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伯恩施坦的贝九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 4269|回复: 23
21#

上山砍柴 在 2005-8-4 10:52:51 发表的内容
克莱伯的贝9?出个图看看?


会不会是老克莱伯?
伯恩斯坦这张贝九把《欢乐颂》改名为《自由颂》,是一张非常出名的唱片。但我总觉得纪念意义多于欣赏价值,一来是DG公司的现场录音,效果并不特别好;二来是乐团成员由许多不同乐团临时组合而成,配合还不够整齐划一。
另外还有个和音乐无关的原因——两德统一,由一个美国人来指挥,感觉有点怪。
TOP
22#

[quote]Dr kuang 在 2005-8-5 16:29:58 发表的内容


会不会是老克莱伯?



真有可能是Erich Kleiber的.
1952年录音,历时66分05秒,英国Decca原盘,老克莱巴的风格是向Toscanini的新写实主义看齐,尤其速度的设定。在他的经营之下,VPO的音色美的确得到充分的展现,柔和且幽雅的色调,令听者陶醉,尤其第三乐章,是整个录音最动人的部分。不过,诙谐曲稍嫌平版,声乐阵容坚强,可惜快乐颂主题,Weber的声音略有不稳
最后编辑zelenka
TOP
23#

里根主政时期最大功绩莫过于苏联垮台和两德统一啊,这背后都是老美使得怪啊,所以这么重要的场合当然老美要显派一下,伯恩斯坦只不过适时地出现在这么一个场合罢了。不过,这可能冤杀了伯恩斯坦,上世纪7、80年代,伯恩斯坦在欧洲有着崇高的威望和人气,这大概是他出现在这个场合的真正原因吧。
TOP
24#

伯恩施坦的贝九
1964年录音,历时69分30秒,美国CBS原盘。这是伯恩斯坦第一次录制的合唱,当时的他还是现代派的拥护者,喜欢强调节奏感,不重低音延展。因此这个录音里,伯恩斯坦的诠释相当痛快凌厉,让人联想到年轻时期的霸气,他让音乐易懂,基本上也符合其美国大众文化的属性。整体而言,每个乐章伯恩斯坦都尽可能做到平整均衡,没有很让人惊异的表现,大致上中规中矩。第四乐章合唱部分的和声透明,可惜表情的变化稍嫌平淡。
1979年录音,历时70分32秒,德国Grammophon原盘。Bernstein圆熟的艺术成长,让这个录音有很不错的完成度相当耐听。他自然地流露出VPO的美,演奏中带有热情,Bernstein处理慢板的极品之一,独唱者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不过合唱部分紊乱,是这个录音最令人诟病的地方。1979年与VPO的另一场现场演出,则由日本FKM出版CD-R盘。1989年12月25日,庆祝柏林围墙倒塌的现场演出,是个历史的纪念碑,由各地杰出乐团成员组成,加上快乐颂改为自由颂歌咏,当时传为美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