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复制链接]

查看: 38760|回复: 115
71#

回复: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讲起LP,唉!一声叹息!
TOP
72#

回复: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好帖子。可供参考学习。
168兄叹息为啥?;P ;P ;P
TOP
73#

回复: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原帖由 leewang 于 2007-11-25 12:31:00 发表

168兄叹息为啥?;P ;P ;P



-----------------费神 又费米
TOP
74#

回复: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原帖由 杭州一少 于 2007-11-25 12:33:00 发表
原帖由 leewang 于 2007-11-25 12:31:00 发表

168兄叹息为啥?;P ;P ;P



-----------------费神 又费米


对啊!十分严重的不良嗜好之一,仅比嫖赌饮荡吹好小小!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75#

回复: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原帖由 bruce1906 于 2007-9-24 9:24:00 发表
adre Levy的大提琴作品法国lumen头版,那么基本上已经接近古典唱片价格的极限了,三张一套的巴赫大无,只看到过一次,而且品相只有EX左右,价格是6800美金以上。


Andre Levy的Bach大无,Ebay上3LP一起拍卖的,2006年3月5号结束的那次,最后价格仅仅是6777美元(这些钱连辆7年旧二手的Camry都买不到)。Levy的那套巴赫大无时常在Ebay上录面,只要有心的话三张分开来收并不难买到。比如说Ebay上2006年10月21号结束的那张(收录第一和第四两首),最后价格1005英镑;2005年5月13号结束的那张(收录第2和第6两首),最后价格仅仅是1005欧元。这些还是我个人业余时间不完全的观察而已(我不可能天天都泡在Ebay上)。大家看,才一年多的时间短内,就至少出现了三次,并且还只是在Ebay上面。所以felixcat说:在经验丰富的“收藏者”眼里,真正可以值钱的唱片,流行类不超过10张;古典类,没有。

唱片仅仅是工业品,数量经常会超出收藏者的想象。只要有利可图,它们会经常出现在类如Ebay这些拍卖网站上。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76#

回复: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6800美金!那真是疯了.
不过楼上说得对,真不明白如邮票,LP,CD等大量生产的工业品为什么有得抄.或者可以认为LP容易损坏,保管不易:邮票被使用过不值钱.但最离谱是什么旧版CD.随便都有十万八万的发行量,又容易保存,难以理解!
TOP
77#

回复: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好久没上论坛了,想不到这么旧的帖子还被翻了出来,更没想到原来自己还曾经发表过几句谬论。小弟有幸参观过我爱LP兄的收藏,口水自然是哗哗地流。一年过去了,我还是对EBAY束手无策,淘宝上还是充斥着大量的垃圾和令人喷饭的报价,本来最有信心的重刻片数量也日渐萎缩。这段时间也曾经买过几张自己梦寐以求的头版唱片,例如战争安魂曲,BEECHAM的艺术家的生涯,乱世佳人,E.KLEIBER的玫瑰骑士,普列文的胡桃夹子等等,效果是比再版或者非原产地版优胜许多,但在低频表现上与重刻片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以上几张都没有重刻片,有些还是单声道,只是在听感上有这样的感受),而且还有无法克服的碟面损伤,有些损伤还看不见,只有到了动态大的地方出现破声你才知道被上一手用家唱伤了,令人相当烦恼。重刻片或许有着种种不如人意之处(如我爱LP兄所言,买回来第一分钟就开始贬值),但至少可以听着舒服,有着我最喜欢的弥漫在整个空间的绵密低频。可是我本来相当期待的MERCURY重刻片素质越来越差了,高频干涩无味,中低频又薄,音色暗淡,弃之可也;DECCA的重刻工作由于母带转运往德国汉诺威而停顿下来,致信speakers corner相询却被告知DECCA的唱片有价值的已被再版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已无多大价值云云;我最喜欢EMI所录的歌剧及声乐,但正如MICHAEL HOBSON所言,歌剧唱片挣不到利润,大概除了市面上现有的几套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在此向TESTAMENT致敬,给我们留下一套现场的指环和荷兰人,虽然价高碟质差,但总好过没有);RCA该出的已出了,现在搞的EVEREST系列在艺术上没什么价值,估计也只有草草收场的份。想买重刻片的朋友请注意,speakers corner 所发新片多数不及格,素质稍好的只有DECCA部分及早期几张DGG,其余包括MERCURY及流行爵士在内的重刻片均单薄晦暗,音色极尖恶。估计是贪图方便使用原刻片的工作母带而非重新制作原始母带所致(这一点可以通过留意每段之间的母带嘶声判断,如果嘶声是不间断地连续下去的,那一定是用了制作原版LP的工作母带;如果每段之间嘶声停顿,那就是重刻时使用了重新整理过的原始母带,这才是对得起现在的发烧友的做法)。在我的系统中,能随着系统的进步光华尽现的只有classic records所发行的六张MERCURY 及部分RCA,当然还有他家的45转(analogue production的45转爵士重刻也非常好)。我记得在音响论坛第二百期里有MICHAEL HOBSON的专访,里面提及许多他关于重刻工作的见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
我爱LP兄提到的某国外私人LP网站是hi-endaudio.com(主事者S.A与stereophile的主笔有颇多过节),各位英文够好的可以上去一看,保证大开眼界,里面也详细论述了有关许多LP版本的见解,不过信不信就由你了。我就无论如何也不认同荷兰版DECCA好过英国版的说法。还有为什么小DECCA用ffss而小LONDON却用ffrr,这个问题我从来就找不到答案。S.A说DECCA与LONDON用的都是同一个印模,但phase 4的DECCA版与LONDON版却不是。我仔细看过DECCA与LONDON的phase 4碟芯,没发现有什么不同啊,声音都是那种倾向硬朗与光辉的取向,谁能给我一个答案??不过S.A有一个说法我认为很对,就是美国版ANGEL是垃圾。
TOP
78#

