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BL1531和7008的一套贵族西装和丹拿25周年的搭配和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20439|回复: 94
61#

zkh 在 2006-10-23 12:34:55 发表的内容
MBL1521兄到底是玩MBL器材专家!我新买的MBL音响器材确实先开声一般,但连续听大几个小时之后,特别是每天听完后不关机,在MBL音响器材处于最佳壮态,她的声音真的是迷死人了,耐听度非常高。她给你的好声是让人难以忘却的。

专家不敢当,自己只不过玩了一套5010、8011和1521而已,三脚猫罢了。我知道,坛上玩过MBL所有器材的高人有好几个,但他们都深不吭声,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
TOP
62#

MBL1521 在 2006-10-23 14:06:54 发表的内容
MBL的器材很耐用,我这套已用七年了,到现在一点事都没有过。我周边几个用家4004、8006,6010、9010的比我还早用,也都一样正处在最佳状态中。二手要小心,有没有摩过,还是人为损伤修复过,这些都要问清楚看仔细,最好与商家能讲好包收回的。


谢谢!
TOP
63#

MBL1521 在 2006-10-23 19:31:59 发表的内容
比尔 在 2006-10-23 17:19:54 发表的内容
谢1521兄,看你用大鹰解码不亦乐呼我也一直关注.

如果你喜欢玩解码的话,你就用MBL1521转盘好了,这样方便搭配玩不同牌子的解码,了解它们不同的风格,也是一种其乐无穷的乐趣。有机会地通过玩不同款的解码,就能找到既适合自己的口味又适配整套系数的心水解码。前题是你要玩纯转盘!


我上次在广州听过MBL的1521+1511的声音要比1531要好多了。
TOP
64#

GRAMMY 在 2006-10-24 9:25:59 发表的内容
我要这套就知足了:116+5011+8011+1531
不知道要多少米呀?



可能要20多W吧(全新的)。
TOP
65#

比尔 在 2006-10-23 17:19:54 发表的内容
谢1521兄,看你用大鹰解码不亦乐呼我也一直关注.
zkh兄后级准备配老麦1201.


请问比尔兄老麦1201要多少米呀?
TOP
66#

我要这套就知足了:116+5011+8011+1531
不知道要多少米呀?
最后编辑GRAMMY
TOP
67#



摘自《音响论坛》

    在德国音响市场上,mbl不是规模最大的,Elac与T+A才是公认的龙头老大;mbl也不是最贵的Acappella与Burmester都有很高价的产品,一些德国小厂的稀奇古怪作品售价更令人咤舌;mbl是不是最好的?这就见仁见智了。我知道ASR的设计者颇受德国音响业者尊重,而mbl以独创的喇叭也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

    产品有一半以上在德国境内销售的mbl,毫无疑问的,它们的造型与质量,都给人家帝王之尊的印象。你看看有着金字塔型尖茅造型的mbl 111A喇叭,在任何地方亮相都叫人眼睛为之一亮,映着照明的光芒也让人不敢逼视。再看看mbl 101D喇叭,葫芦振膜放在细铁网里面,像不像一个睥倪群雄的王公诸侯坐镇堡垒中?新的mbl 111B喇叭,换了一个小巧秀丽的弧形网罩,这回又像是气质高雅的公主羞滴滴的展现风情。摆在音响架上气宇轩昂的mbl 6010前级,从1987年问世后内部屡经修改升级,也遭到竞争者一波又一波的挑战,但直到如今,它仍稳居宝座。1993年上市的超级扩大机9010,不但体积与重量傲人,它驱动喇叭的能力多年来同样无人可以企及。
mbl的老板Wolfgang Meletzky看起来像一位优雅的贵族,从他手中诞生的mbl音响器材,天生就流着贵族的血液!

