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BL1531和7008的一套贵族西装和丹拿25周年的搭配和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20402|回复: 94
1#
首先转录几扁专业评述文章:

器材評論-mbl 7008ML綜合擴大機

器材評論/陸怡昶

分體機亦難攖其鋒
mbl 7008ML綜合擴大機(最佳推薦)〔外觀〕
有些音響玩家常在口頭上說「音響性」如何如何、「音樂性」又是如何,難道說難道說這兩者不能並存?還是互不相干?抑或是達不到性能要求的理由?從mbl
7008ML的製作與聲音表現,讓我更確定完美再生音樂的背後,需要的是講究細節、理念貫徹與紮實的製作。
〔面板〕 〔背板〕〔內部〕綜合擴大機,輸入端子(組):XLR×1、CD×2、High Level×1、Processor
Bypass×1,輸出端子(組):前級輸出×1、固定輸出×1、耳機輸出、喇叭端子,頻率響應DC~135kHz(+0/-3dB),輸入阻抗5kΩ、Processor
Bypass 10
kΩ,總諧波失真1kHz<0.04%、20kHz<0.2%,訊噪比100dB以上(A加權),增益36dB,輸入靈敏度470mV,輸出功率4歐姆負載時200瓦、8歐姆負載時120瓦,輸出阻抗0.03歐姆,尺寸155×450×400mm(高×寬×深),重量20公斤,參考售價:358,000元。進口總代理:藝聲(02-23072345)。

〔參考軟體〕「AFTONPSALM och JULESANG-Hakan
Hagegard」是我聽過最佳的教堂錄音之一,以男中音為主的演唱,襯上管風琴鋼琴為主的伴奏,極為豐富的堂音和溫暖音色,音樂和緩地讓浮躁的情緒安定下來。低頻延伸有限、中低頻能量不足的系統在播放本片時會讓聆聽者感到不耐煩,要是您的系統在各頻段都有很好的密度感、且高頻延伸極佳的話,本片則會帶給您恍如置身教堂中的感受。(Proprius
PRCD 9004)


從1990年代初期到中期,可以說是Hi
End音響市場的高峰期,當時許多揚聲器設計「概念性」的意味很濃厚,在實踐設計者理想的同時,往往就顧不得效率有多低、阻抗變化有多大,若是以這些喇叭作為標準來挑選擴大機,對擴大機的輸出功率、電流輸出能力都是相當大的考驗。從一個電路設計者的角度來看,原本我們希望造出的是傳真度高(客觀標準)、音質好(主觀認定)的擴大機,然而在「必須達到某個程度的推力」的條件限制下,有很多對音質有利的電路結構不能使用,就算廠商有意生產也不見得會被那時的市場廣泛接受,而淪為小眾的製品。不過也多虧了那個年代的磨練,擴大機製品的完善度又更為精進:舉凡電路架構與用料的合理性、電源的紮實度、雜訊與機械性震動的抑制都得到了應有的重視。

到了2000年之後,音響市場有著相當程度的轉變:多聲道音響系統、新世代訊源的興起,改變了新一代玩家的消費習慣,這些玩家重視「功能」的程度經常是超越「性能」的,嘗新的人多、深度品嚐的人少,客觀的條件似乎對傳統的Hi
End音響市場越來越不利。但我們也可以看到Hi-End製品的走向亦有所改變,新一代的喇叭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難以駕馭,擴大機也漸漸從「以推力為前提」轉為「以音質為前提」,系統由龐大複雜轉變為精簡、生活化。在最近一年間我試用過一些極為出色的擴大機,它們並不是分體式的前後級擴大機,而是以往常常被人忽略的綜合擴大機。

