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线材是一个骗局 [复制链接]

221#

台湾还有很多唱片公司,不管大小,品牌和出品质量都是上乘的,比如:
华博音乐(<蔡幸娟 真情>),
倍特音乐(<罗时丰 唱歌的人>),
太笙唱片(<郭金发 台湾人>),
中国龙唱片(<彭修文 彩云追月>),
上扬有声(<王宏伟 天地太极>),
维京唱片(<冯小刚 天下无贼>原声带),
春水出版(<阿淘的歌>),
畅想音乐(<畅想>),
金圆唱片(<江美丽的心情小栈>),
大罗唱片(<罗时丰 无情的电影票>),
丰华唱片(<张清芳 留声>),
等等!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222#

charlle 在 2005-6-12 8:48:01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5-5-25 11:32:19 发表的内容
据我测试:
普通喇叭线对于20Hz 低频和20Khz高频损耗其实并不很小,至少2% 的损耗,而对于400~ 4000Khz的人声损耗比较小,可能小于 1%  。




烦请enrique兄介绍一下测试的方法,我也想测测看。先谢谢。



我测试的方法其实源于168论坛的chenYH 朋友, 请看我的帖子:

http://bbs.avtime.cn/viewthread.php?tid=67221
TOP
223#

其实线材的作用的确是有的,关键那些高价的,天价的线材,太暴利了?!?!?!
TOP
224#

其实买咸菜是最令人头痛的事,如果经试用觉得不合适又不能退货那才叫冤呢.假如商家肯换另一个品种(肯定要加钱)又不合适.那时恐怕真的要公鸡入光鸡出了.
TOP
225#

天籁行者 在 2004-2-6 23:34:19 发表的内容
生日快乐。



我觉得也是哦~
TOP
226#

人各有志
最后编辑波仔
TOP
227#

暴利是肯定的,越高档越暴利,因为购买者甚少啊。
这个帖子使我想起了关于MP3音质与CD音质之争,我觉得有讨论是好的!
我自己愚蠢的认为,在低价位线材是无法体现太多改变的,高价位肯定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对于声音的改变率与投资率比较,那肯定是个看起来特别可笑的一个分数,这个搞HIFI的人应该都明白。10%的增加投入也许只能换来1%的声音改善。
TOP
228#

       我同意楼主的看法,售线材好似于,传销,除非你hifi器材是上等货,元件,集成块,到未级全是镀金,镀银,这才有用高档线材的必要,这是我个人的看法,用4N线就可以了.
TOP
229#

线材有一定的调音作用,,几百以内{单件}还可接受,,,天价[单价几--------十几W]线才是暴利,,看过线材的制造资料,,虽复杂,但并不神秘....天价线材也不可能摆脱物理限制,而羽化..除非他们用到传说中的超导体,,,
TOP
230#

山芋头 在 2005-7-9 12:35:20 发表的内容
暴利是肯定的,越高档越暴利,因为购买者甚少啊。
这个帖子使我想起了关于MP3音质与CD音质之争,我觉得有讨论是好的!
我自己愚蠢的认为,在低价位线材是无法体现太多改变的,高价位肯定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对于声音的改变率与投资率比较,那肯定是个看起来特别可笑的一个分数,这个搞HIFI的人应该都明白。10%的增加投入也许只能换来1%的声音改善。


实际上那些线材厂是顶级的赔钱,声音不好也不敢做为自己的招牌做宣传,很大的研发费用和时间(不包括仿冒),用顶级的声音去打广告,卖给大家的是中低价线,所以利润大小应该是中价线>低价线>顶级线...............................................................这是一大厂销售总监说的.不光是咸菜,其他产品也一样!!!大家想想吧!
TOP
231#

楼主说的有一点道理,但是没有点到点子上。好的线材对电流的传递是绝对有正面作用的(音频信号从根本上说就是电流信号),真正的瓶颈是在分频器上,这也就是为什么HI END玩家到最后玩的都是真正的外置电子分频(把原配的分频器全部BYPASS掉)。一些HI END旗舰音箱也都设有外接电子分频器的接口可以把箱子里的分频器BYPASS掉。这样前端器材包括线材的素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线材并不是什么骗局,只是如果最终还是连箱子里的分频器而你的分频器又没有很好的摩过的话就没什么必要花太多的钱,1,2千足够了。
TOP
232#

整个电路的连接是要根据需要选材的,如果全是纯金打造,未必就有好声音,不同材质有它自身的电气特性,你若不放心,就直接不要插头,裸线接入也未尝不可,我入门时就有人指点,散线煲鸡,不要用插头,不过好的插头也是镀金的。
TOP
233#

WHY?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40952&ftdate=20031127&nTypeId=10
TOP
234#

线材是能改善音质的,但程度如何呢?说实话,我花了2千米的紫荆花信号线换几百元的AQ角响尾信号线,也只是有一点点的改善,如果不是很认真的听,也许是感觉不出来,但这种改善值不值得,就看自己的喜好了,也要看各位口袋了。
但现在论坛上有一股风是猛吹线的神忽其神,好象一换线立马就提升100%似的,这也不合实际了,我始终认为,一味花过多的资金在咸菜上,还不将资金花在升级音源来得实际,花5000元升级音源的改善必然比花5000元升级线材要好得N倍。线材基本适合是OK了。
TOP
235#

万里碧空 在 2005-11-15 11:22:47 发表的内容
楼主说的有一点道理,但是没有点到点子上。好的线材对电流的传递是绝对有正面作用的(音频信号从根本上说就是电流信号),真正的瓶颈是在分频器上,这也就是为什么HI END玩家到最后玩的都是真正的外置电子分频(把原配的分频器全部BYPASS掉)。一些HI END旗舰音箱也都设有外接电子分频器的接口可以把箱子里的分频器BYPASS掉。这样前端器材包括线材的素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线材并不是什么骗局,只是如果最终还是连箱子里的分频器而你的分频器又没有很好的摩过的话就没什么必要花太多的钱,1,2千足够了。





这才是比较客观的说法。
可以这样理解;对交流电来说,导线回路存在感抗、容抗;感抗主要存在于导线内,而容抗主要存在于两导线回路之间。频率越高,感抗越大,容抗越小。结果是频率越高的交流电由于感抗作用,越难通过导线回路(等效阻抗增加);这还不算,由于两导线回路之间容抗减小,线间“短路”吸收的高频信号还会增加。因此,普通的导线不能做为音响线材。
带式线材比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也比较好的解决了高频“集肤效应”问题。可以一试。
TOP
236#

WHY?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40952&ftdate=20040608&nTypeId=11
TOP
237#

个人认为发烧就是:朝三暮四、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动手动脚......死不悔改!
TOP
238#

这个贴子怎么乱了,是HFI乐趣的回贴?
TOP
239#

只信电源线的作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