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BMC DAC1 Pre数位前级,音乐讯号没有遗漏的空间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楼主:leslie
BMC DAC1 Pre数位前级,音乐讯号没有遗漏的空间
[复制链接]
查看:
3062
|
回复:
12
发送短消息
UID
75667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eslie
leslie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7155
积分
2849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1-24
leslie
论坛博士后
1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4-25 09:56
|
只看楼主
[开箱]Vivid Audio V1.5落地喇叭,突破有限的极限之作
林怡宏(编辑:陶忠豪) 2010-12-10
在喇叭设计领域,曾担任B&W首席工程师多年的Laurence Dickie堪称传奇人物,这次介绍的Vivid Audio V1.5落地喇叭,就是其独到设计思维的极佳范例。
先开箱吧,V1.5体积不大,但却采用木箱包装,外箱附上详细的拆箱说明。
不过包装其实简洁的吓人,不过保护性到也非常足够了。
从箱子里搬出来,毫不啰唆的包装,似乎也透露着设计者的个性。
V1.5没有喇叭保护网罩,只用一个透明塑胶罩保护单体。
对Laurence而言,要达到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喇叭发声状态,箱体形状不能局限在方正形体,才能彻底避免箱体共振的副作用,以及箱音导致的音染问题。
V1.5整座箱体没有任何平行面或方正锐角,这是经过昂贵先进测试仪器获得之最佳化结果,传统箱体难以避免的高频绕射或箱内固定频率驻波,完全不存在这样的碳纤维填充聚合物箱体上。
3
箱体背板的这个螺丝,在B&W喇叭身上也有。
Laurence把V1.5的箱体背板与单体一起锁固,抵销不必要的作用力,真正达成「无音染」的理想箱体。
V1.5的单体铝合金振膜形状也是最佳化结果,透过有限元素法分析,二只单体在负责频段内表现极其理想。
高音单体同样使用铝合金振膜,但高频延伸却可直上40kHz,性能远远超越一般铝合金高音单体。
灰色外框上有两个小螺丝,不知有何用处。
其实V1.5最神奇的是,它的两个单体都看不到固定螺丝,但是却能固定在这个一体成形箱体中,组装时到底是如何将这两个单体固定在箱体上的?
为什么不用如钻石高音之类延伸更好的单体?
一来Laurence认为喇叭在20kHz内表现尽善尽美,意义远大于拉高喇叭高频响应数字。
二来,Vivid Audio自家性能一流的铝合金高音单体,有着难以取代的先天灵敏度优势。
特殊低音反射孔设计,可以消除风切杂音。
从洞口向内窥视,可以看到里面填有白色吸音棉。
手工制作的分音器置于底座,直接避开强烈单体背波的震动影响。
为了简化分音器设计,Laurence坚持自行设计制造单体,以达到他理想中易于驱动、低相位失真的目标。
扩大机搭配方面,V1.5不需超大功率,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如果想得到最为完整全面的表现,100瓦以上的优质扩大机绝对是值得的投资。
不过奇妙的是,不管搭配哪一套扩大机,V1.5都有种难能可贵的甜美宽松味道。
声音表现上,V1.5有以下几点特质:第一,乐器泛音再生特别完整,有真正再现乐器高贵音质音色的能力。
第二,超高声音解析力与丰富自然的细节表现力。
第三,以不大的体型达到宽松的声音气度。
第四,特别干净凝聚的声音线条。
第五,超越体型的饱满乐器能量感。
V1.5的低频延伸虽然有限,也难以营造出管风琴轻柔舒适又宽阔庞大的音场画面。
但以其体型而言,能够再生此曲定音鼓重擂时的明确定位与音场深度,并在整座交响乐团齐奏时,保持宽松质感与乐器层次,已然是难得可贵。
要在有限的体型内,寻找声音堪称宽松大器,能够反映录音水准高低,并再生乐器完整泛音与庞大形体感,还要外型与众不同,能够轻易融入现代居家装潢之中,我想Vivid Audio V1.5肯定是少有对手的首选。
虽然如此定价的喇叭无法给予最佳推荐,不过V1.5会是我个人的衷心推荐。
规格:
二音路二单体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推出时间:2005年。
采用聚合物箱体内有玻璃纤维填充,使用26mm凸盆铝合金振膜高音单体、158mm凸盆铝合金振膜中低音单体,灵敏度:89dB,平均阻抗:8Ω,频率响应:39Hz-33kHz( -6dB)、45Hz-30kHz(±2dB),谐波失真:小于0.5%,分频点:3,000Hz,承受功率150W。
外观尺寸(WDH):255×1130×240 mm,重量:23公斤。
参考售价:420,000元。