能與多聲道系統結合
本篇評鑑的主角mbl
7008ML是7008特別版,製品外觀和一般版本的7008有明顯差異(尤其是顯示幕下方的部分),造型較為方正而典雅;在機器內部電解電容也經過三次不同的調配與試驗,最後才決定用在7008ML之中。在功能性方面,本機可以將前級單獨輸出,外接其它的後級來使用,更特別的是還配備有一組「Processor」輸入端子提供給多聲道系統用戶使用。一般的二聲道綜合擴大機通常都不適合搭配多聲道音響器材,原因之一是擴大機內部前、後級電路無法「斷開」單獨使用後級的部分,因此若是連接環繞解碼前級Front
L/R的時候,仍須經過綜合擴大機高電平放大電路,等於是經過了兩個前級放大電路,對於音質相當不利;另外還有一些綜合擴大機前後級之間用金屬棒連接,儘管可以將金屬棒拔下單獨使用後級,但要用回綜合擴大機時還要把金屬棒插回去,使用相當不便;相同的使用條件,即使您是用二聲道前後級分體式組合亦難避免信號線插拔與前級切換的問題。相對於以上的兩種狀況,7008ML就方便得多,只需以環繞解碼前級的Front
L/R接入Processor輸入端子即可跳過本機高電平放大電路,直接連接到後級的放大電路上,如此一來mbl
7008ML與它所連接的兩支喇叭便可輕易地融合到多聲道系統之中,等於是把兩聲道和多聲道兩個系統作最理想的結合,而且在兩聲道軟體播放的條件下,仍能以訊源→mbl
7008ML→左右聲道喇叭的標準兩聲道方式獨立運作(多聲道系統不必開機),完整保有二聲道Hi
End系統應有的優美音質,頗能符合「二聲道聽音質(音樂)」、「多聲道聽音效(電影)」玩家的思維。
數字顯示的「純類比」前級
從mbl
7008ML的外部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機的上板是一整塊加工精細的鋁質散熱片,本機內部的變壓器、電源電路與放大電路全都是採取「倒掛」的方式固定在這塊散熱片上,因此要看到內部的電路必須拆卸底板。本機的放大電路分為上下兩層,靠近底板的電路板是本機前級放大的部份,使用的主要放大元件為四枚Analog
Devices AD797,其中兩枚是將Balance輸入的信號轉為單端,另外兩枚則是各自作左右聲道的高電平放大;除此之外還有兩枚Philips
NE5532是裝在靠近背板Tuner輸入端子的位置,以此狀況來判斷,本機在非平衡輸入狀態下(除Tuner以外)每聲道僅有透過一枚AD797作放大,平衡式輸入時則是每聲道通過兩枚AD797作放大,電路結構十分簡潔。本機既有遙控、前面板又有數字顯示音量的大小,按照常理來判斷很容易讓人以為它採用數位音控晶片,其實不然,它使用的是「數字顯示的類比音控」,負責音量控制的元件是一個馬達帶動的二聯式ALPS
100kA可變電阻,它的所在位置就在前級電路板上,裝在訊源切換的繼電器與高電平放大電路之間,而不像一般的綜合擴大機或前級總是把音量控制和訊源選擇全都裝在機器的面板上,和那些機種比起來,mbl
7008ML前級部份信號跑的路徑顯然短得多,信號的衰減較少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感應雜訊成分,有助於得到更純淨的音質。在前級電源電路方面,前級的放大電路板上有一大一小兩個變壓器,其中較大的變壓器經過整流、濾波(正負電源各用了一個Marcon
10000μF/35V電解電容),再用兩個三端子穩壓IC(LM317/337)作為前級放大電路的電源供應。另一個變壓器則是單獨負責本機面板後方電路板的供電,這一塊電路板可說是本機的控制中心,舉凡紅外線遙控接收、面板顯示、訊源選擇繼電器的控制和音量控制的部份都是集中在這塊電路板上,mbl把這個部份個別獨立出來,就是要讓「控制(數位電路)」和「放大(類比電路)」涇渭分明,以確保聲頻信號在放大過程中不會受到控制電路的雜訊影響。

本機所使用的電路板在導體(銅箔)的部分較厚,並作了鍍金處理以確保長期使用的安定性,以前級電路的複雜程度來說,其實用單面銅箔電路板就夠了,但7008ML則是用雙層電路板,仔細觀察則可以發現在放大電路的部分其中的一層銅箔並不是用來作電路連接,而是接地,很顯然這是用來作屏蔽,這或許也說明了mbl擴大機為何聽起來背景特別安靜的原因。

