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从创作之初就被受关注的作品,一开始是作为古典音乐界的反法西斯宣言在二战其间深受欢迎,后来又有部分音乐家评介为形式简陋,在艺术上成就不高(代表人物是巴托克,他甚至在自己的《乐队协奏曲》中对其中的“侵略者主题”作了引用并进行嘲讽),一直到《见证》一书发行,对作品的涵义又有新的说法。
这部作品其实更多时候是被作为“发烧”来欣赏,尤其是第一乐章,“侵略者主题”的反复和渐强,动态范围非常大,到末段的动态足以令绝大部分音响器材俯首,和他的第十一《1905》同是出名难播的器材测试碟。以LP来作比较,录音效果以FELIXCAT提供的EMI版最为突出;如果以CD来比较,EMI的“天使版”我没听过,但小双张的声效就不如CHANDOS的POLYANSKY指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版本(这套目前市面上只见到第14那张),尤其是在大动态的乐段。
补充一下,这几张唱片都要求音箱和后级功率越大越好。
如果更侧重于演绎,比较受欢迎的是DECCA的海丁克和前苏联录制的康德拉辛这两套,DECCA这套不但演绎受肯定,而且录音效果也非常出色,现在已发行了环保套装;康德拉辛的套装则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演绎,但可惜录音效果欠佳,声音干硬(曾经在BMG的12元版中发行过,是最便宜的一套了),现在这套最近重新以DSD技术再版,据说声效有较大的改善,但价格就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