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2x1515 在 2004-3-11 0:03:56 发表的内容 有点意思,能否透露建模的方法呢? |
呵呵,当初这个题目我以看上去也是觉得:怎么可能用数学来解决呢?反倒是像一个社会学的话题。
但细想一下发现还是大有文章张可做的,最后的思路大概是遵循如下规则:
1. 一个人的“属性”有他的财富值、声望值、困难受帮助可能性、剩余社交时间;这里认为一个人有财富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这里的财富收入包括接受救济、乞讨、甚至是抢劫、不法手段得来的都算);
2. 不道德的人的声望值较低,但因为其敛财手段多,因此其获得财富能力较强;讲道德的人声望值高,但其获取财富能力较低;
3. 不管什么人肯定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灾难。困难或灾难会减少一个人的财富。但自然该人可以在社会范围内寻求帮助,这个时候声望高的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也大——于是有道德的人这个时候要比没道德的人优越。
4. 相对于灾难,也有许多获取财富、增加财富的机会;
5. 每个人进入社交的时间是有限的(要除去童年和生命末期),并且理论上每两个人在进入社交圈子的初期会“产生”一个新的幼体(后代),当然考虑少量的私生子也可以,程序多几行罢了。该幼体经过成长将会进入社交圈子。同时也要考虑死亡的人数。当然也要考虑男女比例(一般初始设置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也是50%)。
上述假设是作为程序的基础的。在设计程序的时候,有一个变量就是该社会的初始人口(N),然后虚拟出每个个体——也就是用程序虚拟出一个社会,并且随机地给与这个社会增加财富的机会,也随机给与社会里的个体以灾难。然后让这个虚拟的社会个体不断地自我繁衍运行下去(设定虚拟的时间为1000年和10000年两个级别),并且多次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取统计的结果。
最后结果显示,很多情况下(N取不同的值,和初始道德与不道德人数之比),竟然不道德的人数会越来越占优势——只有在初始的时候讲道德的人的数量惊人地多的时候,不道德的人最终才不会统治天下——不过我看目前社会实际并非如此,我记得讲道德和不讲道德的比例达到1000数量级才行,但目前社会里,真正讲道德的人的比例有这么大么?
时候想这个模型也是对的,反正我在大学本科四年,越来越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手段”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高明得我吃惊——“幸亏没用在我身上”。这样在我这个相对局部的圈子里来看,我的计算是相当有预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