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05年,总共欣赏现场音乐会13场。在时段上明显呈现前松后紧的态势:上半年仅听了两场,而从九月份开始到年底的近四个月一发而不可收拾,其中十二月份最为频繁,共4场。所有13场音乐会中两次为免费入场,其余场次的总共实际花销为人民币2080元;除柏林爱乐那场是提前订票以外,其余全部“斗牛”。详细列表如下:

各项评选及一句话点评——
●最佳乐队音色:#8、#11、#10(欧洲大团的实力毕竟在那里摆着,相比之下BPO在综合实力上更胜一筹)
●最佳整体表现:#8、#11、#4(古典乐坛当今的三位超级大师:拉特尔、杨松斯和小泽征尔各占一席)
●最佳现场气氛:#11、#6、#4(第一选尤其火爆、第二选特别感人、第三选十分优雅)
●最佳性价比:#4、#6、#13(不花钱的演出不列入此项评选行列,BRSO的两场能以低廉价格入场也纯属以外,因此同样不予考虑)
●最佳民族韵味:#12、#5、#9(芬兰拉蒂的阴暗冷峻、意大利人的轻松愉快让人印象深刻,9#的入选源自演出中的《愁空山》)
●最佳华人艺术家演出:#1(华人艺术家的演出本身就看得不多,但在这极少数中,林克昌棒下的老柴值得赞誉)
●最拙劣印象:#3(管风琴的音色与想象中有一定差距,乐队表现也破绽颇多)
年度最遗憾的错过——贝尔、诺林顿与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出、傅聪和郎朗的独奏会等,不能尽数……
作者博客:
http://spaces.msn.com/members/audio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