相同的時間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的方波了,這種疏密波形不就是PWM信號嗎?透過這樣的手法,ICEpower就巧妙地把一般PWM放大器前端問題多多的鋸齒波產生器拿掉,並且做到更精確、低失真的PWM轉換!至於「MECC」(多重可變增強串聯控制)技術呢?就是為了控制LPF低通濾波器的失真誤差值,在「脈波振幅放大與LPF之間」和「LPF輸出之後」兩端取出檢測信號,類似傳統放大電路的負回授作法一般,將檢測信號拉回到放大線路前端做修正控制,藉此有效降低失真。


ICEpower透過「COM」(Control Oscillation Modulation,控制震盪調變)與「MECC」(Multivariable Enhanced Cascade Control,多重可變增強串聯控制)兩項獨門的技術,將傳統D類擴大機前端PWM信號轉換不夠精準與後端低通濾波器對聲音扭曲的失真加以排除,不僅造就了ICEpower出類拔萃的特性規格,也讓以此模組為核心的功放聲音表現格外出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