雙單聲道功率放大電路
與前後級分體式組合相較,綜合擴大機的音質音色可以完全受控於設計者,包括前、後級放大電路的增益、阻抗匹配,前後級用料的一致性,都可以按照廠方的理想來製作,並且前、後級放大電路間可以採取最短的連結,不像分體式機種還需考慮前後級間訊號線的變數。本機後級放大電路所在的位置就在前級的「樓上」,兩者間連接的路徑大約只有5公分。7008ML的功率放大電路是標準的「雙單聲道」設計,兩聲道各自使用一個環型變壓器供電,為了把它們「塞進」這個機箱內,原廠把這兩個變壓器重疊,把更多的空間留給濾波電容,每聲道用了兩枚Epcos
22000μF/63V電解電容,總計在本機的後級部分濾波電容量為88000μF,足以確保本機在高輸出狀態下的安定性。在功率放大電路的部分左右聲道的PCB個別獨立,零件仍以歐系製品為主,輸出級採用了相當著名的達靈頓功率晶體Philips
BDV64C/65C,光是一個聲道就用了四對,這樣的用量就算功率做到本機功率規格兩倍都不成問題。使用多對功率晶體可能採取的是橋接或多對並聯推挽的結構,以本機標示的數據來推測,7008ML採取多對並聯架構的機率比較高,很顯然原廠「超量」兩倍以上的功率晶體用量是為了提昇電流輸出能力,降低輸出阻抗(僅0.03歐姆),更能駕馭一些號稱「難搞」的低阻抗喇叭。而濾波電容則是站在功率晶體的旁邊,看來mbl所說的「最短路徑」作得還真徹底,不只是信號路徑超短,連供電路徑也是超短。

全頻段高密度的聲音
經過進一個月的新機Break-in,其間也更換了許多器材搭配,使用過本機的評論員不只我一個,只要是用過7008ML的人對它都是讚譽有加,我想它的名字會在本期各篇器評中出現不少次吧!最終我選用的訊源器材是Primare
DVD30(SACD、DVD-A/V兼容機),在比較過XLR與單端輸入後,決定使用平衡式輸入;喇叭則為PMC IB1。
這真的只是一部120瓦的綜合擴大機嗎?7008ML泰然自若地表現出極高密度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功率是它兩、三倍的後級,低頻表現能力甚至比我試用過的許多高功率後級還要好!即使把音量開大,依然維持著相同的音域能量均衡性,中高頻、高頻不會前衝,聲音的厚度與中低音量聆聽時並沒有什麼差別,絲毫不受高輸出的影響,沒有緊迫感,好像推出這樣的能量與厚度對它而言一點都不吃力,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同樣的片段與音量換成其他擴大機來推,想要低頻不變薄、中高音不前衝都很難!在「AFTONPSALM
och JULESANG-Hakan Hagegard」(Proprius PRCD
9004)播放時,充分展現出教堂音樂的神聖莊嚴,管風琴低音階的延伸與能量感讓我感到驚訝,請不要誤會7008ML有加強某頻段低頻能量的嫌疑,它只是實實在在地推出低頻與極低頻應有的能量,因此在喇叭搭配上最好是能選用低頻向下延伸能力好的製品,要不然聽不到7008ML「完整」的低頻表現就太可惜了!

很多玩家會把「高密度的聲音」、「豐潤溫暖的聲音」認為是「解析度高」的對立面,我也不否認某些擴大機是藉著修飾(在超高音頻段作小幅度的衰減)、染色(偶次諧波的成分),讓聲音聽起來比較濃郁溫厚,卻也同時損失了解析度。相對地mbl
7008ML的高密度聲音並非以前述手法達成,而是盡其所能地把全頻段所有的細節給徹底挖掘出來,累積了各個頻段、不同層次龐大的資訊量,把訊源中所有成分按照正確的比例完整地再生,才是7008ML聽起來「厚聲」的主因。因此本機的高密度不是只有集中在低頻至中頻段,而是全頻段都維持著相同的厚度和豐富的細節,您不需要刻意加大音量,就算用小音量在聽,還是可以毫不費力地感受到樂器質感(泛音成分的完整描述)和向上延伸良好的高頻,這和一般只著重在中頻、中低頻厚度的擴大機截然不同。在音場的呈現上,本機與一般二聲道擴大機表現出「前方扇形展開」的音場有著明顯差異,當我將喇叭採取正三角形擺位法聆聽時,音場寬度已經可以涵蓋到聆聽者的兩側,音場的深度感很好,各個音像的前後距離能夠清楚分辨。