老顽固
    从2000年起,mbl 6010C前级就不再供货,原厂更早前宣布将推出改款的6010D前级,于是买家翘首期盼。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半年多,尽管国外的订单已经在排队,mbl就是不愿意让还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推出,可能只为了几个零件,也可能是操作不够流畅等小问题,但mbl宁可让大家等,也不愿匆促草率的坏了自己的名声。mbl的贵族形象,其实是从这些小地方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我家中有一对mbl 300D喇叭,这是1999年才改款的产品,我们也觉得表现不错,但mbl却不满意。他们传真给全世界经销商,要求进行分音器的改装,上面详列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并且一个一个步骤说明。据代理商告知,这是V1.16版本,之前已经有过好几个版本了。如果是一般的制造商,产品上市就上市了,可以卖继续卖,不能卖再换个样子改型号即可。但这对300D喇叭编号还是300D,不说的话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连一点小地方都如此「龟毛」,难怪mbl产品出厂的速度这么慢。以mbl 6010前级来说,一年顶多一百多部的产量,太多了他们也做不来。对消费者来说,mbl锱铢必较的态度,除了是质量的保证,也是mbl王国的致胜之道。

真坚持
    可能很多mbl的用家都不知道,你花钱所买的音响器材原来里面有那么多看不见的坚持。举两个例子来说,一是6010前级,一是mbl的喇叭。


   6010前级不单看起来壮观,声音也是堂而皇之,结合了力与美的要素。有些人批评这部前级中零件少得可以数出来,但Meletzky不以为意,整个机箱几乎都是他设计出来的,他认为厚重的钢板机箱、黄铜车出来的旋钮等都是好声的事实需要,没有声音以外的浮华。6010以黑色搭配金色的外观设计,不但成了mbl的招牌,更增添mbl的贵族气象。为了让用家永远珍藏,mbl在这部前级的面板施以七层钢琴烤漆处理,漆的总厚度为2mm,要把这么厚的漆在金属板上处理得如镜面般一样平滑,至少得花二个星期时间,而且一有瑕疵就得退回重做。那两个大旋钮镀上5μm厚的24K纯金(是一般镀金的五倍),然后再仔细研磨使它们像镜子一样平,你可以靠近瞧瞧它们映出来的影像就知道有多精细。别看6010的变压器小小的,它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各加了一层屏蔽,二层屏蔽各自接地,由于做得够精密,所以电压变动在-20%-+10%之间都能应付,而且不需考虑电源极性的问题。举凡这些细节,造就了6010前级无可比拟的声音表现,我认为它的皇者地位当之无愧。

   再看看mbl的喇叭。独特的101葫芦振膜没话说,从碳纤维、铝合金的切割、成形、涂漆到音圈绕制、组装等工序,都必须自己来,这样才能确保质量可靠。即使制造传统喇叭,mbl也丝毫不马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材料,Meletzky干脆自己做。所以在mbl的工厂里,有一个很大的金属加工部门,像1621转盘等复杂的机箱,全部以CNC计算机车床自行生产,真是耗工耗钱的方式。过去mbl所有的传统单体,大的不会超过12吋(300mm),小的不超过五吋(130mm)。低音单体如果太大,振膜就有一定的重量,很难迅速起步与剎车,所以一直到今天,mbl都自己生产锥盆倒扣,有巨大磁铁的低音单体。用作中音或低音的五吋单体,超过这个尺寸同样在中高频段会有失真,所以mbl很少有两音路设计的喇叭。早年他们曾向KEF、Focal买过单体,但都无法合乎需求,只好自己下海了。而为了做好五吋单体,他们从振膜、音圈绕制到成形又一手承包。
TOP
68#

GRAMMY 在 2006-10-24 11:48:09 发表的内容
mbl的官方网站是?



MBL国际网站:

http://www.mbl-germany.de/
TOP
69#


帝王之尊MBL



  
2006-3-24 14:59:51

广州贵族网整理收集 v浏览次  添加到收藏夹 发送给好友

--------------------------------------------------------------------------------


  


    1621与1521两部CD转盘,mbl考虑许久之后(从设计到推出足足花了四年多时间,其间研发费用超过120万马克),分别采用Philips的CDM-12 Pro与CDM-12工业型传动机构。以Meletzky的个性,可能的话,连传动机构他都会想自己做!

