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LP/CD/SACD
玩LP软件是一大麻烦。杂谈LP/CD/SACD (3千字)(低温 今天0:58 阅读 2)
LP给人的感觉是比CD自然和顺畅,尽管信噪比和声道分离度远低于CD,另外还有恼人的爆点,但是LP的听感始终是美妙的,这个问题俺直到听过SACD才算彻底理解了其中的奥秘。
LP是模拟录音,理论上提供的指标可以达到20KHz, 需要RIAA补偿回路消除频率与振幅的衰减关系,随作频率上升,振幅相应减小,但是上限频率是可以超过20KHz的,而且,在20KHz的听与范围内,可以记录非正弦波形!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非正弦波形在数字化取样时是要通过FFT(快速付利叶变换)才能描述出来的而模拟记录根本不需要。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18KHz的正弦波和方波时,人们能过分辨两者的不同,但是对一台以44.1KHz采样的机器来说,一旦进行A/D采样,波形的差异将被滤除,根据FFT的计算,至少要保证三次谐波才能近似的还原出方波的轮廓,那末44.1KH/3/2=7.35KHz, 结论是标准CD机的方波频率响应范围<8KHz,超过8KHz的复杂波形信号,只能描述为纯正弦波。 正因如此,LP录制的音乐在20KHz以内的信号波形是丰富的,近似完整的,但标准CD超过8KHz都是单一的正弦波,因此反映为高频段单调、单薄是有道理的,所以很多人热衷于LP。 SACD的出现,采样的频率由44.1KHz提升为2.8MHz, 正弦波频率响应提升到100KHz以三次谐波计算可以近似到33KHz,以五次谐波计算刚好20KHz,所以说可以近似的还原基波在20KHz的方波,这意味着很多过去丢失的信息可以被近似还原出来。所以,LP真正的对手是SACD/DVD-A,才刚刚出现,CD根本不会是LP的对手,让然这仅指在波形失真上和信息失落上。 事实上LP对高频复杂波形也存在失真、波形畸变,但使用FFT分析会发现其高次谐波是以幅度减小为主,很类似于电子管的高频"软失真",反而听感上很舒服,而数字化系统这种失真体现非信息失落,要么有,要么没有比如5次谐波,感觉声音很硬,即便是SACD和LP去比也有一种硬的感觉。当然SACD比CD在高频区要丰富的多、柔和的多,特别是高频区泛音丰富的乐器,改善特别明显。 好在大多数的乐曲和人声的泛音区落在15KHz以下,但是对于钢琴、小提琴一类泛音区甚至是基频超过15HKz的乐器可就惨了,像钢琴的波型上冲得非常厉害,对不起一律滤成正弦波;所以,烧友总是觉得CD录音和真实的钢琴有差异,但又很难描述,特别是岁数大的,因为人从生下来听觉上限从23KHz(婴儿)一路衰减最低到12、13KHz,人从40岁以后听觉上限频率开始降低,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一个简单的测试,打开电视开关,从机盖上仔细聆听机内的行输出变压器的高频叫声,那个频率是15.625KHz。 LP是个好东西,俺经历过LP的发烧时代,从带传到DD(直驱),从S臂到线性循迹,从RIAA到RIAA80,从压电陶瓷到MM/MC,虽说当时几乎没有银子区发烧而且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烧,但是对理论上的发展高度关注,从国产第一张音质评价唱片到DGG的老卡的贝1-9/84版(数字原版)到DMM(直接刻录)还是收了有限的几张碟。一点体会拿出来和LP烧友共享 1。皮带传动和直接驱动的争论似乎已经完结,带传获胜,DD的瞬态抖动造成的调制令烧友大为不悦,但DD机做的确实太完美的,收藏价值很高,批台传动的速度稳定性变化比较大,温度、湿度、使用时间都回导致皮带长度、摩擦系数的变化。 2。唱头已经完全是MM/MC的一统天下,但唱针本体还有圆针和椭圆真之分(芝田针),真正高档又对唱片无磨损的光电头似乎很少有人关注,那才值得发烧的好东西,信噪比上了一个台阶。 3。S臂、J臂、直臂似乎S和J胜出,各有千秋这种都是市场上常见的,但是直臂做好了才是真正的发烧产品,配上光电头那是一绝。尽管许多唱臂后端有平衡和针压调整刻度,但是针压计还是必不可少的。 4。接着就得说说唱片了,最难找、难伺候就属它了,要防尘、防静电不说,就是存放也只能立放,还不能压了、弯了,按广播规定,一张片子的寿命只有30次(如果没记错的话),听一次少一次,越听质量越差,这才是真正的头痛。保养唱片又是一套家什,软布、碳纤维的片刷,甚至清洗液等等。 乱七八糟瞎侃一堆,对的不对的各位将就着看,该拍砖的别客气。安德烂LP一直在房顶上扔着呢,曾经多次看过许多名机,也曾动过再置一台的念头,只是时机不凑巧,反正软件也成问题,至今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