最佳推薦
在7008ML送來本刊的這一段時間,我甚至拿它來推過價格不及它十分之一的喇叭,不管喇叭怎麼作更換,便宜或是昂貴,在7008ML的驅動之下,都讓我們感受到:原來這對喇叭的實力是這樣啊!到目前為止,只要喇叭自身的條件不差,我還沒有碰到過和本機搭配個性不合的例子。綿密的中頻與低頻、豐富高頻與超高音頻段營造出的空間感、輕鬆不迫地讓喇叭發出聲響,就算我把機器用黑布蓋起來,稍有經驗的發燒玩家可以輕易聽出「這就是mbl擴大機」。本機三十幾萬元的售價可說是「最貴的綜合擴大機」之一,問題是在這個價位帶中不論是分體或合併可以找到與本機相抗衡的機種嗎?這個問題我還在找答案。■

焦點:本機展現出高密度、豐厚的音質特性,可以讓許多的高價前後級分體式系統汗顏,在聽感上簡直就像是使用高功率後級,毫不吃力、從容不迫地在高動態的片段依然能展現出輕鬆自若的一面。

搭配建議:在訊源器材的選擇上,應著重在細節的再生能力;在喇叭搭配方面則建議選用低頻向下延伸能力強的製品。如此不但可以讓用家輕易聽到本機豐富的細節與層次感,還能夠享受到7008ML極為優異的低頻表現能力。
回到上一頁
分享 转发
TOP
2#

好贴顶上去!
TOP
3#

wzwchina 在 2007-3-3 21:08:08 发表的内容
好贴顶上去!

谢谢帮顶!
TOP
4#

audioland 在 2007-3-4 13:21:30 发表的内容
个人见解;搭银彩或vdh线材亦为绝配.匀是欧州风格同声同气.


银彩G5  30i我比过,没有AS的电源线好,有机会用一下vdh线材。
TOP
5#

个人见解;搭银彩或vdh线材亦为绝配.匀是欧州风格同声同气.
TOP
6#

audioland 在 2007-3-4 13:21:30 发表的内容
个人见解;搭银彩或vdh线材亦为绝配.匀是欧州风格同声同气.


银彩G5  30i我比过,没有AS的电源线好,有机会用一下vdh线材。
TOP
7#

wzwchina 在 2007-3-8 14:25:34 发表的内容
我的7008准备上蛇皇皮松新款。米足的话上银彩G6 。7008确实很不错。但我没比较过高文330和马克383。



