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慕尼黑的二手黑胶唱片店 [复制链接]

查看: 4814|回复: 13
11#

范版,开个日本东京的帖子吧,你好像去过神保町
TOP
12#

慕尼黑最大的CD店,应该是在Marien Platza马林广场上的Ludwig Beck百货商店的五层。这是慕尼黑最繁华的商业区,是每个新到慕尼黑的游客必去的地方,东西当然不会便宜,一张CD至少在20欧元以上。但是这儿的货可真是全。我前几年去得多,还买过几张,但是改LP之后就再也不买了。如果有时间,只是过去看看,顺便拿一本DGG或EMI的新的CD目录,因为是免费的。
另一家CD店,是我在慕尼黑找LP二手店时发现的,也在市中心,离开马林广场不远,走路可以过去。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里。这家店主要经营CD,LP只有一小点,店主对于LP的行市是完全不懂,因此我倒是捡了几个便宜。这个店主是个有点忧郁气质的中年人,他说他听过近百场切利的现场!小克莱伯的现场也听过。看来他很喜欢阿劳,把他的肖像挂在店里。我倒是对阿劳不感冒,对于,他非常遗憾。这家CD的价格我没看,但是这种店我强烈建议大家有时间去看看。我问店主,生意如何。他说,在慕尼黑这种地方,还是有很多老顾客,愿意来买片子的。古典音乐,在它的源头,还存在着一点点的生命力。听到这个,心里还有点欣慰。
店的名字是每个乐迷都能识得的,魔笛。


这个Pfister Strasse是条小得不能再小的街,也就200米长,如果没有大比例尺的地图,是找不到这个地方的。我能把这种箕角旮拉的店找出来,也有点自豪。

看到这个招牌就往里拐,要不然就错过了。





店里虽然略显零乱,但是对于古典乐迷来说,应该是很亲切的。

说起慕尼黑的二手唱片店,还有另外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一次的,但这就不用拿张地图找了,到淘宝上去即可。
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cb010622d6c982b5af27f9660d81cd2d.htm
这是我的朋友老徐的店。说起老徐,我们俩个认识还是通过BEST店的那个老板。我去BEST买了几次店之后,那老板就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我不是小日本,是中国人,他马上就说,有一位徐先生,也是中国人,常来他这里买碟。我听了也就打两声哈哈,没多想。谁知道这位徐先生,就是我已经在音乐沙龙认识的Zemlinsky。说起来好笑,那时候我连Zemlinsky是谁也不知道。
我总觉得老徐不太像是现代社会的人,这也不知道是夸他,还是损他。我看邓云乡写的北平旧事里说,老北京有几家银号,是从明朝那时候就开的,一直在前门大栅栏,一直到民国,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于是有一家想歇业。店主董拿了旧时皇家修玉碟的那种特别贵重的纸,写了告示,贴到各个路口,凡是家里有老存折的都可以到店里去换钱回来。就这样,只换钱,不接受新的存款,又维持了一年多。后来实在没人来提钱了,他们就把老门市关了,又在一个小地方专门开了一个门脸,等着人拿着存折来。老徐虽然没钱开银号,但这种事他是做得出来的。他标的碟品,真是强光灯下看了又看。如果他标了NM,你就是拿放大镜也看不出一点划痕来。有一次,在他那买碟的主顾,说碟品还是有问题,好像说盘有点弓,几千块的货,他就让别人直接退货。还有一次,有一位先生给他留言,说自己是大学生,没钱买碟,问他能不能白送几张。老徐就真给他挑了好几张,自己抱着,探亲的时候给送回来了。他可真是有闲心做这些事。

这是之前他们的小屋,现在小两口乔迁了新居,想必敞亮了好多。别看这乱遭遭的,里面可都是好东西。那堆唱片后面的黑乎乎的东西不是折叠床,是一只静电音箱。不过老徐有所有乐迷开店的通病,好东西他是不卖的,都自己留着,当然,他所谓的好东西大多数人也不买。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09-05-21 22:51:18
TOP
13#

回复 12# 老范 的帖子

这帖子看得让人有一种亲切感。
TOP
14#

德国的寻宝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