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摆位
音箱的摆位是非常重要的,这套系统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之后,哪怕只是挪动一寸的距离,也会对声场和低频带来可观的影响。而且当吸音和设备做了调整之后,可能音箱摆位也要重新调整才能够达到最佳位置。
不花钱升级系统?
刘汉盛主编在大师讲堂中提到,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花钱,就可以升级你的系统,而且效果好很明显?有,那就是摆位。摆位到底有多重要,可能大家都无法想象,它真的可以让你的系统脱胎换骨而且不用花一分钱。刘汉盛主编做了详细的讲解,我结合这么多年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音箱的位置,
首先是距离后墙的距离,这个距离直接决定了你的音箱低频的驻波和缺陷。刘汉盛主编讲到,从你的音箱前面板,到后墙的距离,乘以4就是低频相抵消的波长。再用声音的速度340m/s除以这个波长,就是你的系统低频波谷的频率。例如你的系统前面板距离后墙5米,那波长就是20米,340÷20=17。那就是说17Hz的低频会被后墙的反射抵消掉,但是这已经不在可听范围了,所以是没有问题的。例如我家为了孩子,音箱距离后墙的距离只有1.8米,因此47Hz的低频会被抵消掉,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孩子练琴也在这里,音箱再拉出来就影响钢琴的位置了。如果你希望你的低频可以保持到的34Hz的低频响应,那么你就应该保持340÷34÷4=2.5米的后墙距离。如果家里实在没有地方,刘汉盛主编还提供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就是干脆贴着后墙。这样的话,损失的是100Hz以上的频率,这就对低频影响很小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音箱贴着后墙摆,会造成声场前压,声场是反向压迫过来的,会有一些影院系统的包围感,但是听音乐并不舒服。我自己是喜欢把音箱尽量往前拉的,并不是为了低频,而是因为音箱越靠前,越可以在音箱后面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演出舞台,声场越接近现场,就好像把乐队请到了你的家里,当然我家的系统呈现的舞台感会小一号。而传频声学这套罗杰之声的系统,则可以产生近乎于现场真实乐队规模的舞台感。
要不要内倾?
一直以来,关于音箱的摆位,就有两派。一派是讲究音箱是平行摆放。另一派则是要有内倾角,当然还有一些折中派微微内倾的。刘汉盛主编是支持内倾角的,他讲到在录音室里面,监听音箱也是有内倾的,有内倾角的摆位可以让你听到和录音师听到的一样的声音。我个人是支持内倾的,而且我还喜欢内倾角要大一点(适合摆长边)。音箱内倾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营造更真实更凝聚形体的现场舞台,而水平摆放的声场呈现的舞台是会散一点。另一个是可以尽量减少侧墙的影响。我认为只有一种情况才能采用平行摆位,那就是当高音太亮的情况下,让高频离轴响应产生的衰减来减弱高频的压力。球顶高音在轴心位置声压是最大的,离开位置,声压会跟随降低。但是高音太亮这属于系统搭配出了问题,往往还有可能伴随着失真。应该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偏离高音轴心去逃避。
天然大号角,
合理的摆位可以利用房间的反射,形成天然大号角,增加音箱的灵敏度,让音箱更容易推动,还不会出现大的波峰波谷。可能大家会立刻想到美国杰士的靠墙大号角,就是利用墙角的反射,增加声音的传播扩散。其实“天然大号角”不仅仅是放在墙角这一种用法。即使正常的摆位也可以找到一个点,利用墙角的天然大号角。音箱离开后墙和侧墙,距离后墙要比侧墙远一些,音箱前后的位置大概在2/3到1/2的位置,内倾角指向皇帝位,反复找,一寸一寸的尝试,最终你会找到一个位置,一下子房间和音箱成为了一个整体,房间也和音箱一起发声,声音一下子全打开了,声场开扬辽阔,场面宏大,没有任何拥挤和混乱。这就是这个房间的黄金点位。只要找到这个点位,音箱都变得更好推也更好控制了,仿佛音箱灵敏度都提高了几个dB。这是我曾亲身体会过的,这个摆法最大问题是音箱拉出来太多,影响平时的起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