新款蛇皇老大也不错,蛇皇皮松稍差点,银彩G6电源线很好。7008比马克383控制能力和声音细节、饱满度要好。
TOP
8#

我的7008准备上蛇皇皮松新款。米足的话上银彩G6 。7008确实很不错。但我没比较过高文330和马克383。
TOP
9#

评丹拿25周年



现在排队还来得及 评丹拿25周年特别喇叭


去年夏天我有机会参访分居德国汉堡与丹麦Skanderborg二地的丹拿公司,据称这是多年来他们首次向媒体如此大方的公开。临走前在丹拿老板Wilfried Ehrenholz的指引下,我看到了当时还列为最高机密的25周年特别版音箱,直觉上这对书架箱与Contour系列的外形差不多,只是特殊的桦树木皮相当亮丽。同行者忍不住向WilfriedEhrenholz建议,既然是限量生产的签名特别版,为什么不把外形弄得特别一点,花俏一点,让大家留下永恒不灭的印象?譬如由丹麦设计师LarsRickmann操刀的丹拿Facette,这对两路被动辐射式喇叭拥有令人着迷的无平行面非对称箱体,现在已成为丹拿历史上的里程碑。Wilfried Ehrenholz解释丹拿坚持“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哲学,他保证实际听到时大家一定会满意的。
第一次的震撼
    几个月过去,怎么盼也盼不到25周年特别版音箱,终于在广州白天鹅音展中有缘得见,不过它被一个玻璃箱套住,只做静态展示。广州最大的丹拿经销商,可能也是全亚洲最大的经销商—富盛音响的伙计告诉我,连他们也没听过丹拿25周年特别版音箱的声音。不过有消息灵通人士动作更快,在这对音箱尚未露脸之前,几位发烧友已经预付订金开始排队了。别说听过,看都没看过的情况下层然
有人愿意拿钱买一对昂贵的书架箱,这倒是前所未闻的盛事。代理商也万般无奈,这么好的产品偏偏限量生产,不一定随时可以供货,所以25周年特别版音箱根本不是生意。别失望,丹拿今年将陆续推出新的Contour系列产品,沿用25周年特别版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这倒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有一回在写字楼附近遇见富盛的老板阿峰,他神秘兮兮的带我到楼上试音室,兴奋的说有好东西。原来是以音乐传真Musical Fidelity的CD机,搭配TACT数码功放,推动的正是日思夜想的25周年特别版音箱。我第一个感觉是不像丹拿!小小的音箱居然能发出那么大的动态与丰沛低音,而且音场开阔充实,音符包围在整个空间中。阿峰为了展现他惊人的发现,还播了一段贝多芬《合唱》交响曲中的“欢乐颂”,百人交响乐团加上几个声部的合唱团,四位肺活量可观的独唱,即使用大型落地音箱播放都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何况这只是一对十多公斤的书架箱。结果在近三十平米的空间中,25周年特别版音箱气势浩大,动态澎湃,完全不觉得低音有不足,而高音的透视感与分析力保持了丹拿优良的传统,漂亮的极高频延伸勾勒出清晰的舞台,前后层次排列一等一的好!
    啊,我终于明白丹拿所说:最小的型号通常都蕴藏着惊人实力的说法。过去引起话题的Spe—cial One、入门型号的Audience10、广受欢迎的Contourl.3SE都
是类似产物,它们不仅是丹拿的辉煌纪录,也是发烧书架音箱历史上的经典设
计。原来只要设计得好书架音箱也能有超越体积的表现。早期较大的丹拿产品因为反电动势的关系,都不容易驱动得好,反而小音箱个性和善,又有杰出的表现,无怪乎丹拿会将25周年纪 念版设计成书架箱。
第二次的惊喜
    接着是在我们的新主笔,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工程师陈先生家中,他从富盛老板阿峰手上把那对要保留自己珍藏的音箱抢了过来,因为每对25周年特别版音箱的木纹都不同,他就喜欢阿峰选中的那一对。陈先生把喇叭摆在一般客厅中,几乎没有经过刻意的声学处理,以法国Jadis的CD机,搭配自制的胆前级与一部国内生产出口到欧洲的单声道300B胆机推动。这对音箱的效率并非特别高,只有88dB,不到十瓦的单端300B后级能推动得好吗?陈先生是技术派玩家,他把音响器材买回去的第一件事是以仪器测量,从各种参数中发现,Dynaudio这回真是卯足全力来制作25周年特别版音箱。我们欣赏蔡琴、罗时丰,也听RR的《红魔鬼》与Telarc的爵士乐,再来一段DG的管弦乐录音,我没听到有失真的情况。Jadis的输出电平很大,低音丰厚饱满;结像也比较大,有些时候我还嫌这对音箱低音过浓,收放不是很干净利落。
    后来加装了一部Goldmund副牌Job的译码器,音乐底盘一下子豁然开朗,丹拿又开始活泼跳跃起来。Job输出电子明显变小了,音质细腻斯文,播放明星打击乐团的《敲击卡门》鼓声震撼力较弱,速度感、线条凝聚力与音场描绘却进步很多。25周年特别版音箱清楚的反映出二者有何不同,换用电源线时的差异就算“木耳朵”也能分辨出来,它的精确分析力真是厉害。最主要的是:只用300B它也能爆得起来。丹拿说声音和箱体尺寸之间并无绝对联系,他们将最高级的单元与最好的书架箱设计结合,便造就了25周年特别版难以置信的音场深度、音色精度与真实细节的还原,因此连丹拿员工都在排队等候购买。
第三次的肯定
    最近这一次,终于有25周年特别版音箱可以到自己试音室了,不敢怠慢贵客,我用CaryCD-306/200CD机与德国Accustic Arts Preamp—1/AMPⅡ前后功放来搭配。几张唱片听下来,我还是觉得它不像丹拿!不,应该说,这对25周年特别版音箱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丹拿,除了精确与细致以外,还加上豪迈与奔放。即使小胆机也能推动它,不过大功率才能展现它,在几百瓦功率与大电流驱策下,25周年特别版音箱变成一只生龙活虎的巨兽。真的,闭起眼睛不会相信这是来自书架音箱的庞大场面,这种大是比例正确的,音像凝聚结实的,而非松散凌乱不受控制的。Mark Levinson录音的Red RoseSACD示范碟,听听钢琴横跨二只音箱的真切体积,看看小提琴扬弓的高度,摸摸歌唱者呼气喘息的表情,再让低音提琴嗡翁的共鸣按摩一下,太舒服了。
                                                                    