回复: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linnsondek兄很久没见了!
现在复刻片的发行和市场的联系比以前更加密切得多了!
早期CR复刻的180G确实是可以接受,还有老兄提到的analogue production是用胆机刻片的,再加上现代机器的进步,频宽比原版还好,只是中频的韵味差些而已.
speakers corner的声音之所以高频干涩无味,中低频又薄,音色暗淡,除了母带的原因外,我想刻片用的是晶体管机应该也有莫大关系的吧.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79#

回复: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早期CR的RCA,MERCURY其实也是用晶体机刻片.记得十几年前CR刚闯出名堂时香港某音响杂志曾有过一篇CR的专访,里面提到"使用晶体机刻片,有发烧友诟病中频不及原版暖厚温润,高频则稍嫌稍亮".我一向有留意CR的信息,它家一向没有提及用什么器材刻片,直到重刻EVEREST系列才标榜使用全胆机刻片.为什么一定要胆机刻片才有好声音?现今世界上最高级的器材绝大部分不都是晶体机吗?所以我认为不管用什么器材刻片,出来的效果才最重要.音效这玩意,每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很难一概而论.而且强调了某些部分,其余部分肯定有所削弱;如果采取全频平均分配,又会被批评没味道......难咯!
TOP
80#

回复: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原帖由 linnsondek 于 2007-12-1 0:09:00 发表
这一点可以通过留意每段之间的母带嘶声判断,如果嘶声是不间断地连续下去的,那一定是用了制作原版LP的工作母带;如果每段之间嘶声停顿,那就是重刻时使用了重新整理过的原始母带



linnsondek兄,这一点不尽然。比如说水星那张芬内尔的西班牙,CD上来听每一段的母带嘶声都是连续下去的,但是该CD是用可得到的最原始的母带制作的。

关于“原始母带”,我觉得不应该指的是当年录音现场从麦克风里传来的信号经调音台录到的那些磁带(这可是最原始的母带),因为这些最原始的带子上面通常是各个录音section里零碎的片断,幸运的话可以是整个乐章,更平常的是数分钟或十来分钟的片断(当然这些带子必定是音质最好的)。这些都需要艺术家在表演之后立刻到录音间里跟制作人、工程师一起重播审阅,提出整理意见之后再由剪辑人员调整拼接起来,制作成另外一份可以连续播放欣赏的带子,linnsondek兄指的是这类带子吧?

先不看借版权来再版的公司了,现在就算是本家公司再版老录音的时候,都不会去动那份最原始的母带的(更不用说实际上很多录音的那份最原始母带目前都已经遗失或者被销毁),因为这样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另外由于当年录音的时候要有专人做记录哪一段录的是什么内容,对应于乐谱的哪里到哪里等等,这些都是临时记在笔记本上的,很多时候都没被作为文档保存下来;还有艺术家在审阅的时候跟录音人员提出的意见和修改,那更是没办法都写下来,这样的话就算要从最原始母带干起,现在人们也无从下手。所以一般来讲唱片公司只会保存经过剪辑修整之后,可以连续播放聆听的那份工作母带。因此对于再版片子来讲,区别只是它采用了上述“工作母带”的第几代拷贝而已。

当然以上所说并不是绝对,也有一些情况是把所有资料都保存下来的,这里就不具体说了。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