正声音
    不一定所有人都认同或喜欢mbl的声音,以台湾音响迷的口味,过去对mbl器材最大的意见,是它低频的量感不够丰富饱满。近年来Meletzky不堪代理商的持续反应(台湾是mbl最大的海外市场),终于在声音调整方面作了一些让步,把中低音设计得丰厚一些,但骨子里Meletzky却不一定赞同。他曾经表示,美国人喜欢的Punch感,或者东方人所说的冲击力,都是指100Hz-200Hz之间的频率,那不是真正的低频,真正的低频在100Hz以下。结果这个频段mbl设计成非常平直没有突出,反而大鼓、管风琴、低音大提琴与电子乐器等真正具有低频到极低频延伸的乐器,在mbl喇叭上听得非常清楚。我们认为不过瘾,Meletzky却说那才是正确的!

    在中音、中高音,甚至较高的低频段,喇叭反应要灵敏,这样才能分辨出音乐中的细节与乐器音色变化。可是真正低频段并没有速度的问题,真实乐器听起来都是柔软、深沈而稍微缓慢的,任何听起来紧绷或硬梆梆的声音都是不对的,仔细想想mbl喇叭的表现,的确如此。还有,Meletzky批评那些低频很多的喇叭,往往里面包含了各种失真,因为单体振膜无法有效控制,应该振动一次的却晃了好几次,这样的低音浑浊缺乏解析力,更谈不上什么质感,也不符合mbl对正确声音的要求。
低音如此,中高音亦然。Meletzky很喜欢Dynaudio单体,所以较高级系列都采用Dynaudio高音,便宜如323等型号才会用Vifa产品。极高频延伸清楚,中音透明,整个音场才会开阔自然,只要配上好的讯源与扩大机,乐器甘美的甜味自然就会扑鼻而来。mbl喇叭听起来特别飘逸细致,充满空灵之美,也是Meletzky追求原音重现的结果。

巧设计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mbl器材的搭配性。本刊主笔梁过是百分之百的mbl拥护者,他不但使用全套的mbl顶级器材,还追随着Meletzky「起舞」,从101、101B、101C到101D喇叭一路换下来,他把mbl的癖性摸到熟透,而每一次都有惊喜,每一次都更满意。早年他曾用过6010前级与8010后级(当时最高档组合)推动mbl 311喇叭与211超低音,结果有得有失。后来Meletzky说明,5010前级才是311喇叭的正确搭档,211喇叭也是为301、311、321等喇叭设计的。6010前级应该配合顶级的101喇叭,加上顶级的201超低音。由此可见,不一定都用最高级的产品,就能得到最好的声音表现。

    从前级来看,mbl的线路几乎没有换过,是真正的一以贯之。每次修改,都是换了一些零件,或让它更简化一些,从最高级的6010到较便宜的4004,相差无几。我试用过mbl 5010CM前级,不但里面的线路板打上6010编号,电源板也与6010无异,那颗巨大的德国MSP音量控制器如数使用,但它的声音就是和6010不同,何故?有机会请教Meletzky,他说线路的确是一样的,但高级型号产品使用的零件都经过仔细配对挑选,所以表现更好是正常的。6010前级使用简单的IC放大,也是mbl饱受争议之处。Meletzky慢斯条理的表示,音响产品设计最主要的考虑不是方法,而是结果。他的意思是说,只要能达到设计者对声音的要求,使用什么零件,什么线路都不重要。同样的IC别人也在用,声音就是与mbl不同,Meletzky认为单纯将IC放在电路中是不够的,而必须针对IC的特性为它创造合适的电路环境,才能发挥良好效果。

    从喇叭来看,你有没注意到mbl产品的效率都不高?因为他们坚持Linkwitz-Riley四阶式分频网络,虽然复杂一些但可让每颗单体工作范围更明确。还有,mbl喇叭的分频点都差不多,因为他们所用的单体大同小异,最大的改变出现在300D与111B身上。300D的中音单体是向法国Davis购买的,外加两个大尺寸低音单体,但再仔细一想,300D根本就是311D加上低音的放大版,这就是mbl的设计理念。111B也打破mbl对五吋单体的坚持,每边用了两颗六吋半中音,但mbl另外加上很多新密技,这对喇叭可以说是mbl另一个惊人的创新。有传统,有创新,让两者相容不悖,mbl的成功绝非偶然。
TOP
70#

http://www.520ff.com/bbs/Archive_view.asp?boardID=19&ID=4303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