    新一代的丹拿喇叭中不论是信心C4或信心C2,它们都能发出很深沉的极低频效果,只要空间够大,功放够力,但低音能量基本上还是浓纤合宜,不像美式喇叭那样雄壮威武。25周年特别版音箱超越丹拿传统之处就是它有更力饱满的中低频,调子更为温暖柔和,色彩更力丰富多变,亲和力更力突出。搭配Accustic Arts前后级时,这对音箱的音质高贵华丽,用手滑过细天鹅绒布的触感无可比拟;音色则是明亮带有光泽,健康明朗又水汪汪的,属于惹人爱怜的类型。高音清晰透明,铙钹与铜管的金属味浓烈扑鼻,叮叮当当的三角铁可以穿透其它乐器召唤耳朵注意,丹拿顶级高音的甜美用来表现小提琴相信没人会有意见的。
    中音域宽大有弹性,你看过兰州拉面师傅在揉面团的模样吧?面团经过拍打揉捏压,最后才能拉出有嚼劲的爽口面条,这对音箱的中频不像广式炒面般油腻,也不是挂面般的清淡,它是让人卷舌回味的手拉面。低音带延续中音的弹性与松容,速度略有妥协,冲击性与控制力都很好,雨果唱片的《天萧幻影》第一轨极低频有点影子,咚咚咚的合成乐器节奏鼓起阵阵空气波动,绵密的包围在四周,我不太相信地又听了一遍。音场深处的人声呢喃错落分布,刻画出极大的空间效果,突来的巨响说明25周年特别版音箱允文允武,要它播一段摇滚音乐也容易。
这就是经典
    没错,25周年特别版音箱不是生意,接下来的Contour系列产品才是主力部队,但我会认力这又是Dynaudio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高峰。
    丹拿的第一个经典作品是Consequence喇叭,为五音路六单元密闭式设计。无论就重量级音箱(每只82公斤)、分离式低音箱体、前障板抑制单元谐振的刚性强化金属环等,都可以看出这是当时Dynaudio卯足全劲的前瞻性设计。Consequence所采用的Compound低音单元推挽发声方式也是一绝,它从外观看来是五音路五单元设计,事实上低音部分却是由两只单元同时负责,前障板的300mm单元装置在顶部70公升内容积的独立音箱,后方又有一只相同的300mm单元向上推挽,装置在喇叭后半部的82公升内容积独立音箱。至于中低频以上的部分,则是利用前方28公升内容积的独立箱室作用,如此一来可以尽可能减少低频振动对中、高音部分的动作干扰。Compound设计虽然不是Dynaudio首创;但是近十多年来对Compound推挽低音运用得最透彻的全音域喇叭,仍非Consequence莫属,后来的Confidence5也是沿用同样的设计理念。
    丹拿的第二个经典作品是Evidence。基本上为三箱体式设计,上下二截各配置二只8寸低音单元,与中间的高、中音箱结构形成镜面模拟同轴的单元排列方式。丹拿研发出DDC(丹拿指向性控制)技术,通过控制声音在房间内的扩散角度来减低有害反射,另外原厂以巨型的六片线路板构成分音器,可以让单元的个别输出音压随着输入电子大小作变化,使声波垂直扩散角度尽可能维持在正常的聆听高度范围内。Dynaudio希望买进这款旗舰喇叭的用家,能够在自家空间里得到最接近设计者心目中的声音原貌。Evidence使用的昂贵Esotar2高音单元如今也被用在25周年特别版音箱上。
    这两个经典作品很多人都买不起,而25周年特别版音箱……哦,不多说了,我赶着去排队。
TOP
10#

AS皇子 不太适合MBL7008吧!它毕竟不是力量型的电源线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