进口总代理:胜旗(02-25974321)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5667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eslie
leslie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7155
积分
2849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1-24
leslie
论坛博士后
1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4-25 09:57
|
只看楼主
[开箱]Musical Fidelity M6PRX后级
书世豪(编辑:陶忠豪) 2010-12-06
在音响迷的心目中,Musical Fidelity(以下简称MF)的扩大机始终与强劲推力划上等号,最新推出的M6PRX后级当然也不例外,8欧姆负载下可以输出260瓦功率,绝对足以驱动市面上大多数喇叭,不过这次M6PRX除了追求驱动力之外,在抑制失真与噪讯上也下足功夫,以下就让我们看看M6PRX的设计特点。
素净的面板,虽然看似斯文,但其实M6PRX依然是个肌肉型猛男。
与同系列的M6PRE前级一样,M6PRX也配置了MF罕见的平衡输入端子,提升抑制杂讯能力。
另外也有讯号输出的功能,让只有一组输出的前级也可以透过它作「双扩大机疗法」,设想非常周到。
打开机箱,直接印入眼帘的是大型变压器、大量的滤波电容与成排的功率晶体,这就是强大驱动力的来源。
M6PRX继承MF的CR(Choke Regulated)技术,每声道各使用一只独家双绕组扼流圈,以去除高频杂讯,提升整体的讯噪比。
大家可别小看这扼流圈,要做到容量足,品质又好的扼流圈,成本可是很高的!
每声道以四对的Sanken STD03N与STD03P这种附有温度补偿二极体的达灵顿功率晶体输出260瓦的充沛功率。
每声道一共与上6颗容量4,700μF的滤波电容。
与215期评论的A5CR后级比较一番,架构上大致一样,不过M6PRX除了功率晶体不同之外,在电源稳压部分与前端输入级部分都经过再强化,又可看出设计者降低失真与抑制噪讯的意图。
实际试听M6PRE+M6PRX前后级组合的表现,与其他后级相比,M6PRX很明显的在低频的量感与凝聚度上都胜出不少,中频也异常饱满,人声歌唱时口形与胸腔共鸣都非常明显,简单的说,听感上就是非常「雄壮威武」的声音,大编制、大场面的音乐听起来充满魄力。
以往Musical Fidelity的器材常让音响迷在空有力量,细腻度却不够的印象,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因为Antony Michaelson一直致力于打造「中性」的声音,所以才会让人听起来觉得不够甜、不够美。
若是搭配的喇叭质感不佳的话,很容易就会让人误解了Musical Fidelity的器材。
其实说真话,稍有染色的声音反而比较讨喜,但Musical Fidelity就是不爱作这样的声音。
这套前后级显然也承袭了MF的理念,坚持中性重播,并且以更强驱动力、更低失真、更高稳定度、更好适用性,以及更多样的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最「超值」的产品。
规格:
输出功率:260瓦(8欧姆负载下)。
输入端子。
平衡与单端各一组。
输出电压:46 Vrms(20Hz-20kHz),130V peak to peak。
电流输出:140 A peak to peak。
阻尼因数:210。
THD+N<0.007%(20Hz-20kHz)。
讯噪比>120dB(A加权)。
输入阻抗:50K欧姆。
频率响应:10Hz-100kHz(+0, -1dB)。
最大消耗功率:750瓦,外观尺寸(WHD):440×125×390mm,重量:19.7公斤。
参考售价:160,000元。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03589
精华
0
641241769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jiahao_f
jiahao_f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90
积分
31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6-11-14
jiahao_f
论坛博士
1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4-25 18:41
|
只看该用户
发烧真贵!!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硬件交易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软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