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最喜欢的《莫扎特弦乐四重奏、五重奏选》 [复制链接]

查看: 2783|回复: 6
1#
[upload=jpg]Upload/200511813323868234.jpg[/upload]
《莫扎特弦乐四重奏、五重奏选》5CD 474 000-2-阿马迪乌斯50年代录音
买这套唱片一开始完全是因为朋友的嘱托,朋友要我帮他买一套莫扎特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的CD,条件是不要全集只要其中的精华部分,这样既省钱又有时间听。当我在香港的HMV见到这套唱片后觉得完全符合朋友的要求就买下了,回到家一听之下真是爱不释手,后来又在广州买了一套珍藏。
我对阿马迪乌斯弦乐四重奏组一直是极为推崇的,阿马迪乌斯弦乐四重奏组于一九四七年成立于英国,由三位维也纳流亡音乐家与英国大提琴家洛维特组成。作为本世纪最负盛名的四重奏组之一,他们以擅长演奏维也纳乐派的作品闻名于世。我听过他们60年代在DG公司留下的立体声版的全部莫扎特、贝多芬的四重奏和部分海顿四重奏作品,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些曲目中阿马迪乌斯弦乐四重奏组的演奏即使不是最佳至少也是最佳之一。而这套DG公司近年才出版的选辑则是录制于50年代的单声道版,包括了莫扎特23首弦乐四重奏中的9首和6首弦乐五重奏中的4首。在莫扎特23首弦乐四重奏中前13首为早期作品,其创作先是由意大利风格转向海顿风格,明显受他人影响,而中期的6首“海顿”四重奏和晚期的3首“普鲁士”四重奏才是他的精髓。这套5CD基本上将其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的精华囊括其中。
这套唱片也许没有意大利四重奏组的精美和格鲁米欧五重奏组无比丰富的细节,也没有他们后来录制的立体声版的那种工整典雅,但其最吸引人之处就是那种老派的维也纳风格,那种怡然自得的气派,那种与生俱来的优雅风度,无比的鲜活,叫后人无法仿效。
阿马迪乌斯四重奏组的早期演奏,在艺术处理上应该说是抓大放小,无比的率真,四个人充满灵感,配合默契,呈现出一种“举重若轻”般的干净和简洁,是一种至情至性的自然流露,当演奏到甜蜜动人处,你会明显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隽永和深邃。这个录音也许不能说具有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却绝对能让你感受到莫扎特音乐中那无处不在的宽容、睿智、超脱和达观。
这套唱片虽然是录制于50年代的单声道,但录音丝毫不差,些许的背景噪音并不影响听感,也许没有现代录音那么清澈鲜亮,但却有着一股令人极为舒畅的温暖的黑胶唱片的味道。
阿马迪乌斯弦乐四重奏组在小提琴手席德洛夫在一九八七年逝世后,宣告解散。今天DG公司把他们早期全盛时代的录音结集出版真的是我们爱乐者的福音!
分享 转发
TOP
2#

好贴!我也是amadeus的fans.
TOP
3#

DG这个系列里面有TRIO DI TRIESTE 的录音。我在一张合集里听过他们演奏的schubert三重奏的节选,觉得很好。就让李源定购了。
哪位老兄熟悉这个组合的请介绍一下。多谢。
TOP
4#

这个四重奏团的贝多芬全集,海顿的《皇帝》,还有德沃夏克的《美国》斯美塔那的《我的一生》等都非常喜欢,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比较受推崇的莫扎特我却更喜欢意大利四重奏团的录音,正好和《音乐圣经》推荐的相反。
TOP
5#

Dr kuang 在 2005-1-18 23:50:17 发表的内容
这个四重奏团的贝多芬全集,海顿的《皇帝》,还有德沃夏克的《美国》斯美塔那的《我的一生》等都非常喜欢,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比较受推崇的莫扎特我却更喜欢意大利四重奏团的录音,正好和《音乐圣经》推荐的相反。

我最早买的莫扎特四重奏也是意大利四重奏团的,这可能是这个团最好的录音,但听多了就感觉这个录音似乎太过“完美”了,稍许缺了一点莫扎特嬉戏的风格。不知邝版以为然否?
TOP
6#

意大利四重奏团乐句比较流畅,转折也比较圆润(可能是PHILLIP录音取向),更富于流畅华丽的感觉,声部间音色融合得比较好;而DG的阿玛迪斯我听的是立体声,感觉上好象更注重声部结构和主题之间结构的工整,乐句间和不同声部的对比较为鲜明;可能是我觉得莫扎特的作品有明显的洛可可风格,而阿码迪斯演绎得就有点偏向歌特风格了,倒真没在意嬉戏的表达。
TOP
7#

邝版的理解相当精到,不过这个单声道和他们后来的立体声还是有差异的,不象后来多少有一点刻意,显得更加浑然天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