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国家大剧院初夜:精致有余棱角不足——记雅尼克指挥鹿特丹爱... [复制链接]

1#
我的国家大剧院初夜:精致有余棱角不足——记雅尼克指挥鹿特丹爱乐




爱乐多年,这次因为探访亲人来到北京,终于首次踏足国家大剧院,而听到的则是欧洲名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指挥是出生于加拿大的雅尼克·涅采-西格英,担任独奏的则是同样出生于加拿大的法国人让·吉厄纳·奎拉斯。

来到国家大剧院,拿到票之后,首先感到不太爽是安检人员比机场还要严格的检查,详细就不说了,不过这对听音乐会的听众来说,的确在心理上不好接受,在香港,曾荫权和唐中年去听音乐会都没有安检,广州和深圳是汪汪等老大出席,才会有安检的情况。不过北京是这样,官太多,地铁都要安检,没办法了,纳税人交的钱太多,需要就业的人也太多,姑且认为养着这些安检人员有其合理性吧。

关于雅尼克和奎拉斯的背景资料就不多说了,雅尼克刚跟鹿特丹爱乐在DG出版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唱片,也是昨晚演出的重头戏;奎拉斯则在Harmonia Mundi出版大量唱片,风格一如法国人的优雅精致,没有太多棱角。

开场是约翰·瓦赫纳尔的《西拉诺·德·贝热拉克》序曲,属于冷门作品,感觉到乐团声音很精致漂亮,足以让人想起RCO的声音,不过跟位居世界顶尖的RCO还有一定差距吧,特别是绵密和厚实的感觉并没有,这也可能跟国家大剧院不算好的音响效果有关,鹿特丹爱乐的声音也让我更多想起常常听到的香港管弦乐团。

鹿特丹爱乐,曾经在1973年开始由RCO前任双簧管首席埃杜迪华特领导,而迪华特在2004年到2012年则出任了HKPO艺术总监,之后接棒的则同样是荷兰人的梵志登(Zweden),近10年来HKPO都是荷兰人领导。鹿特丹爱乐跟香港管弦乐团完全就是“一个模子打出来”的声音,优点缺点都很明显,声音很精致漂亮唯美,但在高潮之处缺乏棱角,让人觉得不够“爆棚”。

奎拉斯担任独奏的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协奏曲,声音一如他的唱片,同样唯美但力度偏弱,第一乐章在跟圆号的对话当中,多次声音被圆号盖过,当然这或许也跟音乐厅声音缺乏足够的穿透力有关,加演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第一首,不算抒情,情感比较节制。

下半场是重头戏柴六交响曲,相信鹿特丹爱乐这番巡演也跟推销他们在DG的新唱片不无关系。不过个人觉得柴六跟鹿特丹爱乐的不太对路,柴可夫斯基更需要一些“苍劲”的力度,在鹿特丹爱乐的第一乐章当中我们很难感受到“悲怆”二字,第二乐章的圆舞曲很是唯美,到是比较符合鹿特丹爱乐的气质;而第三乐章的爆棚乐段,雅尼克和鹿特丹达到不错的配合,也营造了一定的“爆棚”气氛,之后直接让乐队进行到了哀伤缓慢的第四乐章,可以理解。

加演曲目是《北京喜讯传边寨》,雅尼克亲自宣布Good news to Beijing,尽管某些段落略有混乱,但还是调动起来全场气氛,可惜加演没有更多,也不像天津的演出那样加演柴六第三乐章。
分享 转发
TOP
2#

这场我也听了,楼主评论较准确,老柴的悲怆可一点都不悲,也不怆,听着像是闹着玩——但也许作品本身深度不够也有关系;开始曲还是不错的,颇有瓦格纳范,老肖的大提琴也不错,柴的太差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悲怆不一定要搞得惊天动地才震撼,不过要不动声色感人至深的,唯有切利了。。声音精致,情感沉痛
Backhaus
TOP
4#

原帖由 Brendel 于 2013-6-13 13:08:00 发表
我的国家大剧院初夜:精致有余棱角不足——记雅尼克指挥鹿特丹爱乐




爱乐多年,这次因为探访亲人来到北京,终于首次踏足国家大剧院,而听到的则是欧洲名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指挥是出生于加拿大的雅尼克·涅采-西格英,担任独奏的则是同样出生于加拿大的法国人让·吉厄纳·奎拉斯。

听听伯恩斯坦晚年在dg的录音,就知道这曲子又没深度了。
TOP
5#

以前以为悲怆没深度,后来发现是自己太肤浅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6#

悲怆演得不好就容易肤浅,让人以为是个肤浅的神经质的作品。今天东艺的演绎恰到好处避免这种尴尬的事情。可惜拍手的人啊,多可恶,生生的把最后一个乐章毁掉了。。。。

最后的加演说实话品味真心不高,有点儿谄媚。比较烦这种跟音乐无关的曲目搭配。最后encore个把老柴的胡桃夹子的圆舞曲或者把第三乐章再来一遍都是可以的,就算不encore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样深度的悲怆演绎后面实在无须累赘。
最后编辑chrisspher 最后编辑于 2013-06-15 23:31:12
TOP
7#

回复 3# kbohm 的帖子

切利的EMI悲怆挺惊天动地的,只是拖延的控制力极好,每次听第一个乐章那段突然的爆发依然让人一愣愣的。
我的淘宝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3816db9bfba735d36fd466ff8e8ff6a0.htm?nekot=a3N6eGx5cDIwMDc%3D1270610206826出不听或重复的古典LP\CD
TOP
8#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13-6-15 23:29:00 发表
悲怆演得不好就容易肤浅,让人以为是个肤浅的神经质的作品。今天东艺的演绎恰到好处避免这种尴尬的事情。可惜拍手的人啊,多可恶,生生的把最后一个乐章毁掉了。。。。

最后的加演说实话品味真心不高,有点儿谄媚。比较烦这种跟音乐无关的曲目搭配。最后encore个把老柴的胡桃夹子的圆舞曲或者把第三乐章再来一遍都是可以的,就算不encore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样深度的悲怆演绎后面实在无须累赘。

我也很讨厌加演个不三不四的,尤其在一首伟大的作品之后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9#

加演《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不少国外乐团的传统,他们熟悉的中国管弦乐作品本来也没几个,加演这个听众都熟悉的曲目,既调动气氛,又体现了对中国的友好,有何不可呢。

再怎么说,这曲子也不能算是“不三不四”,虽谈不上伟大,却也不失为优秀作品,特别对于有一些生活阅历的人来说,那记录了一段历史
TOP
10#

悲怆交响曲后也加演?!还是《北京喜讯到边寨》!?

佩服这位指挥!幸亏15日没有去东艺。
TOP
11#

原帖由 joco 于 2013-6-17 9:07:00 发表
悲怆交响曲后也加演?!还是《北京喜讯到边寨》!?

佩服这位指挥!幸亏15日没有去东艺。


都有人最后一小节不结束就拍手了,是得加演一个了。。。
TOP
12#

一直想去听一次现场,可惜工作忙,孩子小,一直没有机会,谢谢楼主的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