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音响与音乐欣赏(二) [复制链接]

查看: 5418|回复: 13
11#

交流一下!
购音响器材、听古典音乐
       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好不好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但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出好声必须有好的器材!否则你听到的音乐一定是打了折扣的,特别是喜欢听古典音乐的朋友,有一套好的音响器材非常必要。
       播放古典音乐很讲究音色、音质、音场等,因此对器材的性能、搭配、使用等都有较高要求,一套好的音响器材应是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从价位上看1.5万元到2.5万元应该是最基本的,价位高些可能在声音的平衡、密度、失真等方面做的更好,用料更考究,做工上也更精致,很多名牌Hi-End器材就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
       音箱是一套器材中最重要的角色,并有着明显的风格取向,就像人的嗓子,唱通俗和唱美声完全不一样。若喜欢听古典音乐最好选择发音稍靠后、声音相对饱满的一类,有条件还可以选择大喇叭音箱,它能产生更大的声音规模,听到更宽松自然的声音。另外音箱外观最好能与家居环境相协调,艺术品般的外观能让人赏心悦目,对营造音乐氛围很有帮助。
       音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声音的质量,特别是声音的音乐表现力,在这方面模拟音源就好于数字音源,如果以听CD唱片为主,经验还告诉我们选择一台纯CD播放机比选择兼容机更有音乐味道。
       放大器如同汽车的引擎,是澎湃动力的来源,是音箱出好声的动力来源。欧洲的小功率放大器简洁实用,北美地区产的大功率放大器称霸天下,具体需要什么类型和多大功率的放大器要依音箱的特性及灵敏度来定。
        线材选购成品或自己加工都可以,如果自己动手,线芯至少应是无氧铜的,信号线可以选择同轴或多芯屏蔽线,电源线、音箱线的线芯要适当粗些,镀金插头可以有效减小接触电阻,线材的长度易短不易长。
       如今音响器材品牌林立,国产的进口的各有千秋,重视名牌但也不要完全迷信名牌,特别是在高端音响器材上,要知道高投入不一定会在听感上带来相应的回报。所谓的“靓声” 很多时候都是相对的,选购器材应在重视其基本素质同时更要合自己的口味,要学会适当的“妥协”,在一定的价位内进行合理搭配。
        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出好声光有好的器材还不够,这其中音箱的摆位就很重要,有时是立竿见影的,比如两音箱的间距、离墙的距离等,不要轻视这些不花钱的功夫,在这方面费点心是非常值得的。
       剩下的事就是系统的收藏一些经典唱片,特别是早期的LP黑胶唱片,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名盘如今都已成为不可复制的绝版。CD唱片可以参考知名榜单或专业刊物的推荐,如《企鹅唱片指南》等,除原版唱片,近年来国内引进和出版了不少优秀的古典唱片,价钱不贵,质量不错,还有一些采用新技术制作的唱片,如:SACD、XRCD、LPCD、K2HD等,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空间。音乐素养的提高是一点点积累的,从巴洛克音乐到古典到浪漫、再到民族和印象主义音乐,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多听才能领悟。
       周末在家,沏杯好茶,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听上一段贝多芬的钢琴曲,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        

        
最后编辑DUZHE 最后编辑于 2009-05-14 19:36:13
TOP
12#

再顶!
TOP
13#

   听音乐不是生命的全部, 还有更多比它更重要事. 当你有责任在身时很多事你都要妥栛..." 一套完美的音是的确能够回放出美妙而传真的音乐, 但过份注重音响只能把你的注意力放在音响而不是音乐, 当音响稍有不称心便闷闷不乐, 终日想着如何补救, 好何改进. 但当问题解决后又想更上一层楼. 四周张罗那样器材更精进, 这样就根本不是享受, 而更能断言抱着这种心态的人一年当中根本没有几次能把整张碟由头听到尾.我的听音原则是——自己满意就行。
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TOP
14#

楼上两位都有自己独到的对音响与音乐的见解。欣赏音乐是目的,音响器材是工具,我们不能过分地、甚至是偏执地为了“工具”而“工具”,凡事都要有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分寸。“极端发烧”是不可取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